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65|评论: 9

[转帖] 一份榜单引发的争议:“人造网红”成都,还能红多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6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城千面,城市营销应根植于城市自身的禀赋与气质,不应该以“压人一头”的方式刷存在感。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北上广深,谁是中国最牛的城市?

  最近,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新一线城市名单官宣:合肥强势回归无一东北城市入选》,成都高居新一线榜首。

  虽然《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比拼的是“商业魅力”,而非“综合实力”,但是,这个榜单,有意无意间,被看成是“新一线城市”排行榜。

  注意力经济时代,不怕有争议,就怕没关注。成都正是在“营销”与“争议”中火起来的。

  成都,已经连续7年位列新一线榜首,争议颇大。

  某种意义上,成都是一座“人造网红”城市。
1000

  成都,中国城市营销的高手。

  早在2000年9月15日,《新周刊》就以第四城为题,用40页的篇幅报道成都。

  其时,提起中国城市,十之八九最先想到的是北上广。《新周刊》生造了第四城的概念,直接、鲜明,一下子抓住了人们的眼球。

1000

  《新周刊》“第四城”封面

  据时任《新周刊》总编封新城回忆,那一期杂志仅成都就卖了两万多本,还引发了中国传媒“成都热”,《城市画报》、《中国国家地理》和《南方人物周刊》纷纷聚焦成都,成都一下子红了。

  此事被誉为“中国城市营销的经典案例”,也让成都初尝当网红的甜头。

  3年后,成都力邀张艺谋拍摄城市形象宣传片。当时的张艺谋,刚执导了北京申奥片、上海申博片,又拍摄了商业电影《英雄》,公益、商业两开花,声望如日中天。

  成都敢于邀请张艺谋拍摄城市形象宣传片,开中国城市之先河,魄力亦可见一斑。

  这部名为《成都印象》的宣传片,内容已鲜有人记得,片尾那句“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却广为流传,至今仍然是国人评价成都的经典语句。

1000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成都城市营销的一大特点,就是善于踩热点。

  2006年前后,“超级女声”火爆一时。借着李宇春(成都人,四川音乐学院毕业)、谭维维(四川自贡人,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名气,成都当地媒体提出了“超女第一城”的口号。

1000

  后来,超女降温了,“学术超男”易中天火了。易中天大谈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都方式》又迅速面世。

1000

  易中天著《成都方式》封面

  2008年,《功夫熊猫》风靡一时。

  成都迅速抓住熊猫这一关键点,主动与美国梦工场动画公司对接,成功将大量的成都元素植入到《功夫熊猫2》中。

1000

  2011年,新华社在纽约时报广场租赁了一块高19.5米,宽12.2米的大屏幕,用以播放新华社新闻和展示中国形象的宣传片。

1000

  纽约时报广场电子屏上播出的成都市城市形象宣传片

  新华社刚租下没多久,成都市城市形象宣传片就在纽约时报广场电子屏上播出,反应之快,让人不得不服。

  2017年,科技界的“网红”锤子科技亏损4亿元,遭遇最大危机,行将破产之际,成都市政府伸出援助一手,投资了6亿元。

1000

  锤子科技的融资历程,成都市政府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成都投资锤子科技,自然希望以锤子科技及罗永浩的网红效应,带动当地引进企业和人才。

  从大导演张艺谋到选秀明星李宇春,从熊猫到锤子,成都敢为天下先,借力打力、借势营销,走在了中国城市的前列。

1000

  成都能够成为网红,固然有“人造”的因素,更多的则是基于成都的底色。

  成都的网红基因,似乎与生俱来。

  早在1800多年前,在襄阳隆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要知道,对当时的山东人诸葛亮来说,没去过成都,却敢力捧成都,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成都吹”了。

  1940年代,江苏人朱自清在一篇题为《成都诗》的散文中,开头一句就是“据说成都是中国第四大城”。看来,成都被称为“第四城”早已有之。

  2014年,北京人赵雷创作了后来火爆朋友圈的《成都》,言其是送给成都的情歌。

  能够让各色大佬甘做“路人粉”,成都当然是有资本的。

  在《成都:一个省养一座城,“吸血”长大的超级城市?》一文中,我就分析了成都的土地、人口、资本、科技优势,指出成都在经济、高教资源、基础设施上一枝独秀。

  以2017年的GDP数据计算,成都占到四川的近37.6%,也就是说,其他20个兄弟加起来,也只是成都的1.6倍。

1000

  成都经济体量与同省兄弟城市对比

  如果说,经济强是成都成为网红的里子,那么,标签多则是面子。

  很少有城市像成都这样,拥有熊猫、川菜、火锅、茶馆、麻将、美女这么多标签。

1000

  酷暑炎热,成都人水中打麻将

  这些标签,特色鲜明又很接地气,成为外界了解成都的主要途径,也是城市营销的最佳承载体。

  成都,想不火都难。

1000

  “网红”为成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早已深入人心,成都锲而不舍宣传的“第四城”概念,甚至影响了美国时代周刊。

  2007年2月19日,时代周刊在《WelcometoChina'sChina》一文中这样描述成都——作为中国第四大城市,它正以极高的速度追赶世界最富裕的城市。2010年,《福布斯》杂志刊登文章称成都是“未来10年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

1000

  《福布斯》城市研究:成都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

  成都的城市营销,不仅提高了知名度,还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投资,拉动了经济的发展。

  现代城市的竞争已经上升为品牌的竞争,乃至营销的竞争。随着其他城市营销意识的觉醒,城市“网红”大战愈演愈烈。

  特别是隔壁重庆的走红,给成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1000

  城市形象短视频播放量Top30城市,重庆高居榜首,成都仅列第三

  然而,通过排行榜自我营销,并不可取。排行榜没有统一的评比标准,极易引发争议,很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千城千面,城市营销应根植于城市自身的禀赋与气质,不应该以“压人一头”的方式刷存在感。

  历经二千年,城名未变、城址未改,“天府之国”成都应有“继续红下去”的自信与气量。

发表于 2022-6-6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不不违法二不不违背公序良俗,也不是低俗炒作,这样的自我营销没有什么问题吧。成渝共同组成经济圈占据西部,要说成都的营销是针对重庆的不符合逻辑。反倒是那些时时挑拨成渝关系的人用心险恶居心叵测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1000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6-7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持续发展,多想办法。

发表于 2022-6-7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府之都
dxp

发表于 2022-6-7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一座美好的城市,穷人有穷人的开心,富人有富人的快乐,生活节奏慢,适合生活,没有很大的压力,小孩和家长不用像南京一样鸡和卷,年轻人不用像杭州一样不停的加班和九九七,也不用和苏州一样辛苦的徘徊在一个个电子厂,也许这里的大多数没有其他沿海一带的新一线大多数富裕,但是,成都让人更快乐

发表于 2022-6-7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算高级红、低级黑吧。
吸血鬼城市,靠网红,薪低但没有九九六,商业利益而非综合实力,被看成新一线等等。

发表于 2022-6-7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大多喜欢自己的家乡的,因为有感情。说一个城市比另一个好,一定会吵起来的,哈哈哈。有的话题看看就好,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发表于 2022-6-7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有一种江南的气质,天生的。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