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297|评论: 8

[转帖] 核酸常态化:不便宜,最终也总要有人买单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5-28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酸检测常态化似乎是内地一二线城市必须要走的道路。很多城市居民都已经在亲身体验凭借48小时、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才能出入公共场所、使用公共交通。至于北京上海等地,经历每天核酸检测的人也非少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2-5-28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似乎也成了一二线城市的必修课【1】。把核酸检测常规化可能是要继续维持新冠清零的必需品。原因可从奥密克戎等主流突变株的特点而知。从原始株到阿尔法到德尔塔,再到如今奥密克戎的几个分支(BA.1,BA.2以及BA.2.12.1等),在主导突变株迭代期间,一个明显趋势是传播能力越来越强,潜伏期缩短。

  在疫苗防感染能力有限不能阻断传播的情况下(这倒不能怨灭活疫苗,mRNA疫苗等有效性更高的也是一样),维持清零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在检测上加码。而且检测加码得在频率与人群规模上双重加码。仅做小范围的检测,或者虽做大规模检测但频次低,很难避免遗漏风险。而一旦遗漏,以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很容易出现大量社区感染,再想清零代价反而更高——上海就是实例。

  因此,一二线城市所有居民核酸检测常态化几乎是清零课题的唯一解。这个解能否实际答对题不一定,但这确实是唯一的法子了。

  可核酸常态化也是有代价的,最直观也是最近开始引起必要讨论的一个代价就是费用。

  比如被广泛转载的来自东吴证券的分析,认为二线城市以上覆盖核酸常态化经济成本在1.45万亿人民币,代价可谓高昂【2】。

  不过要算清核酸常态化的经济账并不容易。实际可以算的往往是核酸试剂的采购价——东吴证券的分析也是只算了核酸试剂钱。目前国内核酸检测有多种混检方式,最高达到了20份一起混检,这显然大幅降低了检测成本——毕竟这是用一个试剂盒检测了20个人。

  采用最“抠门”的算法,我们可以假设所有常态化检测都以20人混检执行。而核酸检测采购价如今最低逼近3元每人份【3】。这可能已经非常接近成本,我们可以假设最终可以以3元每人份来采购。一二线城市总人口约5.05亿。

  为一二线城市做一次全民检测,仅核酸检测试剂将需要:5.05亿X3元=15.05亿元。但要注意,我们这里只是算了核酸试剂的钱,实际检测还需要采样以及提取核酸,这些成本需要另算——是的,捅你鼻子的棉签也是要钱的。

  提取试剂与采样管北京的一个采购最高指导价分别为1.6与1元每人份【3】。若以两项总价1元每人份算,一次核酸的相关试剂成本将达到达20.1亿元。

  那常规化核酸的成本将有多高?很大程度将取决于“常规”具体是多“常”。如果真维持48小时一检,全年将要做至少180次检测,核酸检测相关试剂成本飙升至3618亿元。如果往72小时一检靠拢,甚至一些时候再增加间隔,把全年检测次数压到100次,那么将是2010亿元。

  这两三千亿不到1.45万亿的零头,差别主要在于搞金融的比我们学生物的花钱更大手大脚。这是玩笑话了。其实是因为东吴证券假设的核酸试剂成本更高,混检是8元或16元每人份,考虑了10混1以及单管单人等情况。我是假设全部20混1,还用了3元每人份这个大概率让厂家要赔钱的“抠门”价。

  换句话说,这里的两千与三千亿是非常理想化、最极端的“起步价”。那是不是意味着核酸常规化真能那么便宜吗?

  不是!2010亿与3618亿仅仅是核酸检测最直接相关的物料成本。还有大量的成本没有算入其中,这甚至都不是所有的物料。比如核酸检测员需要的防护服,核酸检测实验室除核酸检测试剂以外的实验物资,包括实验仪器折旧等等。这些都没有反映在刚才的物料成本里,所以我说是核酸检测最直接相关的物料成本。

  还有被彻底忽略的人力成本。核酸检测不是天上掉一个结果出来。要有人采样,要有人运送样本,要有人完成实验,要有人完成实验结果报告。很难精确计算这类人力成本——不难想象不同城市的人力成本也会有差异。这让我们也很难明确核酸常规化的全部费用代价。但把所有物料成本与人力成本加在一起,核酸常规化的账单肯定不是小数。

  做个比较,根据4月初的新闻,当时中国新冠疫苗接种32亿剂次,对应疫苗费用1200亿【4】。平均一剂疫苗的采购价不到40元。如果以每年接种一剂增强针,今后每年中国即使每个人每年都打一针增强针,维持40元采购价(实际应该更低,因为采购价随时间不断下降,最近已在20元一剂),疫苗费用也不过560亿元。而且一年仅一次,其它人力物力成本会远低于核酸常规化的付出。

  核酸常规化成本高昂是无法避免的现实,更关键的是谁现在出来买单。之前一种深入人心的假设是医保会买单,但如今医保给出了明确答复是不行,应由各地财政买单。

  对于这样一笔涉及多个方面(多种物料采购、各类人力投入)的大账单,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由一个明确的支付方出来“认领”。提出“应该XX而不是我来付”很难让人放心——毕竟XX知道应该他买单吗?而且指定XX买单,我们确定XX买得起单吗?

  很多地方已经在执行核酸常态化,包括15分钟步行核酸采样圈,并非是设想阶段,不少城市真的开始建设相关设施了。谁,以什么样的标准以及多高的总额来承担核酸常规化,似乎在核酸常规化上路前确定更合适。毕竟,下馆子前商量好谁买单,比饭吃到一半面面相觑开始讨论谁付账更能让友谊的小船不翻,特别是当这顿饭不便宜的时候。

  想清楚谁来为核酸常规化买单的重要性甚至不低于如何完成核酸常规化。核酸试剂采购这些物料有相对公开的竞标,过程也类似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便最后谁买单发生推诿,参与竞标供货的大概率不会被白嫖。但人力成本这一块如果不事先算清账,搞不好真会有相对弱势的参与方被“坑”。

  实际上,无论是医保还是地方财政,似乎都不是负担核酸常规化的好选项。它们已经有各自的预算项目,比如医保有本来就需承担的医疗福利责任,地方财政也有各项早已计划好的支出。核酸常规化说到底是为防疫而出现的特殊支出,放到医保或财政支出中,很现实的问题是原来的预算项目怎么办?

  放眼全球,谁来为防疫买单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大家防疫方法是不一样,有的防疫靠采购高效疫苗,有的送抗原检测,有的给居民发钱。虽然核酸常规化确实是中国特色,但当核酸试剂转化成人民币,回归到经济账时,全球还是共通的。

  如果参考其他国家,防疫的钱一般都是单独拨款。比如英美都有专门为防疫来立法预算,从明确支出详细、确保资金充裕且不影响其它社会服务来看,这似乎是可以参考的路线。

  同样值得考虑的是核酸检测的目的。不少欧洲国家也曾执行过凭核酸检测阴性才能进入公共场所的政策,但均以鼓励接种疫苗为目的——接种过疫苗不再需要做核酸。此类做法当然不适合清零,可至少是个目的明确,看得到终点的路线。核酸常态化却更像只有起点,目的地未知的漫游。成本不低,又终点不明,也难怪会出现买单犹豫。只不过,即便不便宜,最后总归是需要有人买单的。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2-5-2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1000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2-5-28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敢强迫百姓每个月自己掏几百元做核酸,否则不能进入公共场所,知道后果会多严重吗?
dxp

发表于 2022-5-28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提出的常态化,谁个人出钱买单,疫情马上就结束了。

发表于 2022-5-28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dxp 发表于 2022-5-28 19:25
谁提出的常态化,谁个人出钱买单,疫情马上就结束了。

      杀毒软件收费时病毒越来越多,360杀毒软件免费后病毒就基本消失了。
发表于 2022-5-29 00:5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5-29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抓几个黑链黑手,立马就消停了。
发表于 2022-5-30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生意,不做才是傻。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