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成立了省药械集中采购及医药价格监管平台,发布多条通知,对部分耗材、药品进行带量采购。
这对于慢性病人和一些常见病患者而言,是大好事,拿药的成本大幅降低,真正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由于一些药企根本就没有在四川主动申报挂网,这导致很多罕见病患者和吃的药相对小众一些的患者,原来可以在医院买药,现在反而买不到了,这些患者的处境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
我举几个例子。
1.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青霉胺是肝豆状核变性病人终身都需要的口服药品,有患者反映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就不能从医院开出该药。
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对此的回应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获得青霉胺注册证批件的企业共4家,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于2022年1月多次沟通4家生产企业,因产能不足或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除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外,其他生产企业均已停止生产该产品。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因向国家医疗保障局申请变更产品国家医保编码信息及更换产品包装,经多次电话沟通催促,已于2022年4月15日申报挂网。下一步中心拟按药品申报挂网规范审核后尽快执行挂网。”
2.
一名宜宾重症肌无力患者表示,之前一直在医院购买溴吡斯的明片,但后面连续去了很多次,院方都说没有这个药了。
宜宾市医疗保障局的回应是,“根据《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医药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医保规[2021] 9号相关规定,医药机构在用所有药品原则上应通过四川省药械集中采购及医药价格监管平台开展网上采购。 目前药品嗅吡斯的明未在平台上挂网,根据相关规定医疗机构不能进行采购。”
这两个仅仅是目前看到的,知道的,那么没看到的,不被了解的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患者没有发声渠道,只能自己去找方法,买高价的或者来路不明的药?
带量采购是好事,四川建立的省级药械采购平台也是走在前列,但是挂网采购工作不应该仅仅看到因此而受益的患者,还应该看到那些因为挂网不及时而受到严重影响的群体。希望我们的集中采购工作能够更多地看到少数群体的困难与不便,真正及时帮助患者解决困难。也希望各级医疗机构能及时向上反映药品紧缺情况,各级之间加强联系、提高效率,尽快真正解决部分药品短缺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