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602|评论: 1

[成都学校] (转)中考操碎了心,初升高家长排队的帖子很多了,还是想讨论确认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最近初升高报名的事,看了很多帖很多分析,刚刚某位网友发的看起来算是比较容易看懂的了,转来分享给大家。

================================================

中考操碎了心,初升高家长排队的帖子很多了,还是想讨论确认下。
最近中考结束没两天,讨论也很热烈,学习了一下午,针对排队不排队的问题,有了如下心得,抱着虚心的态度,来认真跟大家讨论一下。
在学习之后,大致的情况我是如此理解的:(请大家帮我看看理解有没有错误和疏漏)

一、前提

录取机制,电脑系统统一录取。

按分数排名往下取,比如录取了680分的 小明 同学后,才会去看679分都有谁。然后发现679的有小红、小丽、小强三位,只有小红志愿报了这所学习,这时 小红 也被录取了。

学校录取之前会参考两个数据:1.招生人数、2.《一分一段表》


二、录取方法

比如A学校,2021年招生300人,在这300人里,最后一名的名次是2021年《一分一段表》里的第1000名,分数是600分。
今年由于整体分数都提高了,今年《一分一段表》里的1000名是620分,而今年同样还是招300人。
在此前提下,A学校的负责人就会大概 预估620分 为今年的招生分数线。换言之,考了620分及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读A学校了。

再假定A学校有3种班型,姑且由高到低命名为:“优秀班”、“良好班”、“正常班”。
在这时,由于学校和学生都是双向选择,暂时,学校不知道多少高分的孩子志愿会填自己;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分数够不够得上A学校的“优秀班”,特别是那些刚好考620分的孩子。所以双方都相对焦虑,双方都纠结。学校纠结招不够好的生源,孩子纠结去不了好的学校好的班型。

这个时间段就会很微妙,存在一个双方“磨合”的过程。
A学校可能会做出初步决策:620的孩子可以来咨询,大概率能进“正常班”;630的孩子欢迎你,但不承诺进哪个班型;640+的孩子赶快来,保证你进“优秀班”。
接下来就会出现2种情况:

1、学位“供不应求”(来报名咨询的优秀孩子太多)
学校也要追求今后的升学率,想要优秀生源无可厚非,见到来的优秀的孩子太多了,所以“坐地起价”,把自己学校的门槛从之前的620分升高到630分了。
于是来得早的那些已经报名的621、622、623……之类的孩子,就算是捡到便宜了,而提升门槛以后,这些分值的孩子就去不了A学校了。

2、学位“供大于求”(孩子都不愿意来咨询报名)
这种情况应该比较少,但理论上还是会出现。学校会不会降低门槛呢?比如一直都招不满,会不会把分数线调整到610?


三、整体情况

之前是从A学校单独来看,各个学校招生的逻辑都一样。那我们视线展开来看,看看多校的情况。除了A学校之外,再增加B、C、D,一共4所。

初始情况如表格:
1.jpg


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很多变数出现,比如B学校因为种种原因今年非常火爆,来咨询的家长踏破门槛,所以B学校坐地起价,告诉家长650才能进“优秀班”;又比如A学校无人问津,导致后来“优秀班”都招不满,甚至628就能进“优秀班”。
在此情况下,假定一个孩子考了618分,他会有很多的选择,要去D学校肯定是“优秀班”了,而C学校就要看他们招生的情况如何,也很有希望进入“优秀班”至少能进“良好班”,而如果一门心思要去A学校,甚至都根本进不了门。

于是排队的,几乎都是这些“考了618”左右的孩子们才会去排队,如果你考690+或者400-,那肯定是不用去排的。
而正因为成都的学校太多,能对标的高中数量总有那么几所甚至10几所,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能在对标的学校中找到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型,所以才会专门让自家亲戚朋友齐上阵,到这些对标学校去排队咨询了。


请问以上逻辑对吗?有什么干货大家都帮忙分享一下,感谢!!!

(一言不合就唱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7-7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想最根溯源,了解事实的人太少了。
好多人就是想发泄一下而已,
看表现嘛,说影响生育率的来了,说不公平的来了,说啥寻租的来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