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393|评论: 1

[信息动态] [川剧人生]我 的 老 师 左 清 飞

[复制链接]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9-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 的 老 师 左 清 飞

                              李  莎

    老师,这是一个被人们叫惯了、叫俗了的称谓,但当老师这个称谓和左清飞三个字联系在一起时,在我的心中,立即会涌起一股无比神圣、无尽关爱、无穷回味的暖流。    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声音,“梨花落,杏花开,梦绕长安十二街……”那正是我寻觅已久的声音,音色、行腔、韵味都美轮美奂,真唱到了我心里去,这是谁唱的?能把川剧唱得如此好听?我四处打探,后来才知道,这位演唱者是四川省川剧院著名演员,她叫左清飞。左清飞,多美、多好听的名字!从此,这个美好的名字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而更美好的是,这个名字从此与我的生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我刚开始改唱川剧,在艺校,我学的是汉剧专业,从学习汉剧到改唱川剧有十年之久。我虽然是个地道的四川人,但过去一点也不喜欢川剧,特别是唱腔,从心里很排斥,觉得它没旋律,像喊田坝似的,演员的声音既扁又白,像是挤出来的,如若不是形势与工作相逼,我是绝不愿意学唱川剧的。自从听到那美妙的唱段,才知道川剧原来可以唱得如此好听动人……我开始是将它从收音机里录下听,跟着学唱,后来出了录音磁带,我就买回她的全部磁带,坚持跟着学,《情探》、《三娘教子》、《刺目劝学》等……她,成了我努力的追随的目标。后来才知道,她之所以把川剧唱得如此好,不仅仅是她有着扎实的川剧传统功力,有正宗的底子,还在于她善于借鉴其它艺术,用美声演唱的科学发声与川剧行腔相结合,才使声音变得如此美妙。    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还在地区剧团,有一天,我的启蒙师傅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娃娃,我已经教不了你了,你该找‘大学’的老师了,这位老师应该是左清飞……”我的师傅推崇的也是左清飞,太好了,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不久,四川省要举行川剧青少年汇演,团里要我参加,我特别喜欢左老师的川剧《情探》,决定去学此戏参加汇演比赛。但我不认识老师,而她又是省川剧院的艺术家,在我们眼里高高在上,离我们十分遥远!怎么办?幸好我原剧团的师傅的姐夫是省文化厅的一位老干部,请他写了一封推荐信,于是我就拿着这封推荐信独自去见了老师,当时我还不到20岁,也不知道害怕。记得我第一次见到老师,她是在给别的学生排戏,信给了她,她很快地看后,叫我在旁边等着。我见她很耐心地给学生说戏,好像是《桃花村》,那个学生笨笨地,老学不会,老师一遍遍做示范:桃园里,少女的头发给树枝挂住,轻轻取下,满园的春色,少女轻盈的身段,灿烂的笑容,娇媚的神态,甜美的声音……“满树桃花红似锦”,多好听啊!老师的一句唱腔,一个舞姿,一个眼神,一串台步,怎么就做得这么美,这么准,我暗暗在一旁想,如果我能给她做学生,我一定好好学。我从旁看着老师,老师真美、真漂亮,一点修饰也没,是一种纯自然的美,她不光长得美,气质也非常高雅,绝不是我以前见过的戏曲演员的感觉,我越看越喜欢她!排练结束,同她一起回到卧龙桥省川剧院的宿舍,一个不大的家,大概只有30多平米,这在当时已经相当不错了。房子旧旧的,但是家里收拾得异常干净,一尘不染,这在当时也是极少见到的。她再次仔细看了信,我感到这封信起了作用,可能是出于对这位老干部的尊敬,放下信来,老师开始仔细地打量我,问我有多大、多高、嗓子怎样,我都一一回答,老师轻轻说了句,条件还可以,就约定第二天开始排戏。    老师排戏,非常严格仔细,一招一式,一颦一笑,眼神、定点、身段、台步、表演、唱腔等……严格要求,耐心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处理,道理何在,这是我学戏以来,第一次接触到这样有分析、有研究,或者叫有理论的学戏,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兴奋不已。与老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因为时间的原因,只经历了短短的三天便回团了,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崇敬她了,心里暗暗想,我一定还要来向她学习的。但是后来一段时间里,由于忙于日常演出,我是团里的台柱,一直没能有时间再去拜望。这期间,也是省川剧院一位著名演员,看到了我演的《情探》,认为我路子正,条件好,是一个好苗子,便向成都市川剧院推荐了我,于是我非常顺利地调到了成都市川剧院工作。    调到成都市川剧院,有机会在重点剧目中扮演角色,并受到一致的赞扬,得到领导的重视,领导有意让我拜师。选择本剧院的老师,这会对我将来在本剧院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可我一点也没领会领导的意思,完全不考虑世俗的利害,一心要实现心里的意愿,我就要拜左清飞为师,我就喜欢她的清高、她的雅致……在几位著名老画家的促成下,在一位老画家的家里举行了一个朴实而隆重的拜师仪式,我终于如愿以偿。尽管我的选择后来给我在剧院里的人际关系上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甚至一度影响到我专业的发展,但是,我决不后悔。这是我的艺术追求。时至今日,岁月流逝,更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这人骨子里比较害羞,不太爱在文艺界走动,确定了师徒关系,我和老师的交往多了起来,去老师所在的省川剧院也就理直气壮了。从这开始,十几年里,我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可以说比她的亲生女儿还多,我沐浴在温柔的母爱的深情之中,直到我后来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到北京学习,之后又调到上海戏剧学院教书,回成都时间少了,接触才慢慢地少了起来,但在我心里,老师和我永远是亲密的。    随着对老师的了解逐步深入,我走进了老师的精神世界。在艺术创作上,左老师不断追求,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精致讲究,每创造一个新角色,都会不断研究不断实践,她爱看书,在各个领域里广泛地钻研思考,她潜心研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吸取别的艺术门类为己所用,全方位地借鉴学习;她的富有感染力的演唱,扎实的戏曲功底与充实的人物内心活动相结合,使她塑造出来的人物每一个都是那样的鲜活,成为川剧舞台上少有的体验与表现完美结合的范例;在生活中,左老师也让我倾倒,她一切都讲究完美,穿着打扮简洁淡雅,从不化妆,最隆重的场合也只是抹点口红,她总是透着一种高雅恬美的气息,天生丽质,那是一般戏曲演员少有的气质。在那些与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在说戏,老师教戏我学戏,除了排戏,吃饭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买东西的路上,我们自然而然地还是在谈戏。有时是讨论她的创作,有时是看了别人的戏,虽然我那时还很不成熟,但她总是很认真地倾听我的意见。当然,更多的是她看了我的演出之后的讨论,记得1987年我第一次到香港演出《白蛇传》,我主演白蛇,老师看了彩排后给我指出了不少的问题,事无巨细,点滴道来,帮我一一改正。就这样,无形之间,老师的做人、做戏,让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也是那次去香港演出,临行前老师说香港的消费高,拿出几百元钱硬要给我,那时我们的工资一个月也就几十元,几百元在那时是很大一笔钱了。真的,我不仅是从老师那里学戏,生活上吃老师的,用老师的,老师从没把我视作外人。那时候如果是节日,我去看望老师,也会带一点礼物,但在我走的时候她一定会反送一个更大的礼物给我。这些事也许老师早就忘了,可是作为学生的我至今没忘。我今天也做老师了,我也绝不会让学生破费,这都是老师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教育了我。    2000年,我已经调到省川剧院好几年,在省文化厅和院领导的支持下,为我量身定制了一个现代川剧《都督夫人董竹君》,剧中需要一个老年董竹君的扮演者,众望所归,一致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左老师,大家商量着如何去请多年不上舞台的左老师出山。鉴于对学生的支持和对川剧的热爱,已经退出舞台多年的老师因我的请求,答应了此事,为学生甘当配角。老师的加盟提升了戏的品味,演出大获好评,我荣获了梅花奖和白玉兰奖,在领奖的时候,在鲜花和掌声中,我想到了老师,我对自己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一个优秀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远非一招一式,或是说学了多少出戏。左老师教给了我创新求美的追求与坚持,教给了我学习研究的习惯与方法,教给了我海纳百川的眼界,教给了我洁身自好的襟怀……不仅是艺术创作,台上台下生活中的一切,甚至是打理家务的能力与爱卫生的习惯,老师都给了我潜移默化的教诲与影响。当我后来成为一名成熟的演员,之后去北京读书深造改学导演,而今又成为上海戏剧学院导演专业的教授,我回头看去,是老师陪我一路走来,我正在实现着两代人的追求与梦想!                                                       2009年10月
                        (作者: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9-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