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一票否决权”意义何在?
实质性推动一票否决权的改革,美国早就开始部署并有所动作。
今年4月,欧洲国家列支敦士登在美国的授意下,提出过限制“五常”国家一票否决权的草案,要求在行使否决权后必须向联大作出解释。4月26日,联合国大会对该决议进行投票,193个国家成员国中,超过100个国家赞成该项决议,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投下赞成票,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投下反对票。
吴学兰表示,该决议虽不能取消“五常”的一票否决权,甚至也不能阻止“五常”拒绝对否决票作出任何解释,但仍将对联合国这个组织产生史无前例的影响。
联合国安理会的一票否决权,是指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各自拥有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草案的否决权,即使该决议获大部分成员国支持,常任理事国仍然可以使安理会的任何决议无效。这是为了保障联合国创始国,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权益而设立。
联合国
在吴学兰看来,“五常”的架构虽说不是百分百完美,但确实是多边世界的重要一环,一票否决权作为“五常”最核心的权力之一,对稳定世界局势,以及一些大事在联合国的最终走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保证大国一致原则,也能有效避免世界大战。因此,一票否决权既是权力,更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在关键问题上,各方商量协同,作出决策,尽可能减少冲突和对抗。
吴学兰进一步表示,如果这一权力被大幅限制,甚至直接被取消,其结果可能导致联合国最终被美国及其同盟圈所左右,而发展中国家或者欠发达国家,可能就没有话语权了。
联合国不能成为美国的“一言堂”
对于美国“改革联合国”的真实意图,不少成员国早有微词。南非外交部长纳勒迪·潘多尔表示,不少国家一直呼吁联合国大会拥有更大的发言权,但从来没有得到支持,如今仅仅因为俄罗斯的原因就去批评否决权制度,那是虚伪的。“这就是国际法开始失去意义的地方,因为一些原因,我们认为这是欺骗。”
按照美国给出的数据,自1946年苏联首次在联合国安理会使用一票否决权以来,俄罗斯使用了143次,美国使用了86次,排第二位,英国也有30次,中国和法国用得最少,都只有18次。美方给出的说法是,它只在“罕见和非常的状况下”才会行使否决权,是“正义的”,而俄罗斯则主要是为了“瘫痪安理会的行动”。
俄方代表
“这番说辞又是典型的‘美式双标’”,吴学兰说道。美国口口声声说要让安理会更加可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年来,整个联合国的威信遭到破坏,几乎都与美国有关,迄今为止,美国仍拖欠联合国10亿美元会费和14亿美元维和摊款,拒绝批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独家阻挠联合国《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议定书谈判。
吴学兰表示,美方在谈论规则、秩序之前,是不是应当先解除非法单边制裁,切实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在遵规守纪方面作出表率。
至于联合国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要通过什么样的改革解决?中国也曾就此阐述过立场。目前安理会在重大事项表决之前,都由执笔国先起草相关文件,然后再进行表决。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个别拥有执笔国地位的国家经常在各国意见存在比较大分歧的情况下,夹带私货,强行推动提案表决。8月1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执笔国问题阿里亚模式会议上发言指出,执笔国机制是安理会工作方法的重要方面,不能由少数国家长期把持,建议系统性地调整执笔国安排,每个议题可设置两到三名共同执笔国,由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共同担任,可定期进行轮换。
旗帜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此前在谈及联合国改革议题时也强调,安理会改革的方向应当是优先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并且必须坚持政府间谈判机制的主渠道。
“美国拉帮结派的对抗思维,和中国顺应多极化趋势的建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吴学兰表示,联合国不能成为美国挥霍霸权的一言堂,也不能沦为西方国家进行政治操弄的工具,只有朝着公平合理、提高效率的方向去改,才是真正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