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网报道,四川宜宾一位小学二年级班主任为班里的51名学生设置了53个班干部岗位。其中既有班长、学习委员等传统职务,也有灯长、饮水机长、前门管理员、后门管理员等创新岗位。“编制”数多于人数的安排,意味着班里的每个学生“大小都是个干部”。
此事引起网友热议。有质疑者认为这是迎合“官本位”的思想,以“人人有官当”来满足孩子的参与管理愿望,“让人联想到成年人的世界里,如果当干部成了事业有成的标志,没有一官半职似乎就是混得不好。有的干事为了干位子,热衷于做些看得见的表面功夫,干实事的老实人反倒是吃亏。”
但大多数人并不赞同这种观点。有网友认为,老师的出发点需要被理解,这些“班干部岗”的设置,本意是让学生能够有机会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实务,不宜用成人的视角看待问题。媒体也表示,学生需要多一些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担任班干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组织能力,更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其内在能量,并有助于养成约束力和自制力。
事实上,“人人都是班干部”并非第一次出现。2020年9月,四川达州宣汉县某中学的一个班级在网上就火过,这个班级62名学生每人都是班干部,有电灯、风扇和所在楼层男女厕所管理员等职务。老师表示,担任职务代表了某种责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