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525|评论: 2

[乡村.旅游] 娃娃堰,新都人的集体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8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都

从来都是一座有故事

有温度、有历史的城市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言道尽了新都的磅礴气势

一部《南行记》

让新都走出了川西盆地

烟火新都

谁能不爱呢


      新都宝光寺的西北角,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上有座用石条砌成的大堰。
      这里水势平稳,不深不浅,多年以前每到夏天,城里城外来这儿洗澡的娃娃不计其数,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娃娃堰”
      提起“娃娃堰”,不管是新都本地人还是外来的人,只要在新都住上一段时间,都能说出大概的位置。

1.png


虽然没有具体的标识

可是它已经成为

新都的一张地理名片

承载着新都人的集体记忆


“娃娃堰”的由来


      杨升庵小时候,经常在“娃娃堰”洗澡。

      据传,有一次,杨升庵正同几个小娃娃在水中玩得快乐,恰巧县官从此经过,一路上鸣锣吼道,差役举着“肃静”“回避”的大木牌,好不威风!小孩子们一看,连忙爬上岸,抱起衣裤,顾不得穿上,就往远处逃跑了,只剩下杨升庵一人不惊不诧,仍然在河中洗澡。这些情况,县官从轿子里看得清楚,觉得这个娃娃与众不同,所以要故意吓他一下。

      县官走下轿,对河中洗澡的杨升庵说:“小娃娃,人人见官都要回避,你为啥见官不回避?”杨升庵说:“大老爷走在大路上,小百姓躲在小河中,难道还没有回避?”县官说不过杨升庵,故意摆出官架子骂道:“好一张利嘴,我要打你!”

      可是杨升庵在河中不上岸,县官拿他没办法。县官忽然发觉杨升庵的衣裤都脱在堰坝上,便命差役把它挂在树梢上。杨升庵见县官无理,质问道:“家有家法,国有国法,我犯了哪条王法,该把衣服挂在树上?”

      县官狡黠地说:“你见官不回避,好大的胆子!如此大胆,想来必有大才,我就要考你一下。现在,出副对子给你对,对得好还你的衣服,对不好就给我光着屁股回家!”杨升庵说:“你出吧!”县官随即说道:“千年古树为衣架。”杨升庵不假思索,脱口对答:“万里长江做澡盆!”县官一听,惊叹不已,连说:“口气大,对得好!”忙叫差役取下衣服还给杨升庵。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杨升庵儿时的胆略和才智,把这里取名“娃娃堰”。这个地名一直保持到现在。


充满浓浓的市井气

2.jpg


      “娃娃堰”没有固定的路牌,甚至在百度地图上都没办法确切标出它的位置,但是只要说起这个地方,但凡是在新都居住或生活的人都能给你准确地指出来。

    “娃娃堰”的知晓率之所以会这么高

      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关


“娃娃堰”正处于

老新军路和新新路的交接处

在香城大道和货运大道建好之前

是军屯、新繁前往新都城区的必经之处

两个方向的人流在此处相聚

逐渐汇成一股力量

有了人流,自然就有了商机

于是在“娃娃堰”周围

逐渐聚集了众多的商铺

才有了现如今的热闹繁华


      烟火味、市井气息

      是“娃娃堰”最大的特点
3.jpg


      在道路两旁,店铺林立,没有高大上的招牌,也没有上档次的装修,大部分都是一些街边小店,有包子铺、有面馆、有茶馆……面积都不过10多个平方米,在这样的小店,甚至能找到卖高粱扫把、卖针头线脑的。这些老物件在新城区是很难找到的。

      遇上饭点,店铺里面的位置不够坐,就在外面支上一两张简易的桌子,配上几张凳子。在茂盛的泡桐树下,吹着自然的微风,在这初夏的时节,做一名吃货,花十几块钱就能享受生活的安逸,也算是一件乐事。

      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周围发现了一些已经消失了很久的手艺人——专门修理小电器和铝锅。跟其它的店铺一样,面积不大,不一样的是这个店铺没有招牌,门口只挂着一个大大的时钟,权当是店招,旁边放着补锅的机器和已经补好的铝锅。

      店铺的老板姓梅,已经77岁了,须发皆白,正在修理手中的电水壶。透过他的老花镜,可以看出他的专注。与其叫梅老板,他更愿意我们叫他梅师傅。虽然不是“娃娃堰”土生土长的人,但是已经在这里待了20多年。

      他说这个年纪本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但是却舍不得自己的手艺,更舍不得周围已经相处了20多年的邻里街坊。





改造提升后

新新路值得期待


      循着“娃娃堰”往新新路走,两旁高大的梧桐树长得枝繁叶茂,让人完全感受不到当天32℃的高温。

      看到有人来打听“娃娃堰”的故事,刚刚出摊的周大姐热情地向我们诉说着这里即将发生的变化。她说拆迁以后道路的周边环境将得到改造提升。

      “整个新新路就属娃娃堰这段最堵,改造提升后将极大改善新新路两侧的周边环境,也可以缓解交通状况。”长期在这里摆摊的周大姐对这段路深有感触。而为了配合此次拆迁,她也在自己的摊位前挂上了拆迁处理的牌子。

      而在“娃娃堰”老住户吴大爷的记忆中,50年前的新新路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的新新路还是碎石路,路上的车辆少得很,几乎半天也看不到几辆车,一旦有车辆驶过,就会掀起一股灰尘,铺天盖地,几乎都看不清马路对面的人。”望着如今两旁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水泥路,他也在憧憬改造提升以后的样子。




儿时的回忆
还记忆犹新

4.jpg



      “娃娃堰”周围,特别是靠河道的一侧分布着很多的小茶馆。小茶馆的环境不算太好,很多都是临河的几间小房子,外面拉上一个帘布,挡住阳光,里面则摆上几张略显陈旧的老方桌,一些竹椅。

      常年在此喝茶的人都是老熟人,见面寒暄几句,来得早的往往把后来的茶钱结了。没有更多的客套,似乎大家都习惯于这种来往的仪式。一元一客,不算贵,应该说是很便宜,今天你给,明天我出,好像是一种互相之间达成的默契。就像《茶馆》里面的场景,但是又没有那么多规矩的拘束。

      来这里喝茶的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有住在“娃娃堰”周围的老住户,也有距此几里路以外的老茶客。吴大爷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从小就在“娃娃堰”长大的老住户,虽然今年75岁了,依然鹤发童颜,精神头十足。

      作为一个从小就在“娃娃堰”长大的老人,提起“娃娃堰”,他的记忆依然很清晰。他能准确描述出几十年来各个时期“娃娃堰”的样子。

      他说,以前的“娃娃堰”有两个很大的堰头,里面还有条暗渠,小时候他们经常在这里玩耍。

      那时候的水十分清澈,在夏天最炎热的时候下河洗澡在当时是他们最高兴的事,碰上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摸上来一条鱼。而周围的居民也都到这条小河里面取水,倒在家里的大水缸里沉淀一下,就可以用来煮饭、洗菜。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娃娃堰”也被纳入规划,堰头也消失了。再后来,“娃娃堰”的河道也因此改道,成了现在的样子。

      吴大爷希望,以后还能看到他儿时“娃娃堰”的样子。

5.png


征集令!

——记忆中的烟火新都


      日子是新的,也是旧的,城市在科技中进步,记忆在回忆中闪回。当曾经的习惯变成昨日的烟火,你是不是也在寻找一个记忆的港湾,停泊困乏的身心。一个老物件、一条老街、一栋还未拆除的老屋……在历史的洪流中,它们虽渺小,却是时代的投影,不仅承载了大量的个体记忆与情感,也承载着传统文化和城市的历史密码。众多烟火故事形成集体的记忆,读着它,会真切地倾听到悠悠岁月低吟浅唱的回响,还有悄然远去的历史足音。

      作为具有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新都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区内许多地名、街名都与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相关。新都融媒《新都资讯》、香见APP开设《烟火新都》栏目,以挖掘地方文化为宗旨,用娓娓道来的笔触、引人入胜的语言,介绍一条老街、一个老物件……的前世今生,让香城文化多视角多层次地展现,引领读者朋友走进新都历史,感受新都烟火味。

      欢迎读者通过热线电话18081927643、关注微信公众号“这里是新都”“New新都”留言提供线索,讲述你与新都的情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3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满意(0)
不满意(0)

2021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6-9 22:2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娃娃堰在新都很出名,但是我一直没去过,也许我去过但是我不知道那里就是娃娃晏。娃娃晏应该整个相应的地标建筑。

发表于 2022-7-3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