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漂女孩吴琳琳(化名)而言,一年前的2021年6月26日是她的噩梦。那一天,她上班不在家,自如工作人员趁其不备将其物品强行打包放置在走廊。
被赶走的缘由在于,自如方仅凭一张照片,认为她发出噪音影响了其他租户,强行将吴琳琳迁出出租屋。而房子的租约本该在今年3月13日到期,月租金1565元。
一肚子委屈之下,吴琳琳将广州自如生活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广州自如”)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该公司退还押金1565元、换租费815元、以及2021年6月26日至7月14日的租金1209元。
去年年底,法院作出判决,认为广州自如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认定租户违约而强行将其搬出涉案房屋被告已构成违约,故须向吴琳琳退回押金1565元,退回换租费815元以及退回租金1033元,共计3413元。
然而,就是这一笔区区的3000多元,自如方却迟迟未赔付予租户。今年愚人节,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将广州自如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金额3113元。
但当下,自如及其掌舵者熊林,最为烦恼或许不是这笔三千多元的赔付事件。近段时间,自如被卷入舆论漩涡,对外,租客、业主对自如涨租的举措,产生了很大的意见;对内,一番人员优化之后,也暴露了公司裁员的尴尬。
疫情之下,自如的流动性或许并不充裕,这才有了对外涨租、对内裁员的举措。2019-2021年,自如收入分别为3.09亿元、1.28亿元和1.58亿元。尽管去年它的收入同比增长了23%,但相比于疫情前的2019年,仍下降了近五成。
另一边,兄弟公司贝壳找房,也已开始布局租房生意,开启“贝壳租房”板块。自如与贝壳,熊林与彭永东,在租房领域同场竞技,其中各自藏着怎样的考量,是外界的疑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