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与狐狸的寓言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都市新津区兴义镇余石村有个叫“王丽”的女人,有幸成了这则寓言故事里面的“狐狸”,而另有多位她所认识的人却成了故事里的“乌鸦”。2021年底以来,这群可怜的“乌鸦”幡然醒悟,认识到自己铸成大错,不该相信那只狡猾的“狐狸”,被骗走了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成果。于是,开始了“猎狐行动”,毅然踏上了艰辛的维权之路。
漫画插图
一个叫“王丽诈骗维权群”的微信群,从今年一月份以来热度不减,成了受害者们相互倾诉遭遇和商讨如何维权的阵地。不吐不知道,一吐吓一跳。也正印证了那样一句说法:幸运的人都是一样的幸运,而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
这个叫王丽的女人,利用人们内心的善良和恻隐之心,以各种谎言欺骗他人。谎称“我妈妈生病住院交不上住院费了,今天不交钱就停药了”“我只有在这里等你打款,要不然我只有等死了”“我女儿好可怜哦,我都没钱给她去吃饭,饿着去上学,我这个当妈的真是没用”“我真是惭愧的很没有能力让我父母过上好生活”......
她也利用了一些人想急于挣钱的心理,向刚刚认识或者可能有“业务合作”的人“借钱”,厚着脸皮说:“哥,实在不好意思,我从来没有求过人,今天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厚着脸皮请你帮个忙”“我在州里面去收旧衣服,钱包被偷了,现在等着装货运回去,还差七八千元钱,我明天下午5点钟前就还你”“姐(妹),实在不好意思,我还差几千块钱,你帮我想办法应一下急”“兄弟,你跟我一起做这个项目,这个是ZF提倡的环保项目,包赚不赔,民政局残联给我下了文件的”......
就这样,唐先生两兄弟跟她合作做所谓的ZF项目,后来王说要做社区配送业务,开发APP,不断让唐先生“借钱”。先后“借”了30多万给王丽,其中,还是透支信用卡给她的。王丽失踪后,唐先生不得不痛苦地面对被追债的危险。
这种“王丽式的借钱”,一次次得手,屡试不爽,廖女士、倪女士、张先生、唐先生、刘先生、陈先生等人,几乎都成了她背负数万元的“债主”。初步估计有近20人以上中招,包括她的亲戚。
陈先生被套进去,懊恼不已。以人为善,乐于助人的个性特点,让他失去了警惕性,多少存在着理想主义的色彩,不了解一个新认识的人,轻信王丽所谓的“困难”“应急”之说和“如果不还你钱全家死绝”的无耻誓言。
陈先生认为,现在一个人在无助的时候要得到帮助的确是太难了,为了给她“应急”解决她母亲医院断药等问题,他无偿地把自己公司仅有的备用金临时抽出来,不够还自己去网贷透支......七八万元,就这样在一两个月时间里,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转账进入了王丽的腰包。当王丽痛哭流涕、赌咒发誓的声音还萦绕在他脑海的时候,王丽的电话已经打不通了,微信也不回了。今年初,进了那个维权群,才意识到自己真的上当受骗了!真是没有想到,毒誓那么轻容易从她的口中说出来,诚信那么容易丧失,真情那么容易就被践踏了?!
陈先生希望这样人及时受到法律的制裁,以免她继续危害社会,让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2022年初,在无法找到王丽本人,多次寻找无果的情况下,受害人廖女士、倪女士、张先生等人,不得不向成都市公安局新津区分局五津派出所报案。1月12日,廖女士等人到该派出所得到反馈说“已经立案”。
2022年2月,陈先生前往所住辖区派出所报案,经多次交涉和提交报案材料后,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西平派出所受理案件。
2022年6月上旬,陈先生前往西平派出所了解案件进展,办案警官说,根据他们所提供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没有找到王丽本人。6月17日,陈先生提交报案补充材料,提供了其它受害人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和王某家人的联系方式。
2022年9月1日,陈先生前往西平派出所询问案件进展,办案警官不在所里,经派出所接待台电话联系办案警官,陈先生听到他在电话里所说“找不到人,让他去找法院......”
找法院?陈先生在报案之前也曾找过新津区法院宝墩法庭,希望立案追债,一位贾姓法官看了陈先生的起诉材料后,建议陈先生找公安机关报案,他认为公安机关更容易找到王某,并说法院的措施相对较弱,而公安机关有相应的侦察手段和强制措施......
陈先生在到西平派出所报案前,曾电话联系新津区五津派出所,受理廖女士、倪女士报案的警官在得知相关情况后,他告诉陈先生就在住所派出所报案,然后他们公安内部会合并处理,也就是说,西平派出所可以把案件移交给新津警方并案处理。
目前,倪女士她们反馈的情况是,她们多次去派出所了解办案进展,总是被告知“等消息”,而一直是没有消息......
王丽真的找不到了吗?大家感到很纳闷:手机可以被定位;她的家人都在新津;她本人却不断在抖音里面刷存在感,发了又删除;在严控疫情的形势下,做核酸要求全员检测,而且,都是实名、实地、本人出面......调取大数据筛查不就知道了吗?她能跑到哪儿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