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看北京,融媒一起来
北京日报嘚吧嘚2022-08-26 16:00 发表于北京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
2021年7月19日,蔡奇书记在调研北京文艺设施建设时提出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年来,北京216家演出场馆推出演出2万余场,观众450余万人次。
为进一步加强“大戏看北京”工作,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客户端、艺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辟专版、专栏、专题,以报纸与新媒体联动的方式,全面加强报道力度,发挥媒体文艺评论的品鉴、推介、导赏的作用,不断擦亮“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名片。
《大戏看北京》专版
北京日报于8月15日推出《大戏看北京》专版,采用大报头,特刊化处理,突出主题,形成视觉强势。此版位于北京新闻版组,属于新闻版性质,聚焦北京出品、北京首演的重点文艺创作,推介作品、关注创作、评价效果,起到宣传、推荐、导赏作用,彰显文化中心的氛围和地位,展现文化之都良好城市形象。常设栏目有文艺评论、剧组探班、主创心声、名家新秀、后台揭秘等。“好戏在北京”针对全国晋京、世界来华首演剧目,彰显首都舞台吸引力、影响力。“每周文艺日历”汇集一周文化生活资讯,提供文化消费服务,有电影、出版、展览、演出、讲座等,都是经过文化部记者挑选、带有专业推荐意见的上乘之作。《大戏看北京》每周一期,周一刊出。
《艺绽·文艺评论》专版
北京晚报于7月31日推出《艺绽·文艺评论》专版,每周日刊出,聚焦北京最新文艺创作,带来专业、鲜活、健康、理性的文艺评论,推介、导赏文艺精品佳作,打造首都文艺风向标,展示北京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第一期聚焦北京京剧院新创剧目《石评梅》,第二期关注三部北京题材话剧作品《北京邻居》《我这半辈子》《花猫三丫上房了》,第三期关注音乐剧《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和龚林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合唱音乐会,第四期关注电影《漫长的告白》和话剧《红色的起点》及音乐剧《阿波罗尼亚》,内容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
《大戏看北京·艺绽周刊》
北京日报客户端于8月15日推出《大戏看北京·艺绽周刊》,整合集团内子报文艺评论优质资源,打造拳头产品。首期艺绽周刊封面,以展翅的凤凰与古装戏曲人物造型为背景,端庄典雅,唯美大气,仪态万方。“大戏看北京”的主题醒目,“品鉴导赏”的宗旨清晰,“打造首都文艺高峰,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目标明确。
周刊内设有文艺评论、好戏开演、文艺日历、台前幕后等专栏,链接本报记者采写的相关报道。主打栏目文艺评论,整合集团内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音乐周报等子报的文艺评论资源优势,定期召开联席会,确定重点目标选题,根据各报纸、各版面不同功能定位,刊发各有侧重的评论文章,形成宣传强势,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首期文艺评论聚焦京味话剧在传承京味文化方面的发展与贡献,呼应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主题。《大戏看北京·艺绽周刊》每周一上午定期推送。首期周刊在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日报官方微信、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微信微博全网传播。
除此以外,艺绽公众号还从今年2月开始推出短视频节目《麻辣影视》,每周两期,每期3分钟以内,对上新、热播的电影、剧集、综艺从创作、表演、观众反馈等方面进行评价式报道。《<林深见鹿>口碑平平,靳东的精英人设你看够了吗?》《顶“锅盖”吐槽,刘亦菲在<梦华录>的演技有点“拉胯”》这档节目因为反应迅速、语言鲜活、观点犀利,在B站、华为浏览器、爱奇艺等平台很受年轻人欢迎。
短视频栏目“展览有意思”是首批入选集团融媒体工作室之一,该栏目聚焦北京博物馆之都建设,通过记者探访的形式,带领读者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看有意思的展览,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该栏目每周一期,周日推出,目前已推出10期,《中国美术馆这幅镇馆之宝,当年邓拓曾用《燕山夜话》全部稿费买下它》《邂逅50万年古老文明,叙利亚文物展让人大开眼界》《惊世之美独具匠心,带你看翡翠“四大国宝”》等,探访古今中外文化历史,每一期一个故事,每一次都有收获。
编辑:高广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