人有三顺,一顺则百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
在中国人的文化观里,“顺”一直是特别的存在。
修养上,人们讲究“君子以顺德”。意思是说谨慎自己的德性,不断修为,才能成为高尚的人。
行为上,古人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首先要赢得他人的信任,才能把事情顺利做成。
懂得顺从,学会顺从,是不成文的安身立命之本。
渴望人生顺利,盼望事业顺利,祈求一帆风顺,又是至始至终的美好愿望。
人们探讨顺天知命,寄希望于顺其自然,可以说将“顺”作为了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发展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并且将“顺”的本质也一并点明:人人都图“顺”,但顺不在天,不在神,不在卦,其实就在于我们自己。
总结一下便是,一个人一生要修持这样三顺:心顺、言顺、事顺。
修养好了这些,人生才会有美好,有所成就。
01
心顺:学会修养和把控自己
古人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面对这些不顺心的人与事,不同的态度,往往会是不同的结果。
控制好自己的内心,把控好自己的情绪,直接影响到人的幸福指数,也关乎生命的品质。
庄子曾说:“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意思是说,顺境的时候不要狂喜,遭遇侮辱的时候不要发怒,只有懂得与天地和顺的人才会活的游刃有余。
顺心,就是能控制和把握自己,不暴躁、不气馁、不悲伤、不退缩,达到宠辱不惊,始终如一的境地。
在唐朝武则天的时代,有一个叫娄师德的宰相就具备这种境界。
曾经有人骂他“畜生不如”,他置之不理。
因为体型巨大,别人经常取笑他“土包子”,走路慢。他就自我解嘲“我不算土包子,谁算呢?”
弟弟升职了,他对弟弟说:
“我们兄弟俩,一个宰相一个刺史,肯定要遭人妒忌。不和人正面冲突,要是人家把唾沫吐到脸上,我们不是擦干走人,而是微笑着等待唾沫自己风干。”
后来娄师德举荐了狄仁杰。狄仁杰不知内情,经常不屑他,在女皇面前说他太佛系。
女皇甚为赞赏娄师德,忍不住就对狄仁杰说:“你知道举荐你的是谁吗?是娄师德啊!”
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这才知道娄师德的品德高尚,自此仰慕不已。
凭着“心顺”,在酷吏横行、官员大清洗的时代,娄师德不但没有被治罪,寿终正寝,还保全了整个家族的未来。
修持好了内心,心平气和,就不与琐事较劲,不与挫折较劲,不与不愉较劲。
心无外物,看得开,人生的路才会越来越宽。
生活也才顺畅,人生自然福气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