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色玫瑰,你是哪路花仙,
我来自一束路旁马兰。
马蹄莲在寻找,心之圣洁,
仙踪印出射手座图案。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0251
.
梦-白色婚纱
那双放出求救,存满惊恐的眼睛,让人感到美丽的脆弱。
一幕三年前场景的复制,不由地让人们同时想起,一个冤魂附身的屈女。
那是三年前的半年后,已是花草开始它们生命的春天。人们不愿听到的死刑判决,传来了。
一朵白色,或红色的玫瑰花,就要凋谢了。谁也说不出传说中‘白狐’的容貌,没有亲人去看望她。
许多非亲非故的人争相出钱,买了一身昂贵的白色婚纱礼服,来到监狱,把这件用心温暖过的礼物,送给一朵苍白的鲜花。
她接住了,那恐怕是一生中,第一次由亲人给她的关爱。
从此的“白狐”有了牵动人心的原型,传说更加离奇和美丽。
没有话,她没有留给人们一句话。来到人间,这个世界更没有她的任何文字记载。人们惋惜,她至少应当有不服判决的上诉。
冤,哪怕是一个字,留下属于自己最后的语音或文字心声。
心灵的窗口,谁也无法控制,从眼睛里涌出的浓缩情感。她哭了,没有声音。晶莹的泪水明白,这些素不相识,有许多个美好明天的人们,叫她上路时,穿上这身,对女儿的祝福、爱情的象征和青春的美丽。
这个身世凄惨,历尽人间苦难,年轻光艳,像盛开杏花的女子,被一个权势培育的无赖亡魂,用故意杀人罪的绳索,把她绑在了刑场。
那里应该是罪恶和英烈倒下的地方。
传说,在她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虽是农历三月,杏花正开的季节,却是大雪漫天。
雪融化了,白色婚纱没有融化。
远看,像一只传说中的美丽白狐。她有一双狭长的丹凤眼,闭合前,聚集着对人类丑恶灵魂的无奈和蔑视。
.
也是传说。尽管她生前的全部生活与鲜花无缘,每当杏花盛开的季节,她总要回到乡下,撇一枝杏花回来,那花自然是失去了在树上的鲜活。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0147
.
梦-晨色玫瑰
东方朝霞和西方晚霞连着的两夜,我梦见了银杏,也就是前文出现过的“白狐”。
头一夜,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
我明显看到了院里那棵杏树,白花开得晃人。
银杏穿一身白色西装,在东山现身。
黑色披肩发,斜插两朵白色玉兰花。一双白净的手,捧一束,晨色玫瑰。
玉颈飘粉绸,白鞋曼轻舞。满身风雅,走进我故乡的小屋。
银杏对我说:
“生前,听说过杏花女这个名字,聪慧和美貌,传遍乡里。后来,你进了城,做了夫人,没敢靠近你。为难时,总感到你在我的身旁,活不下去时,觉得你就是我的姐姐或妹妹。”
我说:
“生前你找我就好了,那时给我塞钱的人很多。我会花钱给你找律师,没准能活下来。”
我接着问她:
“临刑前,为什么不喊冤。执行法警,能听出真冤假冤。疑似真冤,他们有权暂停执行。上报高院,案子能得到重新审理。”
她说:
“不想喊,只想早一点离开人间。在刑场,枪响的那一刻,对我来说,是一种求来的解脱。那是击碎痛苦的声音,我没感到有任何疼痛。
模糊地记着,去了阴间,在天门的台阶下,站满了手持红花的孩子,和几个身着统一服装的医生。他们把我轻轻地放在担架上,像是抬一个苦难的梦。进了一间八面都是绿色壁灯的屋子,等待梦的苏醒。
醒了,我急忙坐起来。对他们说:‘我没钱,怎么付医药费。’
他们都笑了,对我说:‘阴间钱的概念被淡化、模糊。你这叫‘转生’,相当于人间的‘出生’。医院接生不收钱,你是我们见到的,最幸运的孩子。’
我想也是,大家都亲身经历了死亡,更加明白,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能带走这个道理。接着,他们像是在分享我的幸运。替别人高兴,争先告诉我:‘医疗,住房,教育都不要钱。等枪伤好了,会分配给你一栋别墅。你将会拥有一位有母亲般心肠的佣人,父亲一样的保镖。而后,他们会分工送你去读书、接你回家、料理你的日常生活,你只管学习就是了。现阶段,你是比照公主待遇,因为你在人间吃尽了苦头。’
我现在已获取了两个博士学位,数学和法学。这里的一切都被数化,处理问题,像3+2=5那样简单、公正。嫉妒罪、欺弱罪、撒谎罪、贪婪罪、自私罪、小人罪、背叛罪等,其中民愤罪判得最重。现在,我具体的工作是鉴定真与假。那里相信,假是恶的根源。
我去看望了“人魔”,他被关押在地狱。地狱确实分十八层,他在最底层。见到我,“人魔”悔恨倍增,对我频频鞠躬。他说:‘掐死孩子后,由于连续紧张作恶,急性心梗立即决定,要我的性命。现在,我在展示恶有恶报,追求善有善报的境界。’
看清自己,比看清别人更加困难。我清楚,你正在想什么、做什么,你却不一定清楚。
人间许多与道德相关的事情,最好不要追其究竟。道德没有标准,它是被神化了的个人意志或精神。
纯净水,想透明,落得无味,无色。泉水自然,回到这间农家土屋,是你最好的选择。
在人间,我没看清自己。以为这样的屋子能容我,事实上,我只配流浪,你应当珍惜这个窝。
宇宙有个保密库,我进去翻阅过资料。人间每个人,包括他做的每件事,都有详细记载。我看到,一部分重大事件的曲直,和人间的判断大相径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被数化世界,奉为圭臬。
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有了一生的全部过程。在我们那里,没有伟人的悼词,同样也没有‘乞丐’的碑文,只有经历。
夜灯开始暗了,晨光要带我回去。送你一束晨色玫瑰,你们这里没有。里面藏有一首诗,也是给你的。”
那束晨色玫瑰美得惊人,我刚要接住,惊醒了。不过那首诗,我看得清清楚楚。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0250
.
作者简介:李玉奎(网名:wang611389),男,内蒙古丰镇人,教师,长期从事高中数学教学。06年创作了一篇文章,依次被新华、搜狐、新浪等网站推荐,加精且置顶。清华、北大网络校园文学也将此文评为精华。作品迅速传播,我感到恐慌。2013年由感恩教育之父张鸿超筹划并担任总编,诗集《我用痴情听红叶》,在海外出版发行。2015年,线装书局出版《杏花女》。部分章节,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化机构,颁发的特等奖,并入编有影响的书刊。
杏花女是虚构的正能量社会女性,经历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