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76|评论: 0

《湿地保护法》昨起实施 破坏国家重要湿地 一亩最高罚660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简称《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相比森林、海洋,许多人还不太熟悉湿地。“不光是普通民众,就连专家的答案也有所差异。”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立法的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张明祥介绍说,湿地定义是立法过程当中争议最大、矛盾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什么是湿地?为什么要保护湿地?湿地面临的威胁有哪些?近日,张明祥教授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为什么要保护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具有重要生态功能

  张明祥介绍,湿地、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因此,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根据《湿地保护法》第二条适用范围,该法所称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

  张明祥表示,没有湿地就没有水。中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湿地储存了2.7万亿立方米,约占总量的96%,湿地是清洁充足淡水的来源。我国是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均湿地面积0.6亩,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湿地保护对确保水资源安全具有决定性意义。

  湿地还被誉为“生物超市”和“物种基因库”,占全球陆地面积6%-8.6%的湿地蕴藏着全球约40%的已知物种,没有健康的湿地,就没有健康的生态系统。

  同时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是粮食高产稳产的基础。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长期以来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中国的“粮食市场稳压器”之称。如果三江平原湿地、长江中下游湿地持续遭到破坏,传统的“东北粮仓”“江南鱼米之乡”将难以保住。

  湿地面临哪些威胁?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

  张明祥表示,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对湿地生态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在全球范围内,湿地生态系统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自1900年以来,地球上近一半的湿地因为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而丧失。我国湿地生态保护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分析,我国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与问题包括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

  我国湿地率远低于全球8.6%的平均水平,人均湿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1/5。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湿地保护和利用的矛盾仍然存在,湿地遭受非法侵占、围垦、污染等现象时有发生。据估计,我国有40%的重要湿地受到严重退化的威胁,历史上湿地资源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及若尔盖沼泽湿地、东部沿海滩涂、河口三角洲及红树林等区域都遭受了严重的天然湿地的丧失和“消亡”。

  一些地方还存在无序开发建设破坏湿地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湿地防洪蓄洪能力大大降低。在《湿地保护法》出台之前,我国在国家层面没有湿地立法,湿地破坏案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是导致当前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湿地保护法》有何亮点?从生态系统角度进行立法 注重保护和修复

  张明祥介绍,首先,《湿地保护法》没有从资源角度进行立法,而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立法,更加注重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制度设计更多地从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出发。这是我国第一次从生态系统角度进行立法。

  同时制度设计系统全面,设置了部门协作机制、总量控制制度、调查评价制度、保护规划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合理利用制度、修复制度、约谈制度等,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制度的统一有机整体,有利于实现湿地保护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在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上,《湿地保护法》明确了各方面的权利义务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处罚标准考量了湿地的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处罚标准更加严厉,如擅自占用、破坏国家重要湿地的,处每平方米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一亩地最高处罚可达660多万元。

  从根本上解决若尔盖湿地系统保护问题,四川将着重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

  四川省系统性开展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始于2008年左右,随着全省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当前四川湿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依然严峻。

  记者昨日从四川省林草局获悉,四川将着重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从根本上解决若尔盖湿地的系统保护问题;同时积极开展国家重要湿地申报和省重要湿地划建工作。近期,国家林草局计划委派专家组来川评估色达泥拉坝国际重要湿地和广安白云湖、白玉拉龙措、炉霍鲜水河3个试点国家湿地公园。

  四川湿地资源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补给区,对保证我国生态安全、水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四川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位于川西北阿坝州的若尔盖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对于调节碳汇价值巨大。

  最新的国土调查表明,四川有“湿地”地类123.08万公顷(排名全国第六位),其中:森林沼泽0.005万公顷、灌丛沼泽8.79万公顷、沼泽草地91.28万公顷、内陆滩涂6.26万公顷、沼泽地16.75万公顷。此外,四川还有95.5万公顷的“水域”地类,其中:河流水面54.67万公顷、湖泊水面3.52万公顷、水库水面16.29万公顷、坑塘水面21.02万公顷。这些“水域”中部分正在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将成为“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水域”,按照湿地保护法依法进行管理。
点击加群 回复“环境
立即加入“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环境污染交流群
环境污染.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