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987|评论: 2

[交流共享] 【粉墨风采】八秩春秋艺德馨 ——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桂贤八十华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2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秩春秋艺德馨
——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桂贤八十华诞

载1999·1·8《新闻图片报》曾祥明


    新年的钟声刚刚响过,就传来川剧表演艺术家陈科贤老先生80寿辰的佳音。
    陈桂贤老先生,于1919年l月出生干四川省金堂县赵家渡下场药帮的一家客栈内。他7岁丧母,8岁疾病缠身。家里穷得“舀水不卜锅”,靠挑担卖药的父亲陈直高实在无法供养这个病秧秧的孩子。在那“穷不习武,富不学戏”的年月里,他的父亲只好咬着牙关.把9岁的他送到金堂县赵桂亭办的“桂华科社”学唱川戏,取名陈桂贤。在“桂华科社”里,他呆了整整7个年头。在业师李青云、名师周瑞成等严格得近乎残酷的训练下,他差点被周老打爆了眼睛,也从而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基本功。后来,又在曾发生、陈骏山老师的教导和姜尚峰、袁玉堃师兄的帮助下,学到不少剧目,得到不少提高。此后,又辗转在成都、绵竹、内江、简阳、广汉、什邡、射洪等地搭班演出,得到名师刘汉章、宋书田、周慕莲的教诲。1950年,他随同周慕莲来到重庆,参加了重庆的第一个国营剧团——重庆市实验川剧院,成为主要演员,并先后担任重庆市川剧院一团副团长、市川剧院副院长等职务。半个世纪来,一直在重庆的川剧舞台上度过了他的艺术生涯,成为著名的川剧表演艺术家。
    陈桂贤先生文武兼擅,尤以文小生著称。他所扮演的角色.多是知书识理的青年,都富于儒雅的气质,但又各不相同。如风度翩翩、儒雅潇洒的《摘红梅》中的裴禹,清高自负、热中仕途的《悬梁刺股》中的苏秦,少年高中而负义忘恩的《情探》中的王魁,家道中衰、卖水度日的《卖水记》巾的李彦贵,卖身为奴见爱于仙姬的《槐荫会》中的董永,自信而又酸味十足的《堂会三拉》中的赵宠,仗义除霸而身陷水牢的《水牢摸印》中的董宏,富干同情心理而又瓜不兮兮的《店房责侄》中的王永成,忠贞爱情,发誓煮海的《煮海记》中的柳毅等等。举凡文小生的应工戏他都能演,而以上述剧目更为见长。他基工深厚,表演细腻,尤能于气度中见儒雅,于动静中显工稳,寓高雅于朴实,以自然中见巧趣。他所扮演的角色,形神兼备,追求以形传神的神韵美,以情人戏的精致美,以境生象的意境美,成为与姜尚峰、袁玉堃齐名的川剧表演艺术家。他曾以耄耋高龄,在九十年代里演出《店房责侄》、《美洞房》等剧目,不老的宝刀仍闪现着熠熠光辉。
    桂贤先生性格内向,不苟言笑,也不健谈。但他待人接物,老诚执重,与同行及师友关系融洽,对青年演员及学生非常厚道、宽容。从五十年代初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的30年里,他曾经兼职执教过重庆实验川剧院、重庆市川剧院、四川省川剧学校重庆班的四批学生共计数十余人.也曾为桂剧演员和楚剧演员排过戏。无论是以主要演员的身份兼职教学,还是后来以院领导的身份兼职教学.无论是训练基本功,还是排练大小剧日,桂贤先生都始终尽心尽职,一丝不苟、毫无保留。更难得的是他绝不以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模式和范本,他鼓励学生既学他自己的艺术,也向其它老师和前辈学习,更鼓励学生发展和提高。唐世鸿向桂贤先生学《放裴》。桂贤先生却认为自己的学生王世泽在《放裴》一戏中有创新有发展,建议他向王世泽学习。桂贤先生为刘树德排《水牢摸印》时,见刘树德在唱腔上有创新,在表演上有水发两边摆、膝步走圆场等发展.发音也更科学,他更是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青出于蓝。川剧艺术也才能不断发展提高。30多年中,桂贤先生所教的学生如王世泽、刘树德、宋天伟、邓洪昌、邓昌洪、王声刚、陈希中、彭欣綦、孙群等,大多成了著名演员、著名导演、艺术骨干和舞台新星。一批批新人成长起来了,川剧舞台上闪现出了一个又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而桂贤先生却日渐缄默了。但他那甘于寂宾、乐于奉献的精神,他所塑造过的许许多多的光彩艺术形象,却将永铭在川剧史上,永铭在他的学生和广大川剧观众的心中。
(载1999·1·8《新闻图片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7-1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7-26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