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员核酸前就挂了个华西的就诊号,没想着接着就迎来了原则性居家,然后还没来得及就诊,严控流动也来了。
说实话,为什么严控流动,甚至小区里也不要打堆堆,作为这几天在成都的市民,大多数应该也听过那某某小区的传奇了吧?打心底其实都明白。但有外出需求的市民,是不是就因此更为不便了?今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出门就医,体验下来真的没有想象种那么不便。
1、正常的需求政策里其实都放了绿灯
就医之前需要24小时核酸去医院就行,现在是从挂号凭证、核酸证明、物业报备多了个社区报备。提前说明情况,报备是没有人为难的,该亮的东西亮一遍,高新区是出门拿个蓝色的紧急外出登记小卡片即可。
2、出租、公交、地铁能满足绝大部分的外出需求
由于网约车停了,我到华西的距离还挺让人头疼的。结果出了小区门就面前开过三辆出租!查了下路线,到华西的地铁站都通畅,去地铁站路上遇到的公交频次似乎也没怎么降低。地铁就我坐的6号、9号、1号间隔时间肯定是比平时要长一点,但是都保持在十分钟以内。
3、按规定依原则出小区疫情防控安全有保证
这个阶段能出门的都是有正常需求,多轮检测连续阴性,还材料齐全登记完备;路上大家都很自觉带了口罩,保持了距离;而最多人担心的,严控流动后车辆不好或者来不及申请通行证需乘坐公共交通,就我今天体验而言......都不说道路上人口密度了,公交基本等于包车,而地铁人均使用面积反正比我家房子的人均面积要大了。所以不用担心乘坐尚在运行的公共交通有聚集感染风险。
综上,楼主今天整个前往医院就诊的过程,体验下来还是挺顺畅的。就目前体验到的应急保障政策而言,绝大部分人会遇到的情况都已经在各种细则中有考虑到。也可能是我这所有情况都没有什么例外,但是如果大家仍有特殊情况或者部分物业、小区、社区保障政策没落实的,大家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反应,相信一定会有妥善的解决办法。时艰需共克,采购或者就医要出门,一定要自觉做好防护措施遵守防疫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