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纪检委、四川教育厅、四川市场监管局 :
近年,一家名为麦金地集团的企业选择性“入侵”垄断了巴中市平昌县学生餐食材供应,以麦金地持股60%,地方国企持股40%的相同比例继续在通江县扩大“战果”。冠以“中央厨房”的美名,地方政府辅以市、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名义配合宣传,大讲其三产融合的“先进”理念模式,大谈其“利国利民”的豪言壮举,同时炫耀其动辄投资数亿元,营收十多亿元的招商引资政绩。我看不然,人民日报早有撰文称:“确保国家营养膳食补助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决不能瘦了孩子、肥了他人。”民不可愚,别欺我行走四海充满反抗精神的巴山儿女无有“明白”之人,冲冠一怒不为红颜,只争清流,有理称赞,无理当笑谈。
把孩子的饭碗交到这样的企业手中,就真的安全么?中国食品安全网2021年9月刊载的来自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办公室的内容显示,平昌县市场监管局对该企业3处不符合要求及条件不成熟的地方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待整改结束验收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然而仅仅八个月后的2022年5月22日四川全省爆出的20批问题食品,该公司因经营销售其控股公司委托第三方生产的香油违规添加明文规定“不得使用”的乙基麦芽酚而名列其中。不就这样明明白白地进了孩子的肚子么?
(曝光信息截图)
从公开的资料上我们看到了更多令人不安的信息,此次曝出问题的涉事企业四川嘉宝瑞食品有限公司及四川麦金旭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由同一家公司四川麦金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0%、60%,查询到还有一家名为四川麦金地医疗用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也由该公司持股55%。此三家公司的注册地址均在平昌县,成立时间均在近两年中。可以看出四川麦金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才是整个项目的背后推动者(该公司为上海麦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四川麦金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情况)
并没有查询到这家名为四川嘉宝瑞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有食品经营方面的许可,而四川麦金地医疗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及四川麦金旭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却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卫生、人社、环评、食药等众多部门的许可事项。从以上信息来看,地方政府在推行该项目时确实大开绿灯。
结合上述的曝光和持股信息,可以看出四川麦金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持股企业分别参与了采购、销售的链条,将来的趋势是生产环节也会控制在自己手中。其切入供应链参与全流通环节的“野心”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两家公司的众多行政许可事项截图)
都说做企业要“不怕狼来了 要与狼共舞”。然而,操刀平昌全县学生餐的四川麦金旭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国有独资的平昌乐顺食品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40%股份)成立时间已近两年,还没有查询任何的职工社保缴纳信息。一家做着几万学生餐生意的企业,同时还投资了三家本地企业,吹起了3.2亿投资的大气泡,竟然还在“裸泳”。从该公司的股权结构上来看,其完全是民营资本(持股60%)拉着国有资本(持股40%)一起“共舞”“裸泳”,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这样宽松,是否会自由过了火?
(四川麦金旭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现状)
四川麦金旭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公开信息宣称:“将形成以平昌为中心,辐射广巴达区域的农副产品产供销体系”。然而首先形成的不是农副产品产供销体系,干的却是从全县中小学生的口粮中去抢食、去争利润的“大生意”。企业以最大限度地追求高额利润为目的,人性是贪婪的,资本是逐利的,将全县5万多名中小学生餐这块大肥肉,安心地交给狼外婆去分割。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2年4月17日消息:平昌县原县委书记蒲开文因脱离国家级贫困县实际,违规举债融资问题被问责。债务高企的平昌县政府在推进这一项目的过程中,先不论暗箱操作、违规、甚至贪腐等问题。仅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那么我们就只能把此项目看成是一种交换,一种以全县5万多在校学生营养餐这笔“大生意”为筹码,去换取“总投资3.2亿元、实现年营业额约16.9亿元,带动1万农户脱贫增收致富,孵化创业团队10个,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漂亮的经济发展数据,亦或是政绩?
确实有点火,该公司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先后入股新成立了三家公司,其中一家为通江麦金嘉祐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同样以相同的入股比例拉上了国有独资的四川省嘉祐投资有限公司“共舞”。临近县相同的“入侵”方式,国有资本也是积极配合,其能量不可小视。
(通江麦金嘉祐公司情况)
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持股比例, “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预计实现年营业额10亿元”,通江的“大气泡”也吹了起来。其简介宣称,麦金地集团由孔子第77代孙—孔德顺先生发展壮大。孔子为儒家先贤开门收徒,学生遍天下,到75世孙孔祥熙位列民国四大家族,还可呼风唤雨,到了这第77代孙又重操旧业,专盯上了学生的“口粮”。区别只是一个是精神的粮食,一个是肚里的粮食,可谓家学渊源,不辱先祖之名!
(通江公司所建项目简介)
(麦金地集团公司以学生餐切入供应链以及负责人公开信息)
一个以追求ROE(净资产收益率)为目的的企业,其实是一家再正常不过的企业,说到底追求利润才是目的。从近期即将上马的通江麦金嘉祐供应链服务公司的招聘信息来看,其厨师仅招聘一人,而通江县目前公办学校的在校学生为7.4万人,一人做菜供应几万学生的神话显然不存在。
可以看出,供应熟食热菜是假,以“净菜模式”“冷链配送”等各种名头去垄断各个学校的食材供应才是真,而食材来源该企业一再标榜的“三产融合”恐怕也仅停留在口头上。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以这一套所谓的模式拉上了地方国有企业一起“上山打猎”,相当于拿到了学生营养餐的食材供应特许经营权,躺着当中间商赚差价的好生意不做,还要去干费力不讨好又风险重重的第一产业农业干嘛,这是一个不用思考也能知道的答案。
自己当中间商赚差价,脏活累活肯定别人干,请注意看该公司的招聘公告:“委托通江嘉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统一招聘、培训、派遣。”说到底,里边干活的是被派遣的命运,人力资源公司和持股公司是一家人,这就相当于右手招人,左手派遣人,通过所谓的人力资源公司再当一次吃“人头费”的中间商。再普及一下劳务派遣的知识,劳务派遣人员往往在单位和企业中被称为“临时工”,就是出了事往往都是“临时工”干的那个“临时工”。
企业没有社保缴纳信息,而招聘的都是劳务派遣人员“临时工”,该企业是完全在“裸泳”,是谁藏在岸上的某处树荫里指挥并欣赏着这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只有他才不是“临时工”。
(通江公司招聘信息)
把学生的饭碗都交给了狼外婆,饭碗里边装什么狼外婆说了算,其真正目的是切入产生这碗饭背后的供应链,食材生产、采购、加工等都是他说了算,进而形成产业链的垄断。而垄断是资本的天然属性,是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一旦垄断形成其必然形成排他性壁垒(如美团及其他企业的“独家协议”即是典型涉嫌垄断现象)。说是市场选择所形成的垄断还不正确,是通过设置特定的招投标门槛,选取了一家事先已经约定好的企业,招投标程序成了一块掩盖其获得“特许经营”垄断也即是权力垄断的“遮羞布”。近期采购人信息为通江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的《通江县公办学校食堂食品供应商采购项目》,其中所涉预算金额:5792万元/年(其中财政补助资金:2799万元、学生供餐收费:2793万元),位于通江县往广纳方向的食品工业园区内的麦金地(通江)中央厨房产业园,其实早已施工建设并于近期完工,可以看出该项目在招标过程中完全是一场先施工后招标“走过场”的表演。背后无人“安排”“特许”怎敢火速大胆“押注”?表面上得了招商的“政绩”,背后没有再得什么?
可以断言该类垄断企业最终一边会压榨蔬菜种植、肉蛋养殖农户或企业,一边会提高售价,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其净资产收益率(ROE),从该企业极具野心的“阳谋”中也能看出端倪。
狼外婆创造了一个概念“从种子到筷子、从田间到餐桌”这样才吃得放心,试问天下有哪一种食物不是这样而来?屁很响又很香,但终究还是屁!
狼外婆还施行了看似高大上的“净菜模式”,不可否认大一点的超市都有售卖切好的成品菜,只需要回去烹熟即可,但销量比起完整新鲜、品相好的菜是九牛一毛,为何?俗话说“老百姓都是用脚投票的”,怎么选择?大众其实是很明白的。
而唯独不遗余力推进“狼外婆事业”的个别官员却不明白孩子最终吃到嘴里去的还有多少?民以食为天,端牢饭碗最最重要。通过行政手段让中间商多赚了一道差价,以全县几万学生的饭碗为“筹码”换来漂亮的经济发展数据是否合适?学生“口粮”不等于政绩!
请相关管理部门严查严究,不要被引资的幌子迷惑,抓住其侵吞国家和学生利益的根本,从重从严查处这些蛀虫,以彰显法纪尊严,以平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