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107|评论: 4

[转帖] 有核酸采样点被砸!居民万条微博热议居委,居委无奈:能决策的不到3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日,网传上海普陀一核酸采样点被砸,采样员受轻伤,采好的样本散落地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普陀区相关部门回应新闻晨报·周到记者,确有其事。

  经核实,自6月1日起,普陀区长风街道在宁夏路287号旁小停车场设置了锦绿常态化核酸采集点,为周边小区和沿街商铺社会人员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6月1日晚,因周边区的居民、社会面流动人员以及周边小区群众汇聚此采集点采样,造成核酸检测需求量超负荷,试管准备不够,居委会干部通知后续人员不要再排队。

  对此,一位居民表示不满,将周边路障扔到检测点,并掀翻了检测点桌子,造成采集员轻微软组织挫伤,采集好的核酸样本散落地上。居委会干部即刻报警。民警抵达现场后将当事人带至派出所处理,目前,当事人因寻衅滋事已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在上海疫情防控中,居民们难免有情绪问题,与居委工作人员之间也有不少矛盾产生。

  不仅是上述的测核酸,还包括物资发放、管理能力、信息公开等方方面面,疫情给居委带来挑战和繁重工作的同时,也暴露了基层治理的一些问题。

  其实,市民和居村委会双方对疫情期间上海基层治理状况都有话说,而大家也应该“换位思考”,更好地发挥居委会在社区治理生态中的作用。

  万条微博热议居委

  物资发放问题位列榜首

  4月1日至5月18日,讨论“上海居委”或“上海村委”的原创微博已超万条。

  这其中,既有上海网友晒居委会发的蔬菜大礼包,直呼“感谢投喂”;“居委很靠谱”;

  也有人抱怨居委治理不力:“居委会安排的团购菜,价格高、菜都烂了”“做核酸秩序差,连通知都是小区居民自建群沟通的!”……


  将这万条微博制成关键词云图

  物资、核酸、隔离、转运、老人

  等词被频频提及

  作为连接社区、医院等外界机构的枢纽,平日“存在感”较低的居委会突然肩负民生重任,难免存在服务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也引发了一些市民的不满。

  在一份广泛流传的共享文档中,居民们自发为居委评分,总体来看,网友对居委团购支持的力度,满意度最高;而对物资发放和信息公开,负面评价最多。此外,同样一件事,不同居委工作群众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很大。



00faf8ccg00rcvkyy01p7d200gp009jg00id00ah.gif

  信息来源:文档

  居委干部:

  每日工作超15小时是常态

  最大感受:累!

  4月初,虹口区某居委会主任左平受访时表示,自己过去一周36个小时,连轴转的情况发生了3次。

  他坦言,单组织核酸检测就涉及到布置场地、统计名单、为老人做健康码、核对并上报检测结果等任务,相当耗时。而日常帮忙买药、接发物资、回收楼道垃圾,工作量也很惊人。



  资料图

  上海市松江区某防范区小区居委工作人员,还绘制了一张工作时间表。

  仅防范区,每日工作时长就至少15小时,更不要说在风险等级更高的封控区、管控区,居村委工作可能更加繁重。



  资料图

  浦东新区居委干部周金表示,从早8点到晚11、12点,随时都可能接到居民的求助电话。

  电话一端是众多居民诉求,另一端则是疲惫不堪、无力招架的工作人员。

  住在宝山区的90后志愿者郭晨艾观察到,自疫情开始,几位居委工作人员住进了党群服务中心,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为什么这么累?

  人少事多是居委会的直接难题

  我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委会一般在100户至700户的范围内设立,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5至9人组成。根据常住人口及居村委会个数的最新数据可以粗略计算出,上海市一个居(村)委会平均需对接约3940名居民,在松江区这个数字甚至达到了5199。



  资料图

  疫情之前,居委的工作就不如一般人想象的那么轻松。

  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区工作清单》显示,居委会的日常工作内容多达119项。



  资料图

  更不要说疫情期间,居委还要统筹卫生防疫任务,处理困难群体救助、精神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次生问题,工作量和工作时长远超平常。

  居村委会的人员结构

  也是力不从心的原因之一

  周金透露,他所在的居委会平均年龄42岁,8名工作人员中仅有3位是本科毕业。实际上,尽管目前基层治理队伍人员构成整体上在优化,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从2012年的50.7岁降为2018年的4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重也增加到69.16%,但相对这次疫情这样复杂的事件,精力和能力上可能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资料图

  权轻责重:

  “居委会能决策的连30%都不到”

  更进一步分析,疫情凸显了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纽带价值,但现实中,这一角色定位下的居委,并未被赋予足够的具体事务决策权。



  资料图

  居民的紧急反馈,往往需要经历系列漫长的流程,从居委到街道,再到区,层层请示。



  资料图

  以阳性人员转运迟缓这一突出问题为例,在疫情最紧张的阶段,居委会接到封控单的实际时间,会比阳性确诊时间晚4、5天,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达7天。正如左平所说:

  “居民跟我提出来的意见都是很具体的,是迫在眉睫要我去解决的,而居委会能决策的连30%都不到。”

  当然不能否认,少数居委会工作人员确实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但权轻责重是普遍存在的,居委会应对着来自上级政府和市民的双重压力,经常两头为难。

  在实践中探索与成长

  不过,应该看到,通过这次疫情很多居委会也获得了成长,团结了志愿者队伍,探索出一些社区共治的新模式更好地服务全体居民。

  比如,一些年轻化的居委团队利用信息传播技术,及时、透明的公布了信息。也有居委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需要上网课大学生开通核酸检测绿色通道,获得一致好评。

  闵行区一个小区,发动硕士、博士等青年才俊和外籍人士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明确责任分工,长期保持了“全阴”。

  自三月来,大量机关干部下沉基层支援社区,分担了居委的工作量。就医、出行、采购等限制随疫情形势缓解而放宽,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信息来源:综合上海居委自述新闻报道

  战疫一线是基层力量的试炼场,希望居民对居委的工作多一份理解和包容,也希望疫情下暴露出的问题能够为基层改革提供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不负居民的期望,营造更好的社区生态!

  注:文中左平、周金、张圆、郭晨艾、栗诗为化名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db6a2f08g00rcvkz400kdd200hs00nsg00id00ok.gif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6-5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委会就是物业的升级版 没啥大权力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6-5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辛辛苦苦排那么久的队,临了你说没试管了,这也太儿戏了。放着谁都可能生气。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