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分子多被无能与清高的自我矛盾困扰
因为应试教育无能。中国持续在搞普及只知识不实践的应试教育,一因不实践而让师生普遍无能,二因持续37年不实践而让教师还彻底脱离社会:使现在的教师普遍无能还不了解中国实际。
因为根深蒂固封建思想而清高。中国至今仍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思想严重束缚,使广大教师自认为读了书就是劳心者,就只应干纯脑力劳动,就必须完全脱离体力劳动,就必须完全脱离含有体力劳动的一切劳动:使教师不劳动、不愿意劳动、不会劳动。劳动是实践的一种俗称。又因实践是知识的内容,知识是实践的形式:即知识中可包含一切实践,让教师自认为可拿着知识去指导一切。两者结合就形成清高:课堂上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但自己从骨子里瞧不起劳动;不会实践,在学生面前自吹能指导一切实践,就极力回避实践、躲避实践者来避免露馅献丑;自知实际啥都不会,就虚心拜大家为师吧,但放不下高高在上的架子。等等。
无能与清高矛盾让当今知识分子普遍抑郁。自认为所学知识无所不能,但手拿具体知识不知该用去做什么具体事,面对具体问题不知该用所学的什么具体知识。自认为只要把自己已有知识教给学生,就能严师出高徒:但中小学生普遍从小不自理、成人不自立,连文盲都不如;但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考研是缓三年失业、考博是缓六年失业,连技校生都不如;成绩好文凭高反而越啃老。自认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尊重;但中国百姓却早已把教师作为最头痛、最无奈、最无助的职业,当着老师必定万分尊重,离开老师就骂老师最缺德,因为孩子已被应试教育老师拽在手上当人质。等等。上述各种矛盾,老师都心知肚明,但要当老师,就只得昧良心去应试教育误人子弟;若不当应试教育老师则到社会就啥都不会就得教师下岗就失业,还要成天装着自己很能耐、品德很崇高:长久这样戴着面具做人,就心累就抑郁。
杨贵元,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