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公布。
根据方案,从2025年起,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有关新闻一经发布就迅速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其中“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成为热议焦点。从评论来看,不少网友赞同取消高考文理分科,“自主选科对考生来说是好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科目和擅长的领域自由选择,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新高考模式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变大,只要学生正确选择科目,明确自身学业发展规划,可能有更大机会走上长远发展之路。”
也有网友担忧新方案实施后会增大考试竞争难度和导致报考专业受限,“如果这么分科,如何来把控考试标准?会不会越来越难了?”“按照自己擅长和喜好选,日后很可能面临专业冷门没得选,成绩考出来不如意,赋分比不过人家的可能性。”“数学一张卷,对于文科生来说是致命打击。”“那岂不是科科都是自己擅长的?考试整体难度可能会增加,竞争更大了。”“有利有弊,喜欢和擅长的科目不一定有对应喜欢的专业,填志愿可能会受限。”“文理混搭基本没有什么专业可以填报。”“选择擅长的科目后,你会发现总有人比你更擅长,而且一味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面临的极有可能是没专业没出路。”“某些专业会在科目上进行限制,如果选科没有选好,志愿填报时很可能会出现无法挑选的局面。”
此外,还有网友就新政如何落实提出疑问,“自主选科怎么上课?”“不分文理科的高考科目如何设置?高校录取怎么进行?”“不分文理科,会不会变相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高中学校如何形成办学特色?怎样发展学生的特长?”
据了解,自2014年“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后,目前已有安徽、江西、江苏、河南、云南等地发布了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取消文理分科、高考采取“3+1+2”模式成为特点。
订阅麻辣新舆情,查看更多精彩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