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条视频引起了关注,原来是8月10日,一个女孩在苏州日本风情街穿和服拍照,一名警察大声呵斥她,而且以涉嫌寻衅滋事强行抓走,连女孩的衣服都撕破了。
十年前,在西安街头,一个名叫蔡洋的年轻人抵制日货,表现爱国情怀,抡起一把U型锁,砸了开日系车的一位中国男人头上。此后,蔡洋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我万万没想到,今年四月份,蔡洋刑满刚刚从监狱出来,苏州的警察竟然抵制日本和服,抓走了一位中国女孩。十年前是河南愣娃蔡洋,十年后居然变成了人民警察!突然又退到了十年前,这太魔幻了吧!
当年,抗日的英烈们浴血奋战,不就是争取中华民族的自由和独立吗?现在,一个爱美的女孩连穿衣服都不能自由,这是何等的讽刺和悲哀?!
苏州女孩穿和服被抓走,不仅仅是悲哀,还有亿万人的震惊!苏州的警察不是愣娃蔡洋,而是知法懂法的执法者啊,中国有穿和服就可以抓人的法律吗?爱国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如果穿和服就是寻衅滋事,那么,穿阿迪、耐克、西服,用苹果手机岂不是寻衅滋事?而且,在中国用日货的人不计其数,他们都是“精日分子”,岂不要统统抓起来?
以爱国为名,警察可以给穿和服的女孩随意扣上一个罪名。据说,“派出所”、“司法”、“警察”这些词都属于一个外来词,来源于日语,是不是把所有派出所封了,把警察都改成“捕快”,更能表现我们的反日爱国情怀?
其实,和服、汉服都是文化范畴的元素,文化是多元的,而不是势不两立,不能强权干预。文化不是谁压倒谁,而是落后追赶先进。这样,人类文化才能不断进步。警察可以抓走喜欢和服的女孩,女孩心中对和服的喜爱如何“抓走”?当年,日军在东北用刺刀推行日语,结果呢?
周有光认为“大清帝国”改为“中华民国”,又改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就属于中国文化,“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西方文化。犹如在电视里看京戏“寓中于西”一样。现代社会是各种文化交融难分的多文化时代。
1950年5月,张爱玲应上海宣传部部长夏衍的邀请,参加了上海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那时,新中国最时髦的装束,男士着中山装,女士着列宁服。唯有爱小资本阶级情调的张爱玲身穿旗袍,在会场非常扎眼。
无产阶级女作家丁玲跑过来责怪她,张爱玲遂以回家换衣为由,逃离了会场,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张爱玲润了,还写出了不少传世名作。但丁玲很快被下放黑龙江垦区劳动长达12年,又被关进监狱5年,直到1975年才得以释放。
张爱玲出走上海不久,大陆服装与政治挂钩,民国的旗袍等时尚摩登到此便戛然而止了。列宁装、人民装、中山装成为当时最时髦的三种服装,连“摩登”一词都不许用了!
然而,服饰是社会综合信息的载体。列宁装、人民装、中山装,蓝、灰、黑三色取代了过往的缤纷色彩,亡我之心不死的资本主义国家看到此景大吃一惊,震惊之余便就高兴的笑了。
可是,今天可是21世纪啊,中国开放的城市里容不下一身和服,这意味着什么?警察以爱国之名,以“寻衅滋事”为由,抓走那位穿和服的中国女孩,最高兴的一定是日本!
(公众号:何不带吴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