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15|评论: 0

A股首例 70多名亏损股民向造谣者索赔 长春高新过去1个月市值蒸发250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1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损失惨重
  有律师事务所发文,“华招医药网”“药闻康策”等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导致今年8月18日长春高新股票价格大跌,给投资者造成严重损失;
  维权行动
  有律师指出,长春高新股价下跌风波与虚假信息的传播之间有关,应当依法向遭受损失的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
  起诉难点
  证据链隐蔽且难以甄别、取证难度大、调查周期长,查处难度非常大;
  律师建议
  应最大限度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监管部门须整合和协调多部门,及时发现谣言消息并进行澄清,以免投资者遭受损失。
  ■ 9月19日,上海文飞永律师事务所在公众号和雪球平台发布《长春高新(000661.SZ)投资者征集方案》,公开征集符合条件的长春高新投资者向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人进行索赔。
  记者注意到,这是A股市场首例投资者因虚假消息造成损失而向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人进行索赔的司法案例。目前律师方面已收到70多名投资者的索赔申请。
  上海文飞永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开征集
  向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者索赔
  因一则由自媒体率先发布的集采假消息,医药蓝筹股长春高新近期遭遇了一场做空“狙击”。过去一个月,长春高新股价已跌去27%,市值蒸发250亿元。
  从长春高新因自媒体刊发的一则虚假集采消息跌停起,有投资者控诉造谣者。9月19日,高飞律师所在的上海文飞永律师事务所公开征集符合条件的长春高新投资者,向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人进行索赔。
  方案显示,“华招医药网”“药闻康策”等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导致2022年8月18日长春高新股票价格放量大跌(注:当天股价盘中跌停)的严重后果,扰乱了证券市场,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应当依法向遭受损失的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
  符合索赔条件的股东为在2022年8月18日之前持有或者当日购入长春高新股票并持有至2022年8月22日之后的投资者,或者在2022年8月18日之前持有或者当日购入长春高新股票并于2022年8月19日或8月22日卖出的投资者。征集时间从发布日到2022年10月31日截止。
  高飞告诉记者,公开发起征集投资者维权是基于多方面考虑。首先,随着《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及不断修订,与中小投资者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日趋完善。其次,2019年新修订的《证券法》相关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
  在高飞看来,长春高新股价下跌风波与虚假信息的传播之间有关,“华招医药网”“药闻康策”等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可能是2022年8月18日长春高新股票价格跌停的重要原因,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应当依法向遭受损失的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
  判法关键 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记者从律师处了解到的情况,目前已有70多名投资者报名加入索赔。
  实际上,在长春高新股价一番大跌后,最终的浙江集采品种中并没有生长激素。而自媒体公众号“华招医药网”和“药闻康策”已经将相关文章删除。
  造谣者“一删了之”,但投资者的损失已经造成。从集采传闻算起,长春高新一月内股价重挫27%,市值蒸发250亿,投资者损失惨重。
  高飞称,当投资者因虚假陈述蒙受损失时,可与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或者与开展股票索赔征集的律师事务所或者律师取得联系,积极进行维权。司法机关在审理虚假陈述案件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更为准确的界定相关责任。
  同时,高飞指出,虚假陈述类案件的胜诉可能性较大,但胜诉与否最终取决于法院对于虚假陈述行为、虚假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损失的认定。
  他强调,本次维权系资本市场投资者因虚假信息遭受损失而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人提起诉讼进行索赔,直接受害者为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而非上市公司自身,未检索到可参考的类似案例。
  这也意味着,如果本次能够征集到投资者并顺利立案,该案件将成为A股市场首个因虚假信息遭受损失而索赔的案例。高飞认为,本次诉讼的社会效益要大于实际的判决结果,如胜诉,资本市场投资者特别是众多散户则又多了一层司法保障。
  律师呼吁 上市公司应当健全舆情监管链条
  目前,监管部门已关注长春高新遭遇集采假消息做空的情况。
  9月19日,华招医药网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东西(指集采消息的事)我们已经有相关监管部门来问过了,您具体问他们。上级有上级的处理,我们这边不方便回应。”
  一位长春高新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这样的虚假信息太可恶了,公司还发了限制性股票,所以我们自己的员工也蒙受了损失”。但何时会官方发声?对方表示,需要等到监管部门认定事故性质及责任后,再发表意见。
  “在具备相应能力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应当健全完善监测、发现、辟谣、处置全流程工作规范,争取在第一时间甄别虚假信息并向社会澄清,防止投资者因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而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高飞如此表示。
  不过,因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往往与操纵股价密切相关,证据链隐蔽且难以甄别、取证难度大、调查周期长,查处难度非常大。尽管如此,近年来也已有不少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案例。
  高飞建议,从监管机构角度来看,应当对涉及上市公司重要信息的造谣传谣行为加大惩治力度,最大限度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监管部门要将编造、传播涉及证券市场的虚假信息作为执法行动的打击重点之一,还须整合和协调多部门,形成监管合力,及时发现谣言消息并进行澄清,以免投资者遭受损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