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一韵也相宜 ——兼忆川剧名武生李侠林
(载1996·10《川剧与观众》)曾祥明 在少年时代的我的眼里,重庆的李侠林是很了不起的,他的名字有时被写作李遐龄,,单是后两个字繁写的笔画就足以把我这个初中生吓一跳.更使我惊异的是他不仅演武生,还能演正生(少见多怪了!)。我曾看到他的《江东桥》(饰花云)、《金殿审刺》(饰左文明)、《禹门关》(饰杨八郎)、《冲霄楼》(饰欧阳春)、《困台城》(饰梁武帝)等戏。印象最深的却是他在《铁龙山》中饰演铁木耳出场一段〔飞梆子〕的词。 铁木耳上场后一大段〔飞梆子〕,多数武生用的都是“油求韵”的唱词,李侠林用的却是“发花韵”(八达韵)。30多年后,我请教过一些名武生,却大多不知道有这“发花韵”的词了。姑写下来以作对照(左边为“油求韵”,右边为李侠林所用的“发花韵”的唱词): “油求韵” “发花韵” 铁木耳出宝帐威风抖擞, 铁木耳出宝帐威风飒飒, 插一杆杏黄旗名扬九州。 两廊下众儿郎密密匝匝。 我的父元英宗身披甲胄, 我的父元英宗甲胄彼挂, 扫金邦灭宋辽一统龙楼。 扫金邦灭宋辽一统中华。 我的母原本是正宫皇后, 我的母原本是皇后身驾, 生本御铁木耳御弟夷留, 生本御弟夷留御妹百花。 蔡中华献来了奸妃杜后, 蔡中华蔽奸纪其中有诈, 他兄妹在朝阁为事不周. 有本御夤夜里去把奸拿。 有本御去拿奸险遭毒手, 恨奸妃她把那牢笼设下, 宫门外割去孤半幅龙裘。 宫门外割去孤龙裘半扎。 恨奸妃上金殿拿本谎奏, 恨奸妃拿谎本启奏父驾, 惹怒了老父王要刎人头。 惹怒了老父王要把孤杀。 多亏得四大夫齐拿本奏, 多亏得四大夫将孤保下, 贬孤家铁龙山威镇蛮酋。 贬孤家铁龙山落草为家。 昨夜晚得一梦鹰飞兔走, 昨夜晚得一梦甚是惊诧, 又得见老父王跨鹤西游。 但得见老父王跨鹤天涯。 今乃是演卯期大兵点就, 今乃是演卯期大兵点下, 上将台传一令鬼哭神愁! 上将台传一令龙哭神哗! 我无意在此分析两段词孰优孰劣,只说两点感受:一是当时听到侠林先生的这段词,很觉新奇,以致过耳成诵,仅只听过一遍(后来也没听过别的武生有这段词),30余年后记忆犹新,可见印象之深;二是这段词使我开了窍:同样的事,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字、不同的韵辙表达出来.这于我后来写曲艺、戏曲作品都有帮助,难以合辙押韵时,便知道找另蹊径去表现。 (载1996·10《川剧与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