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社区防疫中心工作人员......”本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基层社区已成为重要防控“战场”,组织社区开展核酸检测、流调排查等防疫工作。但就是在这段特殊时期,一种新型诈骗套路浮出水面,一些不法份子借此机会冒充防疫人员套取个人信息,实施诈骗犯罪。近日,兴业银行成都新都支行就发现一起假借疫情防控名义实施诈骗的事件。
7月28日,客户刘女士(化名)来到兴业银行成都新都支行查询账户交易情况,表示其对最近几天的交易有些疑虑。该行员工在与刘女士的交谈中得知,刘女士近几日通过兴业银行卡先后向5张银行卡汇款4.55万元,该笔资金用于短期投资,但却并未收到回款。
该行工作人员敏锐察觉到客户可能遭遇电信诈骗,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由于近期成都地区疫情形势严峻,根据新都区防疫要求,刘女士每日都会前往所在小区附近的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7月25日,在完成核酸检测回家后,一个名为“社区防疫中心”的QQ账号向刘女士发来了请求添加好友的申请。刘女士以为其是社区防疫工作人员,因此并未引起警觉,随即同意添加其为好友。经过一番交流,这名“社区防疫中心”人员在获得刘女士信任后,便以推荐理财方式为由,引导刘女士安装“口袋游戏”APP。而后,刘女士又被拉进“口袋游戏”用户微信群,在不断弹出的高收益返利投资方法、群内成员的银行卡到账截图的轮番迷惑下,刘女士信以为真,并相信自己发现了赚钱渠道。
当刘女士表现出尝试意愿后,不法分子利用电子合同等看似“正规”的流程手续,不断博取刘女士的信任。在尝试小金额投资后并立即提现成功的刘女士完全放松警惕,逐步加大自己的投资金额。一直对该骗局信以为真的刘女士直到7月28日发现自己通过多个银行账户累计转入的七万多元无法提现时,才意识到可能是电信诈骗。
此事件中,高额投资返利骗局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诈骗手段,再加上诈骗份子戴着“防疫”面具,更加便于获取客户信任,一步步诱导实施诈骗,一旦诈骗得逞,不仅会导致客户资金遭受损失,还可能对防疫工作造成负面影响。虽然诈骗分子披着各种外衣,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想诱骗客户转款。该行相关负责人提醒大家,“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投资理财切勿轻信“高回报”“有内幕”等理念,要认准正规平台、正规渠道,共同筑牢防疫和反诈“双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