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据红星新闻、澎湃等媒体的报道,近期,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网阆中分网上的一则拍卖公告引起外界关注,此次拍卖标的物为阆中市公办学校、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资公司的食堂食材统一配送服务未来30年特许经营权,起拍价18000万元,竞买保证金2万元。7月1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阆中当地官方获悉,因拍卖标的范围和期限调整,现终止拍卖。
吃了一周的瓜了,感觉网上的骂声真的不出意料的多呀,毕竟跟我一样有不少担忧。但也有少部分正面言论,比如新京报的“让利于民”观点,其实也比较犀利,大家没事儿可以读一下。
得空认真梳理这起舆情,首先:
拍卖主体是谁?
是政府部门是财政部门啊~~
拍卖背景是啥?为何拍卖?
是阆中财政没钱啊,从疫情开始,阆中古城就游客减少,收入下滑,而阆中古城是阆中财政最大的经济收入来源。加上前不久阆中因为核酸检测让市民自费一事公开承认地方财政没钱了,阆中财政赤字早已不是秘密。
为什么拍着拍着就停拍了呢?触动了谁的利益?
不难看出,这场拍卖本就不被看好,30年、1.5亿、175家单位食堂···这些庞大的数字面前,且不说公开拍卖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光想想有没有企业能接盘,敢不敢接盘,接盘将要面临什么后果,后期政府是否会翻脸等,都觉得流拍几率太高。
况且,这是食材统一配送经营权啊,这可是政府和事业单位采购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最吃钱最掌权的一环啊,涉及的国资、事业单位、行政机关以及最易引起舆论关注的教育口子,这些单位、部门的利益受到威胁,岂能干等着被剥夺?
此外,这一拍卖就是30年,试问要是你对执政有向往,你愿意去接一个上一届领导把接下来几届领导该有的权力都用完了的盘吗?你愿意为上一届领导的行为买单并承担监管和风险吗?肯定没有政客愿意噻。所以,这30年的期间,下一届政府是否愿意买单、是否有部门持续监管,都是未知。而未知的都有风险。
如此,停拍,本就是意料之中。不过,是否是阆中地方故意炒作意图引起国家财政拨款解决地方难题,犹未可知。
这么一场有头无尾的舆情,暴露哪些风险?
可以明显看到,不管阆中意图是啥,都很成功的让国内很多地方看到了阆中的财政赤字,看到了阆中的地方经济情况。这样一来,风险也就潜在可见。
比如:
经济发展受损。旅游和房地产是地方GDP的重要支撑啊,旅游刚才说了,淡得很。而阆中的房地产,公务员们事业单位的职工们的工资要财政发吧,所谓第十三个月的绩效也要财政给吧,财政无钱,就会欠薪,收入不确定,哪里敢贷款,哪里还敢买房,房地产应该会一路萧条;
招商引资难。经商的本质就是无利不起早,这里不是贬义哈,这是事实,财政部门都没钱了,哪个生意人还愿意去?哪里还敢去一个没有财政兜底的城市打拼?
人才流失凸显。不难猜,财政没钱,就会迟发甚至发不出工资,涨薪更是想都不要想了,海外高层次人才不愿来回来更不愿意被引进,地方的高层次人才也有可能会换个城市折木而栖,毕竟人往高处走,这是不变的真理。随着这些人才引入难、地方人才流失多,还怎么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呢?
下半年公务员招聘怕是难招到优质人员了。这一点还不确定,但目前已经有不少言论把阆中的财政和成都作比,涉及的地方财政收支差距大等言论真的还是有点吸引人的。所以说,有可能下半年阆中的公务员招聘难招到对口且优质的人员了,估摸着都是看得远的,报考成都等财政比较稳定的城市的人应该会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