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都、中心城区、5+2地区、近郊、远郊、一二三圈层......
这些概念不晓得大家都清楚不?现在又有新说法了。以前的一二三圈层,这次的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措施政策中,改成了 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的说法。
说实话,脑门真的是一头汗。不说其他人,就很多成都本地人都容易懵圈,而且这个划分办法和称呼会延续吗?还是就只有我们公积金中心或者这次的政策这么用,下一回还要换说法?
对于行政区域的各种范围划分,各个发布政策的单位最好还是统一点,长久点,没有必要尽量不要新瓶装老酒。
毕竟一旦把普通人搞糊涂了,就容易产生各种误会、纠纷,增加沟通和管理成本。
一、如“天府新区”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过去几年多少中介打着“天府新区不限购”的口号,忽悠了一群想定居成都的蓉漂把房买到了眉山视高。
二、如离“蓉”核酸检测。“蓉”和“大成都”范围究竟有多大,一些都江堰和简阳的市民都搞不清楚,这一刻自己算不算成都人。
三、如531成都房产政策“中心”“近郊”。新津和青白江先在“中心城区”,又在“近郊区(市)县”,和这次的公积金政策前后相差不到10天,就是另一个概念了,有时候真的看着有点累。
本地人都这么晕,你对外地人更不好解释吧?毕竟这是个超过两千万人栖身的大都市,内向川内,外向全国甚至全球,面向公众的不同部门、不同政策对同一个地方用不同的称谓,真的没有必要!建议我们成都还是统一下各个部门公布政策时对划分区域的统称,于人于己都是件大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