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物种在长江再次出现,意味着什么?
滚滚长江水,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也让长江流域勃勃生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人也早已习惯了与长江为伴。 近日,一种被叫做鳤的物种,重新在长江流域出现,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鳤的出现,意味着什么?与长江禁捕有什么联系?为何有人认为,若再不禁捕,长江将无鱼可捞?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居住在长江流域的人们,对长江自然有着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因为长江的存在,支流纵横,是发展渔业的一块宝地。
然而,近几年在长江流域,却有了一条新的规定,那就是禁止捕鱼。长江为什么要禁捕,鳤的出现,或许就给出了答案。 鳤鱼属于硬骨鱼纲的鲤形目,是一种典型的回游型鱼类,有些地方又称为麦秆刁。 这种鱼曾经是当地人的一道美味,肉质鲜嫩,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种鱼的特征明显,尾部有分叉,最大的鳤鱼,能长大几十斤。 除此以外,这种鱼游速快,来无影去无踪,除了在繁殖季节,很难见到它们的踪影,又颇有几分神秘。 既然鳤鱼在长江早就存在,为何要说它是长江中出现的一个神秘物种呢? 其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鳤在长江中十分常见。据有关数据认为,当时每年从长江中捕捞的鳤鱼和其他洄游鱼类,超过25万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鳤鱼正变得越来越稀少。2010年左右,鳤鱼的数量开始大幅下降,即便捕捞技术大大提升,但鳤鱼的年捕捞量,已大大降低。 作为一种回游型鱼类,鳤鱼种群数量的减少,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长江不仅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水产品,长江流域的生态也至关重要。而鳤鱼数量的大幅减少,就是长江生态发生变化的一种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