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36|评论: 6

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作文 你究竟想怎样考考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普通高考全国甲卷语文作文试题,你究竟想怎样修整考生?你究竟想怎样考考生?
话不多说,请看试题内容: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各位怎么看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6-7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粹是无病呻吟

发表于 2022-6-7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红楼梦的典故作为材料引子,目的是要考生认真读题干,重点是“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几句话,读懂了就好写作文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大观园是贾府为元妃省亲而修建的省亲别墅,由著名园林设计师山子野主持修建,元妃游览完大观园后,认为这座园子“天上人间诸景备”,因此赐名为“大观园”。大观园是曹雪芹用充满诗意的文学语言描绘出的一座园林艺术形象,代表着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成就。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说的就是通过题对额对几个人物试才而已,贾宝玉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但选取《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一个情节让人有些无语,大观园及其所涉及的几个人物代表着什么还用多说吗?
因为当今社会这样的故事情节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正在热议的全国小学数学教材插图事件,以及其引出的人教版小学教材里面有篇饱受争议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描述的情节的确感动人,但问题是他描述的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是在凌晨4时31分发生的,编者或许发现了问题,后来把发生的时间一改再改,结果改出众多难以言表的东西。
我就想不通,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感人的事迹真的是太多太多:我们的解放军战士逆行,有一对夫妻两人共同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孩子,孩子终于得救,而夫妻二人双双遇难……,这些难道不是很好的素材吗?
故弄玄虚装深奥,阴涩难懂坑少年。开门想看山隐去,教育歧路走极端。唐宋佳章今犹在,再出好文难上难!

发表于 2022-6-7 19: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6-7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唯有创新才能推动人类科学和文化发展,结合实际情况就是西方文化入侵,华为被打压,美国打压我们的高端制造如制裁我们的芯片发展, 按我说的方向写基本是45分起步。

发表于 2022-6-8 17:3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想到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几个阶段,照搬、借鉴、创新。
当然,宝玉说沁芳,确实妙趣,妙其实不只在雅,而又有对长姐的爱护之意,更妙的是在俗,懂的都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