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324|评论: 5

丹东,“碰瓷”的新高度,人间的悲喜剧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丹东,“碰瓷”的新高度,人间的悲喜剧

         杨逍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开门见山,我非常同情丹东那父女两个,认为不该行拘不该认定涉嫌袭警,同时也不赞成猛烈抨击涉事的警察哥哥。

        这是一次普通的警民冲突,双方都是一肚子委屈,却谁都不能尽情宣泄——他们都等着对方行为出格,从而使自己站在有利的一方、公理的一方。这是一次大胆的创新,改变了三年来新冠剧情的基本类型,让人哭着哭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

        我必须用到一个非常不恰当的词——碰瓷儿,但又找不到合适的词,只好将就用了。

        女子带着生病的老父亲去拿药,有48小时核酸,有社区开具的证明,开车过了两道关卡,到第三道,被拦住了。女子声调一再拔高,但那只是急迫心情的体现,换了谁,都会激动起来。换了我,只有更激动!

        女子委屈到了极点,于情于理于法,我都没有任何问题,大大的良民,现在竟然进不得,也回不去,车都不能上。你们怎么这样死心眼呢?但是她显然无法击破黄码铸就的铜墙铁壁,因为黄码就是这样死心眼!没人性!

        她开始往车里挤,警察挡着不许上,她用力,警察推,她倒。

        从被警察拦下开始,七旬老父的眼里就只有女儿,无助的女儿跟一群执法者抗争,既孤单又弱小,他的心在流泪。看到女儿倒地,他冲着警察一掌掴过去。

         警察赶紧倒,必须倒,不倒不符合剧情发展,不倒不符合当前丹东人的普遍心态。

        老父余怒未消,那巴掌还扬在空中蓄势。请注意女儿的举动,她赶紧拦住父亲——千万别打警察。

        地上的警察回头问:“录下来了吗?”

        “录了!录了!”

        我想找一个复杂的碰瓷儿案例,可是找不到。突然想起《水浒》里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的结合,颇有碰瓷儿嫌疑。

         这张青年轻时在大树坡下剪径,就是劫道。有一天碰到一个小老儿,他拿着哨棒跳将出去,两人交手。

        走了十个回合,张青看小老儿功夫不凡,年轻时肯定比自己强太多。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四处流浪,如果能与这老儿搭伙抱团,那该有多好。

        另一边小老头儿也在想:这后生虽然瘦小,但面相忠厚,像个老实人,身手也好。我那二丫头就是一个悍妇,如果找个强硬的汉子,两人日后不知道会打成甚么样子。假如能招赘这小子,岂不美哉。看这厮丝毫不落下风,我该如何想法把他收了?

       就这样想着,眼里流露出几分和善来。张青一见,手上越发慢了,脚下卖个破绽,老头顺势一招“天下无狗”,张青扑地倒了。

        后面的情节都知道了,张青纳头便拜,从此跟着老头儿学本事,后来又娶了孙二娘。这货的幸福生活,就是碰来的;老头有女婿养老送终,也是碰来的,是为双向碰瓷儿,只此一例。在小说中的那个社会,人们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行为亦是多变,剧情不断反转,因此做这样大胆的“考据”,是合理的,没毛病。

       所以,不是所有的碰瓷儿都会口水四溅,很多时候是可以美满的。

        然而丹东事件却很不完满,它本该按照张青与老汉的剧情发展——本应是个大团圆,却硬生生拧巴了。

        在这一事件中,你可以看到,双方是如何尽最大努力克制自己的。一方面,即使是病人、有核酸报告、有社区证明、典型的弱势群体,他们也得小心翼翼地表达自己的肢体语言,充其量只能嗓门高一点。另一方面,即使是警察、是法律的维护者、是扶危救困的勇士、是社会正义的化身,也难以信心满满真气充盈。面对老人看病这一无比正当的要求,他们相当心虚,生怕被抓住把柄,最后不惜用“碰瓷儿”的办法,把父女置于无理的那一方。

        你以为一个壮小伙子,被一个老汉轻轻一掌就掴倒在地,难道他不觉得丢人?你以为一个警察,不惜用“碰瓷儿”的办法自毁形象,难道他不觉得窝囊?

        没办法,赖就赖吧,工作得完成。

        但警察还是太年轻,他不知道,生活不需要表演。他拙劣的表演,使他露了底,使他受到谴责。他那么夸张,那么画蛇添足,是因为他恐惧,他没有信心解释自己的执法行为,他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更没有信心能说服那对父女。他就这样心惊胆战地栽了,他栽得相当有代表性,他折射了一个特定人群在特定时期的心态——无奈之至。

        结局按照警察的设计出演,一个行拘,一个涉嫌袭警。

       你固然有法可依,但你输了道义。

       放在丹东疫情的大剧里,这一幕的尴尬人尴尬事是合理的。

       在铺天盖地的指责中,我算是深度观察派,冷静思考派,心理分析派。我知道理智派和中间派向来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不过自己的话自己去圆,关键还是要自圆其说。本剧还有尾声,我得想法圆上。

        第一,无论是那对父女还是警察哥哥,都无法苛责。需要苛责的,是用黄码锁人的死心眼设定。乌龟生了九个蛋,比八个还多了一个。在这一设定下面,病人无法看病,挥起了老拳;在这一设定下面,警察不像个警察,化身下作的胡同窜子。

        第二,疫情中执法,情理法要结合。面对的是百姓,不是坏蛋,关键要有温度、温度、温度!这道理是个人都懂,不需要再多说。

        第三,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的通报是唐突的,考虑不周。什么行拘啦,袭警啦,都撤销了吧。一个是孝女,一个是慈父,且都是守法的好公民。女儿并没有无理取闹,父亲那一掌情有可原。

       如果真的判老人家袭警,那警察的“碰瓷儿”行为又咋个说法?

        如果真的判老人家袭警,那看不上病拿不到药追谁的责?

       如果真的判老人家袭警,那不是比黄码设定还要没心没肺?

      这两个月,丹东已经够冷的了,还是给它一些夏日的温度吧,已经夏至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6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6-25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事件反映的是当地政府管理疫情简单粗暴。疫情是病,其他的病难道不是病?就目前疫情死亡率还不一定有其他病死亡率高,怎么就被忽略了呢?假如父女俩有官方背景,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假如父女俩是公安系统内部的家属也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疫情是一面照妖镜,是不是真心为人民服务就体现出来了?既不让人家过,也不让人家回。向领导汇报过没有?动过脑子想没有?否定了前面的关口,也否定了社区这一关。

发表于 2022-6-25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件事件为什么对父女俩处理反映强烈?法律不能高于道德层面。否则就不符合民意?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2-6-2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码父女袭警闹剧过后,丹东知错就改,网友:一巴掌扇醒了一座城

        文\江湖小舞

       “大爷的一巴掌,把一座城市给扇醒了。”

        在舆论热议的当天深夜紧急发布解封通告,市内凭48小时核酸证明自由流动,连夜拆除隔离带大钢板,撤销拦路关卡,次日下午,紧接着宣布快递业务全部恢复营运,丹东在70岁郝大爷扇出那一巴掌之后,一系列近乎自我打脸的自我纠错、知错就改,着实超出了我的想象。

       对于丹东市民而言,整整60天封控,3个多月没有快递的日子,终于随着一场由丹东自己主导的舆情戛然而止,这座城市被按下的休止符再次跳动,猝不及防到连丹东人做梦都没有想到,一个城市长者护女心切的一巴掌,竟扇没了病毒,这绝对算得上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

        我不愿意用“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寻衅滋事”来奚落丹东,也不愿意看到一对平凡如你我的普通父女被任性的权利、刻板的规定逼成了公众人物,更不愿意相信丹东的觉醒是因为郝大爷情急之下的一巴掌。

         当然,但凡在社交平台上翻阅几页,看着那满屏的“感谢黄码姐”,“感谢大姐”,“感谢大爷”,“感谢老头跟他女儿”,抑或还有感谢那名用教科书般的规范动作给我们阐释了什么是科班出身碰瓷境界的民警,以及那些“请求不要刑拘70岁的大爷,他解救了丹东老百姓,他是功臣”的呼吁,却又很难不将这一切与那一巴掌强行关联。

        只是,我没有想到,在刀口向内自我纠错方面,丹东或者说辽宁能够如此彻底、果断、激进,相比因一起烧烤店打人就在热搜榜首罢榜十多天的唐山,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处置赋红码让舆论翻腾的郑州,丹东这一次的舆情处置堪称弯道超车的典范。

        虽然至今还没有看到丹东站出来主动认错,也没有看到撤侨对黄码父女追责的正式公告,但丹东在防疫进行时状态下,却用彻底推翻自己过往一切做法,这种近乎当众狂扇自己耳光的决绝挽回了民心。

       哪怕是丹东没有明说,或者还没有来得及布告天下,以其连夜解封、全面恢复快递的举动而言,郝姓父女铁定不会遭受任何惩处,没准大家还可能等来对他们的正式道歉,以及对具备演员素养民警的通报批评甚至调离岗位问责。

        平心而论,过往两个月中,丹东惊慌失措,方式失当,罔顾民生,为了丹东百姓的健康虽说绞尽脑汁,但也闹出了不少笑话,连禁止下鸭绿江游泳,禁止接触鸭绿江江水,禁止面向鸭绿江一侧的窗户通风偏方都用尽了,可惜还是找不到疫情源头,还是无法抑制新病例出现。

       有病乱投医之下,竟然能够把拉到沈阳隔离的住户给搞错了,此等千古奇闻简直闻所未闻;经受不住煎熬的业主们愤而拆墙涌上街头,却发现街头空无一人,商户家家闭门歇业,出得来小区一样没个鸟用。

        只是,丹东的乱象却在那段9分57秒完整视频的冲击下消散殆尽,如此高效地拨乱反正,恐怕再乐观的丹东人都可能想象不到,之前求之不得的解封,当真正来临时却是如此猝不及防,如此出人意料,如此充满了戏剧性。

       边城丹东于我而言并不算陌生,曾经在自驾东北时于此停留几天,对这里的安东老街、鸭绿江上的月亮岛、万里长城的最东起点虎山长城,以及这里的美食,印象颇佳,在我自驾走过的东南西北很多城市中,丹东这座小城绝对是可以排进前三的让我愿意故地重游的地方。

        经历了“录好了没”的失望,再到黄码父女一战封神的戏剧性跌宕,丹东的朋友问我还愿意再到丹东吗?我说会,毕竟,这是环绕国境线自驾绕不过去的一站。

        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说,在现实社会中,感受力越强的人越会觉得痛苦,因为对他人的苦难有所感受,却又对发生的罪恶无能为力。很多人为了避免这样的痛苦,就选择不看不听不感受,或者选择与苦难和解,甚至可能反过来站在施暴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有的人还会将这样的选择自誉为是理性。”

        她说,“我是难以接受的,也觉得相当地可悲,因为这只会加剧社会问题的严重程度。当我们对他人遭遇苦难视若无睹的时候,当我们对别人的正当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表示沉默的时候,或迟或早,我们自己也将深陷这样的处境或是命运。”

        她接着说,“就我个人来说,我不会选择不听不看不想,也拒绝与苦难和解。所谓与苦难和解,其实不过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不管你看与不看,想与不想,社会问题就在那里。如果体谅一下未来那个可能遭遇苦难的自己,勇敢地直面问题,试着去为解决相应问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才是真正理性的选择,也才可能为这个黯淡的世界带来一丝光明。”

       大言不惭地说,大体上我可能也是这样的人吧,写下的文字没有多少人会阅读,也不一定对鞭策的问题起到促进作用,但我依然乐此不疲,或许,这就是劳东燕教授说的“保持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

        至少,对丹东街头被拦住去路,掉头回家亦不能的绝望,我确实感受到了他们面对刻板规定时的无奈,面对权力任性时的无力,面对欺辱苦难时的无助。

        可能我们没有机会像那对父女一样成为城市的英雄,却可能遭遇他们的无奈感、无力感、无助感。

        网友评论:

        丹东在一巴掌扇过后的觉醒值得称赞,在輿情发酵时勇敢的做出了回应,让苦疫情久矣的普通民众看到温情的阳光。
丹东,虚心接受批评顺意民意知错就改,为丹东点赞👍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2-6-26 10:30
首先我很震惊,那位70岁大爷,看着女儿倒地拖着病体不计后果挥出一掌,居然效果明显,掌风所至,高手倒地。然后我很意外,专业人士居然弱不禁风,不过演技不错,下岗后到横店可以谋生了。第三,我很期待,事情的是非曲直应该大白于天下。

2022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6-26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新高度!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