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春季”大反攻的结束 俄乌冲突的随想之九_风闻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094236&s=fwzxhfbt
乌克兰的“春季”大反攻很是失败,如果按照现在的进度基本上要打五十多年才能收复全部的领土。这个结果对一个有基本军事常识的人来说,几个月前就知道了。现在西方主流媒体才刚刚开始报道真相,像最近的《纽约时报》,《经济学人》和BBC就有报道在分析为什么大反攻进展有限损失巨大。特朗普也用我之前提到的方法在分析问题,当有关乌克兰战争的报道不占主流媒体的头版位置且篇幅极具减少,就说明仗打得不好。
为什么对有一定军事常识的人而言,胜负在几个月前就已判定?这个问题对关心真相的读者还是有意义的,这里讲的就是如何判断一些事实的标准。一场乌克兰战争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战线是不骗人的
因为双方都在吹嘘宣传,许多事实是很难判定的,诸如军队的死伤人数等等。但是有一样,“战线的推进”是骗不了人的。所以不管西方主流媒体对乌克兰大反攻失败的事实如何遮遮掩掩,但是几个月来,乌克兰的战线没有向前推进多少,才刚刚到达俄罗斯的苏洛维金第一道防线。结论就是,看双方战线的变化是最直观的标准。在国共内战时,国民党把军队的“溃败”称之为“转进”,也是同样的例子。因为丢失阵地、丢失城市是很难隐瞒的。
部队的轮换是不骗人的
瓦格纳雇佣军对阿特穆的进攻战打得特别漂亮,证明了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轻步兵。他们设了个套,利用了乌克兰在政治上不愿意失去领土的弱点,占据了有利地形,引诱乌军陷入死地,再慢慢地将其歼灭。据说瓦格纳完全是按照猎杀的乌军的人数来定奖金,这十分残酷,但也说明了瓦格纳根本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在乎消灭乌克兰的有生力量;乌克兰则相反。双方的具体伤亡数字是很难判断的,但是有一个基本评判标准:一般而言,一支部队凡是兵力损失达到1/3的地步就无法支撑下去,必须轮换,而瓦格纳基本上就在阿特穆打了半年多,没有轮换,而乌克兰来来去去,有人统计过轮换了27个旅。一支瓦格纳雇佣军就顶了乌克兰27个旅,且不说政治是非立场,就军事而言,谁大胜谁大负,结论是十分明显的,虽然两边的真正的伤亡比,可能永远是个谜。
唯武器论,要不得
美国的军队在越南战争后,口碑很不好,但是在海湾战争中,却大展异彩,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教育,号称几十万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居然一击而溃,美军的伤亡极其有限。这告诉我们军队之间的装备不能有代差,不然高科技的威力的确厉害。
而这一次,西方武器的光芒完全被掩盖了。乌克兰一直要的德制的豹二坦克在乌克兰大反攻中虽然亮了相,但是表现很差,已经被俄罗斯击溃十多辆。余下的坦克也不敢在前线再出现,全部拉到后方。美国的死神无人机,虽然名声在外,可这次却是俄罗斯的柳叶刀无人机所向披靡。就事实的判断而言,无人机的攻击都是有录像的,所谓有图有真相,未必是真;但是影响造假的难度就大了很多。而且俄罗斯的柳叶刀无人机是两架配对而行的,故一架在攻击的时候另外一架就可以拍摄录像;而且第一架打的不好,第二架还可以继续攻击。
而且如果在以后的军火展上,我们看到德国的豹二坦克的生产厂商,一脸严肃地解释坦克的正确用法;而柳叶刀的生产厂家的摊位前门庭若市,这也就说明了很大的真相。
工业实力是关键
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大家用常识判断,日本对美国开战完全是找死,因为它的工业实力只有美国的1/9,当美国的战争机器全力开动时,日本是根本无法抵抗的。
同理也可以用在这次俄乌战争上。俄罗斯的战争机器已经全部开动了,它的火炮优势已经是乌克兰的七倍,它的可动员兵力是乌克兰的五倍。而乌克兰的工业区全部在东部,就是现在的战争范围,而且它的工业已经被打烂了,完全靠西方国家在输血。觉得西方国家残酷的地方就在于它们虽然一面给予道义上的口头支持,而在实际上对乌克兰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个国家为乌克兰进行军事动员,开动战争机器,故乌克兰的军火武器是远远不够的,它是打不起消耗战的,这是很残酷的事实。
而且西方的武器究竟好不好,是一回事,可成本高也是个事实。一辆德国的豹二坦克,价值1100万美元,而一架柳叶刀无人机才3万5美元。这更加让乌克兰的西式军事装备雪上加霜。
结论是,作为一个常识的判断,战争打得就是后勤,这句话真的是不假。除非有西方国家愿意真正地进行战争机器的动员,乌克兰的后勤肯定跟不上,这是简单的加减乘法的问题。
战争经验很重要
西方国家为乌克兰训练了“美械旅”,号称九大金刚。而且西方国家的媒体报道说,他们特别得意的是选用的军官都是没有受过一点点俄罗斯军校的训练,都是受的苗红根正的北约训练体制。所以他们很有自信,乌军必胜。
而在这次乌克兰大反攻中的后几个月,乌克兰军官明确说不再将套用北约的战略战术,因为战果说明西方的战术训练还远不如俄罗斯的军事体制。也可以理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体制近几十年来的对手,都是恐怖分子、游击队或者是有代差的落后军队,所以西方军官对如何应对同等级的俄罗斯军队也是茫茫然。军事是艺术,更是科学,没有实战的军事理论都是纸上谈兵。《纽约时报》有一篇文章写得有点像笑话,说乌克兰大反攻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俄罗斯不讲武德。他们排雷的密度深度广度都与北约的军事条例不一样,北约的那些高级军官们也不知道怎么对付这些地雷阵,举个例子,美国一平方米最多放2个、3个雷,而俄罗斯可能放5个;美国地雷阵最多纵深一公里,而俄罗斯十公里,这仗怎么打?
所以瓦格纳的雇佣军最厉害,苏洛维金将军战术水平很高,这都是实战打出来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溜出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