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赛道上奋力跑出加速度
——在2022年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满怀喜悦,隆重庆祝2022届的4260位本科生、4667位硕士生、354位博士生,包括137位国际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代表亚非书记,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向为你们成长成才辛勤付出的师长、父母、亲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绿叶离别栀子香,岁月荏苒骊歌响。进入六月以来,穿着学位服的毕业生们三五成群拍照留念,恨不能把成电的每一个角落都拍入画面,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你们对成电的不舍和热爱。我们这些年长的老师们,看到此情此景,也会在恍惚间,仿佛坐上了时光机,穿越回自己的毕业季,感慨今年“成电杯”辩论赛决赛上,那个纠结的辩题:是时间赋予了生命以意义,还是生命赋予了时间以意义。
时间给予同学们最宝贵的馈赠就是成长。从微积分到“名补”级老师的专业基础课、再到顶峰挑战的项目,从第一次紧张的课堂报告到滔滔不绝的作品展示,从独生子女的拘束到配合默契、嬉笑怒骂的团队合作、再到喜极而泣的大赛获奖,从与导师第一次见面的忐忑到第一篇论文发表的坦然,从煎熬无果的实验到灵光乍现般的突破,从彬彬有礼的陌生到日常生活的摩擦、再到伴随一生的友情,从青涩的少男少女到老练驰行的电动车上相依相偎的情侣(我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小小的观察:我在校园从未见过情侣车的闪失,却不时看见独骑侠的侧翻)……这就是大家青春时光中的成长。而伴随你们成长的,是校园春花秋叶的轮回,宿管阿姨每日的关心问候,是65周年校庆日650架无人机闪耀夜空的华章,更有同学们成长的故事。
在你们之中,有四位来自电子学院、同住清水河畔7栋614寝室的本科女生,贾蓝馨同学、王璇同学、周子怡同学和汤云姣同学。她们热爱生活、乐于实践,无论是运动、表演、旅游,还是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都有她们活跃的身影。她们更是相互鼓励、共同进取的典型,全部保研本校,继续在电子信息领域携手深造。她们的故事说明:优秀具有传染性。还有一位机电学院的女生魏思琦同学。她在成电完成本、硕、博学业,2019年就获得“成电杰出学生”称号。她毅然选择前往四川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我们期待着,她们成为电子信息科技和工程领域的巾帼英雄!
你们中有一对情侣,来自信软学院的苟耘豪同学和朱彦颖同学。耘豪同学本科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曾担任班长、院体育部干事、校青协外事部干事和重庆市江北区的新冠防疫志愿者,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CIKM2021会议上发表文章。彦颖同学则获得腾讯特等奖学金和电子科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曾担任班级心理委员、软件e声摄影部部长,大二时作为学校冰球队队员前往北京参加2019年中国大学生冰球锦标赛。他们都获得了香港科大全额奖学金,即将开始博士和硕士的深造。让我们为他们祝福!
你们中有一批回到家乡,服务民族地区的优秀同学。信通学院的七尚芙同学入选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将前往四川康定支教。他说,作为一名藏族青年,切身感受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给边远地区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青年一代的个人理想要同国家发展相结合,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光电学院的苏来曼‧热合曼江同学连续三年获得标兵奖学金,他大学期间承担朋辈引领责任,为2020级少数民族同学分享成长经验,带动大家共同学习进步,毕业后即将回到家乡的国家电网一线岗位建功立业。他们心系桑梓、回报家乡的满腔热忱和赤子情怀让我感动,让我们为他们点赞!
你们中有一位经管学院的尼日利亚留学生思言(OBIORA SANDRA CHUKWUDUMEBI)同学。她在电子科大完成了自己的硕士和博士学业,她以撒哈拉以南非洲金融体系及其对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获得“成电杰出学生”称号。思言同学热爱生活、性格开朗,在校期间担任学校留学生网球协会主席,在留学生中发起了“60分钟汉语”汉语角活动和汉服时装秀活动;她还用诗歌记录内心的感悟,获得过“在成都的外国人诗歌大赛”第一名,还在上海诗歌杂志和纽约公共图书馆发表诗歌作品。
思言说:“是中国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中国,感谢成电,未来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中外文化传播的桥梁,向更多人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希望成电的留学生们,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贡献成电力量。
今年,我们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了首届本科毕业生,同学们在清水河畔、浣花溪旁度过了美好的五年大学生活。其中,鲁佳宜同学,五年前怀揣“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梦想来到成电。大学期间,她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医药专项等7项奖励,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了国际基因工程设计大赛(iGEM)并获金奖,还参与了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精准医学前沿快报》创刊号的编写。五年后,她即将前往北京协和医学院深造,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关注白血病等血液学疑难杂症,绘制人类基因转录图谱,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我还要提到两位博士生。一位是电子学院的杨秉正同学。他博士期间在有“芯片奥林匹克”之称的顶会ISSCC和集成电路领域的顶刊IEEE JSSC发表论文4篇,斩获了IEEE固态电路学会博士生成就奖、IEEE MTT学会杰出博士生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在成电,他开启了自己的创“芯”之路,并一路奔跑,希望能为攻克中国集成电路“卡脖子”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成电心”创造“中国芯”。
另一位是计算机学院的位纪伟同学。他以跨模态检索领域的前沿研究,在人工智能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TPAMI、计算机视觉顶会CVPR、多媒体顶会ACM MM等发表研究成果。博士期间,他多次进藏,在珠峰脚下、国境边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争分夺秒与高原的恶劣条件作斗争。“十年,我在这里见证了成电的变化,也见证了我自己能力从0到1的变化”。未来,他希望参与更多国防科研项目,将“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带到祖国边疆的每一寸土地。
这两位同学,都是“成电杰出学生”称号获得者,是成电学子中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代表,让我们为他们而自豪!
同学们,过去几年,我们共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我们亲历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成电师生齐心协力共抗疫情。
今天,你们即将离校远行或留校深造,开启人生新的阶段。面对充满变化的世界,你们可能被纷繁复杂的现象迷住双眼,在模糊性中焦虑、苦闷,在不确定性中迷失、彷徨,在内卷化中徘徊、躺平。然而,同学们,人生的意义从来不是在畏惧与嗟叹中产生的,人生的意义在于探索、发现和创造,在于造福社会、服务国家、促进文明,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而理想梦想的追求、生命体验的丰富、良知道德的践行更将赋予人生旅程非凡的意义存在。
下面,我给同学们提三点希望,作为对你们的临别赠言。
第一,要永葆拼劲,争做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力军。
66年来,一代代成电人前赴后继、奋力拼搏,为中国电子信息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撑起了一片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去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邓龙江教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邓院士1983年进入成电本科学习,一呆就是39年。他带领团队在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基础理论、制备技术、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发明了多层结构多频谱电磁辐射控制材料的设计方法,特别是在电磁辐射控制材料的“薄型化”和“超宽带”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自主设计与生产。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邓老师研究材料之初,只有几万元的经费资助,设备还很差,不得不和同事背着十多二十斤的材料,先坐公交,再走十几里路到工厂做实验,一天24小时待在机器旁,几个人轮流看守运转着的机器。但是他们不惧困难、风雨无阻,以“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执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攻克了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为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保障国防安全,提升行业竞争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爱拼才会赢。希望同学们像邓院士一样,用青春智慧和汗水打拼出自己的出彩人生、也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第二,要永葆闯劲,争做时代潮流的引领者。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身处的电子信息领域,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在时代大潮里,到处都是成电人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闯荡身影。
2013年,我校2003届校友钟波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闯一闯,于是辞去高薪工作,回到成都创办了极米公司。初创团队只有5个人,每天睡着二手铁架床,就为了“做一台未来的电视”的梦想。如今,专注智能投影产品的极米,不但打破国外品牌在中国投影机市场的垄断局面,而且从2018年起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投影机市场出货量第一,产品远销美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闯出了一条以颠覆性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新路。
6月8日下午,在四川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极米公司。看到极米科技打破外资品牌在中国投影机市场垄断的展牌,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欣慰,勉励广大员工:在你们企业,我很高兴看到年青人撑起了大梁。大家都是“80后”“90后”,正当其时,要有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大家一定会为“强国圆梦、功成有我”而感到自豪。
百舸争流、奋楫者进、敢闯者胜。希望同学们也有钟波校友那样的勇气和魄力,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也为了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闯劲,努力成为时代潮流的引领者。
第三,要永葆干劲,争做心怀“国之大者”的攀登者。
你们每一位同学的人生选择可能各不相同,但如果把“国之大者”作为参照,你们就会每天都充满干劲,就能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朝着选定的目标勇毅前行。
用实干擦亮人生底色,是我们成电人的优良品质。去年,我们医学院的杨正林院长和四位校友也当选两院院士。杨正林院士长期致力于临床检验诊断学与医学遗传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视网膜疾病致病机制、分子诊断和防治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他带领团队迅速开展科研攻坚,锚定目标、鼓足干劲,成功研制4个针对新冠病毒的准确、快速检测试剂盒,在80多个国家运用,为全球抗疫作出了成电贡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校友李陟院士、祝宁华院士、吴剑旗院士、张宏科院士,也分别在导航、制导与控制,微波光子器件与技术,米波雷达技术,新型专用通信网络体系与核心技术等领域为国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长期以来,他们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勇立“军令状”、敢担“责任状”,是成电人心怀“国之大者”、矢志自立自强的杰出代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希望同学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同学们,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勉励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