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逸儒雅的孙群专场
曾祥明
孙群是一位天赋条件颇好的女小生。她唱腔清亮甜润,扮相俊秀靓丽,特别具有文小生的书卷气息和儒雅飘逸的气度——我曾经多次看过她在《阂宫欢庆》中饰演的萧衍、在《槐荫会》中饰演的董永、《摘红梅》中饰演的裴禹,深感她是一个很有潜力、很可造就的难得的小生演员。在孙群的个人专场中,她推出了《逼侄赴科》、《悬梁刺股》、《情探》三出戏。这三出戏都是文小生戏,但孙群在三出戏的把握上很下了一番功夫,使三个文小生的形象各有侧重。《逼侄赴科》中的潘必正文中带“嗲、瓜”,《悬梁刺股》中的苏秦,文中带刚,《情探》中的王魁文中带狠,孙群都能在唱腔,表演上表现出来。 《逼侄赴科》是孙群娴熟的代表剧目,因而把握潘必正的内在心理比较稳、准。出场时神采飞扬,带着与陈妙常欢娱的余韵;听到姑母连声呼唤时的惊诧,眉眼分明、准确;在向姑母推辞.赴试时的瓜、嗲,都显出一股稚气;在同陈妙常,遥相告别时的急迫和双关,流露自然,语意含蓄。整个表演熟练、到位。也许由于师承的关系,孙群在向陈妙常以手势、指语告别,突然听到姑毋叫喊“拜菩萨”时的大转身,妙没有常见的“飞跪”程式,也能引起观众的会心的笑和剧场效果,可见刻画人物重在特定环境的心理内涵,并不非要高难特技不可——但我也并不排斥以高难特技刻画人物。. 《悬梁刺股》是孙群的专场特意重排的一出戏,在陈桂贤先生的指导下,她注意到了人物性格刚毅的一面,因而一反潘必正在“逼侄”中的瓜嗲稚气,显得果敢成熟,人物也因而才有“悬股刺股”的惊人之举.孙群在演唱中也增强了角色的力度,以使苏秦有别于其他人物. 《情探》是文小生犯工戏,除繁重严谨的帮、打、唱、做外,其工犯在人物内心的矛盾上,随着焦桂英的以情试探,时或也流露出一点残存的温情与人性,最后终因名缰利锁而“横了心肠断了胎”,显出一股狠毒的兽性。这个戏之难演,正如名家夏庭光先生所言,年青时有嗓子有扮相却理解不了人物,等到能理解了时人又老了。对于这出名剧,孙群能一手一脚,一招一式学习继承下来,也就很不错了,我们不可能对她进行苛求。 通过专场演出后的座谈、讨论,孙群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戏路不够宽,三个戏的声腔都是同一的高腔,声腔艺术不够繁丰。剧本(如《悬梁刺股》)的先天不足,有碍了舞台的调度和表演.但专场演出后的孙群,又着意在剧目的丰富上下了功夫,请笔者重新改写了《悬梁刺股》,新编了《宝玉哭灵》,我想,如果再加上一个武生戏,孙群又足够一个新的专场了。愿她扬鞭奋进,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