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590|评论: 29

[原创] 中国人口数量终于开始下降了——国人生育观念的转变,是解决一系列社会顽疾的希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5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中国的人口问题

文/南湖居士

据“国家卫健委”新近发表的文章,可知我国人口即将进入负增长阶段。对于这个消息的公布,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看了互联网的一些评论,老百姓感觉“喜大普奔”,也有所谓的专家,开始担忧起人口红利的失去了。

倒是讲到人口红利,凡是懂一点经济学的人都清楚,那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红利总会走向枯竭的一天,余下的是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尚需慢慢处理。人们口中常说“先前欠的债,出来混迟早要还”,大抵不过如此。所以,人口红利的不复存在,亦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坦然接受改变就行。与其为此百感交集,不如赶快做好思想准备,面对未来的挑战。

人口数量下降,究竟是福是祸呢?回答之前,笔者希望大家正视一个现实:中国仍旧处在人口过剩的状态,那便是控制人口数量的合理性。唯一值得商榷的是长期以来,计划生育在执行过程,方式方法是否人性化。人口过剩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人均资源不足,总量多、人均少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但是经历了几十年的逐渐消耗,眼下僧多粥少的情况特别明显了。

现有资源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由此引发竞争压力增加和资源分配不合理愈发突出了。例如医疗与教育两大行业,参考网上的信息,全国范围内,医生、老师的缺口还是很大的,而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全部集中在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少数名牌医院、重点学校里面。这时,每个人都希望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教育服务,怎么办?做父母的只好拼命的鸡娃,而患者不得不排长队,预约等候就诊。想来,减负窘境、看病难的源头,可以一并归因于人口基数庞大。

于是乎,我们不妨稍微总结一下,把人口数量降下去,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才会有实现的可能性。古语云“开源节流”,开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节流兴许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罢。当然,人口数量下降,同样免不了带来某些负面影响。第一是劳动力短缺,我以为,从“人口素质远比人口数量重要”的观点出发,其实不用过度纠结,科技的不断发展足以弥补,也是摆脱密集型低端产业的必经之路;第二是日益严重的老龄化,不得不承认,算得上很棘手的困难了。然而,倘若现在不敢直面人口结构比例失衡的阵痛,往后的转型成功根本无从说起。

写到最后,谈一谈年轻人的生育态度。作为适龄婚姻人群的一员,我能够深深体会到当今青年对下一代的理解,早已悄然变化。抚养孩子,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传宗接代,不再是仅仅追求吃饱穿暖拉扯大,反而越来越关注子女的生活水平、成长健康、志愿理想、人生价值、幸福指数等等。责任意识的更加超前、更加全面,便是民智启蒙、时代进步的表现。既然我们的生育观念打破了传统的束缚,何必遵循曾经的思路,去看待人口数量下降呢?尽心尽力培养人才,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否则,不能创造更多财富,人口稠密恐怕又是个麻烦。

2022年8月3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6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2-8-6 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自然法则是不可抗拒的。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敢爱敢恨 发表于 2022-8-6 03:28
这种自然法则是不可抗拒的。

确实,人口数量下降,符合客观规律

发表于 2022-8-8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 我 孙悟彻 的《全球应当达成“人口数量议定书”》

 楼主| 发表于 2022-8-9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彻德明 发表于 2022-8-8 12:25
请看 我 孙悟彻 的《全球应当达成“人口数量议定书”》

有链接吗?

发表于 2022-8-10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应当达成“人口数量议定书”-麻辣杂谈  https://bbs.mala.cn/thread-15186958-1-1.html

孙悟彻  接见  拜登

我和拜登合影.jpg

发表于 2022-8-10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应该利用俄乌战争-麻辣杂谈  https://bbs.mala.cn/thread-16346290-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22-8-16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彻德明 发表于 2022-8-10 06:40
全球应当达成“人口数量议定书”-麻辣杂谈  https://bbs.mala.cn/thread-15186958-1-1.html

孙悟彻  接 ...

本人不主张阴谋论,实事求是的说,世界人口数量确实太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8-1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彻德明 发表于 2022-8-10 06:41
中国应该利用俄乌战争-麻辣杂谈  https://bbs.mala.cn/thread-16346290-1-1.html

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这里一篇4月份的文章,也是关于俄乌的,挖掘了一下“欧亚主义”,欢迎阅读哈    https://www.mala.cn/thread-16322655-1-1.html

发表于 2022-8-18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生育观念的改变?还是抚养负担的不堪重负?这个原因不弄清楚,是好是坏无从说起。
再有,人口增加,忌讳直线式的增长,导致社会资源的骤然紧张;人口减少,忌讳断崖式的下降,导致老年社会的迅速降临。
所以,无关希望。

发表于 2022-8-18 20:0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人口红利,伪装的多么美丽的词汇,所谓人口红利就是廉价劳动力,资本家们有时产品是不赚钱的,靠的就是吸血的压榨劳动力,一个工人付出劳动本该获取足额报酬,因为大量廉价劳动力使他们有了恶毒的底气压低工资,这就是美丽动听的人口红利。

发表于 2022-8-19 00:5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22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尘沉城 发表于 2022-8-18 18:54
是生育观念的改变?还是抚养负担的不堪重负?这个原因不弄清楚,是好是坏无从说起。
再有,人口增加,忌讳 ...

直线增长是历史遗留问题,计划生育是无奈之举,如今开始的断崖式下降是不得不面对的必然结果。不堪重负本来就是资源严重短缺的表现,与老龄化的阵痛相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当然需要优先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我在文中说了,办法只有一条:开源节流。开源太难,所以而今眼目下只能节流,把人口数量降下来是关键。不管人们的生育观念是主动转变的也好,或者是因为生活重压倒逼着被迫改变的也罢,总之,出生减少,人口数量下降,从大体的宏观角度来分析是一件好事,至少利大于弊——人口总量与资源总量协调的环境下,才能创造合理分配资源的可能性,才能创造人才的精英化培养的可能性,才能创造建设公平公正社会的可能性,这便是未来进步与发展的希望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22-8-24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野秋色1 发表于 2022-8-18 20:07
什么是人口红利,伪装的多么美丽的词汇,所谓人口红利就是廉价劳动力,资本家们有时产品是不赚钱的,靠的就 ...

这倒确实是个血淋淋的事实

 楼主| 发表于 2022-8-2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Fuhaoshien 发表于 2022-8-19 00:53
压迫得狠了,这就是结果。

这是无声反抗

发表于 2022-8-25 21:3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湖居士 发表于 2022-8-22 00:30
直线增长是历史遗留问题,计划生育是无奈之举,如今开始的断崖式下降是不得不面对的必然结果。不堪重负本 ...

照此下去,到2035年或稍后,养老金倒挂或致发放困难、50岁以上的人占一半以上、适龄劳动力严重短缺、社会人均生产力大幅下降,社会可能陷入深度衰退,这是好事?很明显,现在的人口下降是因为压力所致,跟生育观念毫不相干。在人口基数庞大的基础上,生育率大幅下降,导致以后严重的老年社会模式,从哪个角度上说,都是坏事。大家都坐等领养老金,谁去生产谁去创造?养老和抚育后代必然难以兼顾,所以,养老金从何而来?

发表于 2022-8-25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红利”是个伪命题,中国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而不是人口结构年轻。非洲国家人口结构比中国年轻多了,照样穷得叮当响。

发表于 2022-8-25 23: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年底出生报告出炉  去年是1千万零几十  今年怕是要掉到8  9百多万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8-27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尘沉城 发表于 2022-8-25 21:30
照此下去,到2035年或稍后,养老金倒挂或致发放困难、50岁以上的人占一半以上、适龄劳动力严重短缺、社会 ...

我说了,不管主动被动,压力所致的不愿意生育,也属于观念转变的一种形式。谈及劳动力不足,由科技进步来弥补,创造社会财富,人口素质比人口数量重要得多。至于养老问题,两害相权取其轻,不敢直面人口结构失衡的阵痛,未来的转型就毫无希望,比起老年社会模式的坏事,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引发的危机更加糟糕。

发表于 2022-8-29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湖居士 发表于 2022-8-27 22:00
我说了,不管主动被动,压力所致的不愿意生育,也属于观念转变的一种形式。谈及劳动力不足,由科技进步来 ...

想问题要有时效性。
主动的不愿生是生育观念的转变,这没错;如果说不敢生也是生育观念的转变而且还认为是好事,有几个人认同?
科技能弥补得了?老年化已经迫在眉睫,科技啥时可以弥补过来?
资源的短缺,能不能说具体点?粮食、能源的短缺?加上环境污染?其实,这些才是科技可以短期弥补地方,因为世界上已经掌握这种科技或者时间上赶得及,因为有些人口中的“资源耗尽“远没有人口老年化迫切。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