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699|评论: 0

《资中诗人艺术特点略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9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平《资中文人诗歌特点略谈》


资中文人诗歌特点略谈
                                             



内容提要
资中诗人的艺术创作在当地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不仅来自资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也与各位作者自身的学养、阅历、人格乃至成长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
主题词
资中文化诗人 艺术特点


资中是成渝沿线唯一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传统。800年中,四川仅有的三位状元,其中两位就来自状元街上的栖云书院(清代为艺风书院)。此外,历代进士也有近300名。正因为如此,资中被重龙山人誉为“川南文渊”。
历代涌现出的资中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熏陶而成,自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那么,主要特点有哪些呢?
根据对资中历史上众多诗人的研究,重龙山人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是功底深厚,学识渊博。
资中诗人大部分都是具有博览群书的习惯,因而在作品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这突出表现在古文功底扎实,谙熟诸多典故,而且运用自如,信手拈来。例如骆状元的近千首诗歌,典故纯熟,达300处。王体诚、欧伯衡的诗歌均有400多首,其中典故也有200多处,其余诗人典故也不少。如果没有大量积累,是做不到的。
二是题材广泛,涉猎范围较深。
资中诗人的题材,不是仅局限于一类或一种风格,而是诸多题材,多种风格。
举例来说,骆状元的诗歌,不是仅有应酬唱和之作,而是包含大量的风景山川、人文史迹、时事感怀以及民众生活等。风格也不仅仅局限在长风破浪的豪放,而是还有对日常事物的温婉感怀。其他诗人,也是类似。
如王体诚不仅有壮怀激烈的慷慨,也有养花的闲情逸致。周叔平不仅有拳拳报国的诗词,也有静观鱼乐的雅致。欧伯衡不仅有对社会黑暗的激愤,也有山水游乐的情趣。
三是突出的狷介不屈、不畏强势。
一般诗人面对社会不公,甚至自己遭遇打压、贬谪,都会痛苦不堪,甚至自怨自艾、消沉下去。而资中诗人群体则传承了巴蜀特有的狷介之风,不畏权贵,威武不屈。如赵逵不被秦桧收买,骆状元在维新志士被杀后撕去会馆对联,整理烈士遗物,带领烈士遗孤返回四川。袁世凯称帝前,骆状元怒斥前来作说客的成都知县,使得来人抱头鼠窜落荒而逃。这些特点,都体现在骆状元《清漪楼诗存》一书中,特别是《秋杨柳》等挽诗中。
其他诗人的表现,也是一样。如郑拾风面对黑暗,拍案而起,写下“今日无话可说”震撼文坛新闻界。以及文革遭遇迫害的二中教师杨雪松、下放米易的杨承丕兄弟等。
陆游就曾经在诗句中,高度评价资中诗人李石的高尚品格。这是资中诗人的杰出代表。
四是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
资中诗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这一点在各位诗人的作品中,都十分突出。
骆状元用了大量的诗歌,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叹台湾的命运,期待杰出人物收复失地。还有对蜀汉忠臣的赞扬,等等。同样,王体诚、周叔平、杨春悌、林如稷、欧伯衡、傅天琳、康式昭、顾建德、海清涓、欣桐…………等人的诗歌,也都具备这样的特点。
抗战期间,周叔平的《龙山词》,写到自己不能疆场杀敌,就是指挥重龙山的树木鱼蛙,榆钱作军资,也要拼死一战。词句感人,可歌可泣。周叔平还有《抗战曲》、《胡阿毛歌》、《左宝贵》、《冲锋曲》等,都是爱国主义的不朽佳作。
五是超脱名利,不求虚荣。
资中诗人的作品,都有不慕虚荣、不贪富贵、淡泊名利的特点。如骆状元当年就说过:“至穷无非讨口,不死总得出头”,以及后来潜心教育,拒绝高官厚禄的遭遇,诗句中也有“不与人间作栋梁”的感慨。此外,则有周叔平、王体诚等人的诗歌,还有萧自熙散曲中的句子。
六是多才多艺,成就不局限在诗歌单一门类。
资中诗人的艺术成就,都不局限在诗歌这一单一领域,而是跨界耕耘,多所成就。
如李石不仅是诗人,而且是易学方面的大成就者,有专著问世。
骆状元除了诗歌,还有辞赋、楹联、法学、箭术、烹饪……等。
王体诚在楹联方面成就突出,周叔平在书法方面成就较高,重龙山人也是诗书画印、书法十体皆能、辞赋数量古今第一。铁波乐在文史方面有很大成就。顾建德在教育领域、名人研究等方面成就突出。姜公醉书法独领风骚。还有很多例子,不一一列举。
七是热爱家乡,歌颂资中。
各位诗人都有大量描写资中、歌颂家乡的作品,较为突出的则是顾建德诗词。如《齐贤斋词选》,不仅堪称是资中文坛史事的历史记录,而且长调、小令,抒情写景,也是一幅幅资中风情画。
郑拾风诗句“老来日甚恋乡关”,也是这种情绪的表达。
八是传承家风、劝世育人。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则是周嗣铨的家风系列作品。
九是体恤民情、哀怜民生。
如骆状元的《成都战事》、《追记成都战事》、《卖花婆》,周叔平的《资中兵灾见闻》、《养蚕娘词》、《童养媳》等。都突出表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无私大爱精神。
十是数量极大,成就斐然。
诗人作品数量虽然不是绝对指标,但也可以看作诗人自身写作的勤奋程度。
骆状元诗歌近千首,可谓笔耕不辍。其他诗人也都是几百首诗歌,蔚为大观。
重龙山人则有诗词1200首、古风三百首、诗歌2000多首、辞赋五卷共 600篇、楹联 400副、歌词120首,此外小说、散文、戏剧也有400多万字,也算一时之盛。
资中文人,大部分都是极其勤奋的。
总之,资中诗人的大量作品,不仅数量惊人,而且水平很高,覆盖面广,具有相当的深度、广度、高度、厚度,是内江乃至四川文坛的一座高峰。而这些作品的艺术特点,也会一直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成为内江乃至四川文学的一笔重要的宝贵财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30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