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82|评论: 0

[散文随笔] 慈母王太君传 清-张鹄严 (禺草号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厀啸文集诗集.png

慈母王太君传 张鹄严
慈母王太君陕之灵宝人也,年十八先大夫令延长始归,为侧室。从宦自秦、而豫、而闽、而越,赞成内治,多硕德长才,非仅仅模楷京陵东海之规则,饬厨馔,课蚕绩,谨扃鐍而已也。而已好生之心,体祖宗之佑。
啓者,无如抚育叔珽,生甫岁有八月而生母林太君殂。母时尚富于春秋,止得一女,即子叔珽,若异其为不属,毛不离裹者。时我屙痒,药我疾病,内我尪羸(虚弱)必卒我业,必成我名,必经画其家政,使子妇守成法,以不致愆忘而后已。
盖先大夫从王无宁日,视珽止门以内之呱呱,不暇为计,悉以生存事付之母。母荷之而一一如其所嘱也,珽长,授室栀子,襁褓中事,母可弛担矣。讵知亡妻中道而弃子若女,母百计保护,一以字珽者字之。一身而生全两世,恩何重也。
夫人生于其母,而所以生之之绩已不得居,人莫之扬。至非所生而生之,而生生之念又至老弗倦,以视夫谓他人母而莫我谷者。珽殆有天幸,而母之仁心为质,天伦一体,真圣贤矣。
慈母.jpg
尽如母也,天下岂有失恃而殇者耶?列之家乘,不惟可以为法于同室之淑媛,即珽之曾元以逮云耳,夫亦有以溯生民之自,而累封时飨母德可以不祧。
母以珽赝岁荐,例受主事同知待赠太宜人。女一,适国学生李昌禊。孙坦快,岁贡生,皆庶几於朋经修行者,母之贻谋可知已,生天啓。
甲子年五月二十日,寿八十有二,卒康熙乙酉年五月二十三日。葬山向。母生平高行珠邈,僅施於阃以内也。是以闺阁没其硕德长才矣,悲夫。
灵宝县.jpg
河南灵宝县
【译文】
慈母王太君,陕西灵宝县①人也,十八岁那年嫁给先大夫②(已故父亲)延长县张(禹木)县令为妾,即侧室。从此跟随丈夫宦海生涯转战南北;从秦(陕西延长)、自豫(河南南阳)、而闽(福建邵武)、而越(浙江绍兴)风雨同舟几十春秋。王太君自幼习妇道,即:学女红③、恪守三从四德:(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用于约束妇女的行为准则和提倡的道德规范。
遵照传统礼教修身养性约束自己,温文尔雅品质高尚,此乃大富大贵有福旺夫之人。自幼的修炼熏陶,身上蕴含着一种优雅、聪慧,多年的历练,造就出一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培育出勤俭持家乐善好施的精神,不同的环境养成特殊的适应能力,唯独不变,那是对我的爱心及克己复礼!
德才兼备楷模之举,恪守京陵东海之规的传统品德,潜移默化感染周边所接触之人。她做得一手的好菜,美味佳肴香味扑鼻;所修女红即课蚕绩,如唐白居易 《盐商妇》诗中所述: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还具有谨扁鐍(严守)密不示人品质。先大夫遇上这样品德高尚、极具善心的贤内助,此乃列祖列宗之护佑!
慈母王太君传.png
啓者④,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王太君刚过门,生下叔珽不久的林太君(夫人)就撒手人寰,时仅八个月待抚育叔珽的重担,一下子落到新婚的王太君身上。正值年富力力强富于春秋的王太君为抚育我,除已有一女子外,从此再也没要孩子,将毕生精力全部倾注在我的身上。若果说有所不周,那就是,将我捧在手上怕丢了,含在口中怕化了,卿卿我我过于溺爱。此乃系毛不离裹也。
属毛离裹其典故流传范围有限,据说是有关光绪皇帝的。光绪自幼受慈禧虐待,又因珍妃激怒了慈禧,慈禧欲杀之;大臣求情,说光绪虽不是慈禧的骨肉,没有属毛离裹的情意,身为人母,不可不以其为己养之,慈禧不爽,但此事最终作罢。
慈母王太君传1.png
我自幼体弱多病,是慈母王太君无微不至的照料,真可谓:时我屙痒,药我疾病,内我尪羸(身体虚弱),王太君还是我启蒙老师,在教授我学业、完成卒业(毕业)上鼎力相助,把我培育成一名有利于社会之人。可以说,没有慈母王太君,就没有叔珽的今天。作为家中的贤内助,得到家庭社会的一致认可,貤赐为太宜夫人。慈母王太君一生在待人接物上做到了有礼、有利、有节。料理家务中,特别在处理我的事务上,那更是事必躬亲不分巨细;她默守陈规身教重于言教,言行举止潜移默化感染,教化,那真是不愆不忘率由旧章⑤。严于律己不致愆忘,得到人们的敬佩和尊敬。
福建邵武.png
当年先父事王从政,夜以继日地超劳,没日没夜难有宁日。当他看到府衙内寝中的叔珽哇哇哭啼,政务繁忙又无暇抚之,只得将我哺育之事托付给王太君。翻阅史料记载,得知当年为官的家父,心怀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想法,成天忙于公务,夜以继日还觉时间不够。史料上记载:
顺治十二年(1655年),禹木公兼理南阳推官,梳理该府十三县多年的重大积案,每次开庭他口问笔录,当堂写出判词。经他审理,陈案立断立决,先后平反冤假错案数百起,获“片言折狱”之美名。名士彭禹峰将案牍撰为《雪史》,他在序文中写道:“广之宇内,活豫者活天下也……”在南阳,禹木公掌管刑事、钱粮、赋税三方大印,多职置一身的他事必躬亲,从不用刑名、钱谷等幕僚。办事效率之高,同仁为之惊叹。河南巡抚称赞他:“真能吏,良吏也,不愧是一代名臣。”并上书举荐。
南阳土匪占山为王,南汝兵备道楼某用禹木公之计破贼。禹木公为前锋,率众四更出发,深入贼巢,左臂中箭不退却。破贼后只办首恶,胁从均放回家务农。任上还修建《医圣祠》祠,给张仲景立碑,其碑系禹木公所书所立。
康熙二年(1661年)五十五岁的禹木公看到绍武跨江大桥损毁,他带头捐款,筹集万余金,用五年时间修复绍武主要通道,取名长虹桥。该桥采用房桥型,有房一百四十间,远近百姓受益。并著有《重建绍武府长虹桥碑记》等。
绍兴府衙1.jpg
浙江绍兴府衙
慈母王太君除了抚育我外,还得主持内务,即:管理府衙内寝中的大小一切事物,为人之母的千斤重担,一一落在慈母王太君肩上。遵照先父所托,舔犊情深伴随着珽一路成长。授室栀子(娶妻生子)襁褓中事,无时不刻倾注王太君的心血,从未有过推卸、怠慢、歇息之意。
俗话说:一切皆有数,天意不可违成天忙于官场的先父,当年怎么知道,忙于官场的途中,还会遭到抛妻弃子的苦楚,嗷嗷待哺的叔珽更揪先父之心,慈母王太君主动出面,承担哺育我的任务。千方百计呵护,事必躬亲地关怀,处处为叔珽作想,用一己之力,解一家之需,此信念贯穿其一生。慈母王太君对我们家的深情厚意,实乃功德无量恩重如山。
人生于其母,母慈子孝噬指弃薪⑥。天有不测风云,生母因病而去,丢下嗷嗷待哺的小儿,其家中怅然若失之事又不便张扬。王太君将我视为己出,而生生之念至老而不厌倦。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此乃张家之幸,叔珽之福。母亲的仁爱之心为本,天伦一体,沐浴叔珽一生,真乃圣人也!
王太君视我为己出。众所周知,天下哪有失恃(失去母亲)的孩子,不依赖寻求母爱的?罗列家族史(家谱),不难可以看到,可以让失恃、失怙(失去父亲)之人,在家族内过继(继嗣),规定给族内的兄弟由其代为抚养,谱牒中称谓为继嗣。襁褓中的叔珽哪知事态,有幸被王太君收养,还无忧无虑茁壮成长。
灵宝县1.jpg
灵宝县城

自具探索民生之后,逐渐懂得因果循环,皆有定数之理,能荣获皇上貤赐封赠,时享太庙四季之烟火,其母德可承先代,不祧之祖,即:能把前几代的祖宗的神主(牌位)迁入庙中,此誉,乃光宗耀祖之功德也!
自叔珽岁贡春补授徽州同知(现江西黄山市、宣城市、上饶市)慈母王太君以抚子贵,朝廷貤赐慈母王太君为太宜人⑦。王太君的独生女儿嫁给太学生李昌楔,孙儿坦快,以岁贡生,任光禄寺珍馐署正加一级。人们都希望通过修行历练,成为虔诚的修行者⑧,慈母王太君用自己行动做到了这点。她的言行及谆谆教诲铭刻我心,如黄钟大吕鞭策我和儿孙。王太君生于明朝天啓年甲子年(1624年)524日辰时。
甲子年五月二十日⑨,寿八十有二,卒康熙乙酉年五月二十三日。葬山向。母亲一生高行珠邈,仅奔波于阃(门槛)内寝也。此乃闺阁中的大德大恩之人,一想到慈母就痛不欲生。
南平邵武和平古镇.jpg

福建邵武和平古镇
注:
1.灵宝县(今三门峡灵宝小秦岭以北、黄河以南的部分区域)古称桃林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桃林县,唐天宝元年更名为灵宝,沿用至今。唐朝许多诗人都在这里留下诗篇,记录了它存在的一个个美丽瞬间。据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就想着炼丹成仙,有许多方士道人奉献丹药,全家升迁。当时陈王圭府有一个参军,叫田同秀。一日早朝时,说他晚上梦见太上老君在函谷关丹凤楼会见了他,老子说在他著经的地方,埋有一个桃符,谁能得到它,谁就能得天下。玄宗听后,马上命田同秀带人带函谷关老子著经的地方,掘地三尺,挖出一个桃符,上面刻着一个字,众臣解释为四十八。说老子可保佑玄宗坐四十八年天下。玄宗大喜,随即改开元号为天宝年号,立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改桃林县为灵宝县。
2. 大夫,古代官阶名称,指从五品官员,地位低于公和卿;金朝大夫指从六品官员。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明清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校尉。大夫作为散官官衔时指六品及以上官员,但作为实职时则无品级规定,六品以下官职亦可称大夫,如汉朝礼官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品秩均为六百石,与级别最低的县令同级(县令品秩为千石至六百石)。
3. 女红缝纫、刺绣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也称为女事,旧时指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女红最初写作女工,后来随时代发展,人们更习惯用女红
4.啓者解释旧时书信中开始陈述之套语。出处清 林则徐《致琦善》书 : 敬启者: 客岁冬腊两月,连肃贺笺……
5.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不要偏差,不可遗漏。率由即遵循、沿袭。一切按照旧的规章制度办。
6. 噬指弃薪,史传东汉时期,汝南安成人蔡顺以孝闻名天下,他从小失去父亲,靠母亲扶养他成人。一次他外出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找他,蔡母左等右盼不见他回来,就咬自己的手指头,蔡顺心有所感,立即丢掉柴禾跑回家问母亲有什么事。此成语形容,母子血浓于水心心心相映。
7.太宜人,系明清时期朝廷对五品官员的母亲或祖母的封号。
8. 参照佛法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的善男信女即修行者。
9.光绪三修《张氏家谱》上记载:甘肃宁台王氏以抚子叔珽贵,貤赐太宜人,明天启甲子五月廿四日辰时生,康熙乙酉五月十三日戊时卒,寿八十二葬南乡。生一女适李戌辰进士,太僕寺卿若愚孙岁贡生应椒长子,候选州同昌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