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潜力,不是比现状。应该比的是背后的发展逻辑。
【成都的无奈】
成都平原,作为盆地中的盆地,相比于重庆,有两个天然的劣势,没有大江大河,空气流通性差。这就导致了成都自近现代以来,无法大量引进工业,不然很容易空气质量下降,雾霾遮天…所以成都“无奈“的选择了互联网和金融。
成都自称“中西部互联网第一城”,目前看来确实是。无论是重庆、武汉还是西安,都拿不出有力的反驳理由。这也是为什么成都在最近几年能在网上炒的火热,毕竟作为“王者荣耀”的故乡,成都这个弯道超车玩得确实很秀。
可成都的互联网依旧很无奈。深圳有腾讯,杭州有阿里,而成都?什么都没有。成都最大的问题就是拿不出本土大企业。曾经被成都寄予厚望的“锤子科技”,到头来就只赚了个锤子。而如今,腾讯天美等外来互联网霸权在成都风行,成都就不再是互联网创客们的土壤。同样在成都上班,互联网人才为什么不选世界五百强的腾讯而去一无所有的搞创业?
锤子失败之后,成都,注定不会再有互联网大企业…
【重庆的一根筋】
近现代以来,重庆异军突起为内陆大都市,靠的就是工业。所以重庆过去近百年,都算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条黑路走到底”…错过了互联网的浪潮,这确实是重庆失策。但是长江的优势,也让重庆成为了内陆工业的核心。
汽车制造、电脑生产、军工装备都是重庆制造业最闪亮的“金字招牌”至于重庆金融小贷方面的优势,我感觉完全是无心之举。重庆升格直辖市后需要发展县城和乡村,所以导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快速膨胀,这并非有意为之。所谓金融牌照齐全,也是因为直辖市的缘故。
【成都的尝试】
成都平原不适合发展工业,这确实是成都不可逃避的地理劣势。过去十年,成都政府招商引资搞工业,其结果是“经济上去了,污染也上去了”。平心而论,成都现在一年能有多少天能看到西岭雪山?随着最近拿下了“公园城市”的招牌,成都必须要搬掉成都平原里的工厂,以提升龙泉山西部的空气质量。但这也就意味着成都好不容易搞起来的第二产业将被彻底失败。
但成都也没有干坐着。成都拼死也要赶上“省会扩容”的末班车,合并位于龙泉山另一侧的简阳。在龙泉山东部划出一大片“东部新区”,为的就是把有污染的工业搬到东部新区,提高成都平原的环境质量,但又保住成都奋斗多年得来的工业经济数据。
“十四五”中的实业,成都真的不想丢,给到川内地级市,又舍不得…但东部新区能否真正发展起来,而不是停留在网友口中的“炒房概念股”,还是个未知数…
成都近乎“透支未来”式的地铁发展就是个大问题。过去十年,成都地铁里程狂飙到全国前四,铺到了很多甚至不算中心城区的地方,但这完全是在透支未来,成都新一轮的地铁里程规划就远低于重庆杭州等城市。天府机场也有这巨大的问题。位于龙泉山以东的天府机场虽然通了地铁,但还是离城区太远了,去一趟需要两个小时,而成都将很多航空公司从双流赶到了天府,民众不是很买账,毕竟从成都市中心到重庆江北机场也就两个小时,而且重庆江北的机票经常比成都便宜好几百块钱…可以看到成都政府真的在不计代价的试图发展东部新区,但是也有点拔苗助长的意味,成都市民好像并不买账……东部新区的未来,只能拭目以待。
【重庆的破局】
虽然重庆有江能够更快的带走污染,但是重庆也意识到将工业放在主城区会导致环境变差。可惜,与成都不同,重庆地盘巨大。重庆的优势在于,即便把工厂迁到距离主城上百公里的区县,所创造的经济数据依旧属于“重庆”。于是乎,重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厂搬迁”扶贫政策。重庆周边区县由于得到了大量外迁工厂,GDP等数据迅速飙升,原本众多贫困线上下的地区也因此走上了经济腾飞的路。而主城区,做好了城市核心的功能,大搞服务业。由于山水的分割,重庆本身就呈现了组团式发展的模式,工厂的外迁,也彻底为重庆腾出了空间,重庆主城将彻彻底底的走上一条“省会”般的道路。
【成都的优势 重庆可以复制】
成都目前绝对的优势就在于互联网。可成都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本土大企业。唯一的新希望也是搞农牧业的。重庆靠着自身的政策优势,拉到了“中国智博会”这个大利好,第一届智博会,在政府的“协商”下,马化腾亲自站台,腾讯阿里相继宣布“将在重庆建设西区总部/西南总部”,自此,从互联网方面,成都的优势正在被重庆用政策一点一点的追平。
【重庆的优势 成都学习不来】
重庆有三大优势:扬子江、面积大、直辖市。长江促使了重庆成为内陆工业中心,这一点成都无可奈何。面积大让重庆可以肆无忌惮的以“共同富裕”的旗号将工厂分散安置到区县。直辖市使得只要重庆领导班子想有作为,重庆就可以拉到无限的政治资源。
【金融里的双城之战】
成都、重庆为了“西部金融中心”的名号争得不可开交。成都在各大排行榜上都略优于重庆,但重庆的小额贷款和金融执照又都明显领先于成都。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重庆市政府这二十年来没少为了“金融中心”的名号下发文件。
但《成渝双城规划纲要》已经给出了答案,重庆是西部金融中心,但需要成渝共建。说白了,国家看上的是重庆,成都需要把自己的金融能力拿去建设重庆。所以,回到成渝金融中心之争,有人说选择成都更优,但是选择重庆更稳。
再补充一下成都、重庆房价这个点吧。
这个一方面是供给需求,重庆地多。
另一方面是重庆是直辖市,中央拨款够,成都极大的依赖土地财政,成都需要圈钱。
这个我口说无凭,你看看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和蓉汉宁杭四大省会的土地财政依赖度你就知道了。
对比广州和深圳也很直接。
所以,我的结论,
纵使成都现状略好,但重庆潜力更大。
重庆确实是因为是直辖市才更有潜力,但没有办法,重庆就是直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