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541|评论: 0

今日秋分,稻香阵阵庆丰收丨二十四节气里的巴山蜀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0923f619f95fc69e46ae9bec64063d9dc325.jpg

今日秋分。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关于秋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阐释:“八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正中间,将秋天一分为二,所以叫“秋分”。秋分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昼夜均等、寒暑平衡的中间点,是“平分秋色”之时。

“秋分”物候记

四川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馆员李建中表示,秋分日,太阳直射地球上的零度纬线赤道。秋分后,阳光直射的位置从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与此同时,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凉或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

关于秋分时的物候,古人是这样总结的:“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候雷始收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春天阳气上升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而收声。古人还认为,雷乃龙所为,而龙在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所以春分雷乃发声,秋分雷始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坯,指细泥,引申为用细泥堵塞。说的是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堵起来以防寒气侵入。实际上,蛰虫们并不会突然之间就完全封闭门户,而是把洞穴垒得结实一些,将洞口适当封闭一部分,等到天气再冷些时才封堵洞口安全越冬,宣告“闲虫勿进”。

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是说此时由于天气干燥,空气中水气少,降雨量大幅度减少,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也会逐渐变少,一些沼泽和水洼便处于干涸之中。

除了前述三候外,丹桂飘香、菊花开放、棉花吐絮也是这一时节的重要物候特征。

20220923be25e8c6fd0efa24030afbc9908dc85f.jpg

“秋分”民俗记

据李建中介绍,秋分是农业生产上非常重要的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之时。面对此时气温下降快的特点,秋忙显得格外紧张。农谚说:“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三春没有一秋忙,收到仓里才算粮。”趁着秋高气爽,农民朋友们须抓紧收割和晾晒粮食。而围绕秋忙,也形成了众多独属于秋分时节的民俗。

祭月

祭月,是古代重要的祭礼之一。《礼记》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说的是天子春天朝拜太阳,秋天朝拜月亮;朝拜太阳在早上,朝拜月亮在晚上。最初“祭月”的时间,是在“秋分”这一天,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在月圆之日,所以后来就将“祭月”仪式由“秋分”调到了中秋节。拜月、祭月习俗,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了近现代。中国最著名的祭月场所就是北京的月坛。在民间,各地遗存着大量类似“拜月亭”“拜月台”的古迹,讲述着一个个曾经的拜月、祭月故事。秋分曾经是传统的“祭月节”,因此在一些地方如今依然还有秋分祭月的习俗。

说秋

秋分前和秋分日,一些地方民间有挨家挨户送秋牛图、说吉利话的习俗。所谓秋牛图,是在红纸或黄纸上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的图样。送图者通常都是善于说唱者,主要说些秋分吉祥、莫忘秋耕、不违农时的话。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押韵动听。他们每到一家,便见啥说啥,随口就来,直到说得主人家接过秋牛图高高兴兴掏钱为止。这一习俗,俗称“说秋”,说秋人称为“秋官”。秋官说秋与春官说春类似,都是关于劝耕的民俗化行为艺术。

竖蛋

每年秋分这一天,不少地方还有“竖蛋”的习俗,流传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具体做法是:选择一个光滑匀称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把它在桌子上竖起来。

一年之中,春分和秋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日子,理由是此日太阳照射在南北两极间的中线上,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南北极磁场、地球引力等等都达到完全均衡的状态。但真的要让鸡蛋立起来也并非易事,关键点在于让鸡蛋的重心低于蛋中部最大周长的位置。这就需要拿鸡蛋的手一动不动,直到蛋黄尽量往下沉落。此外,竖鸡蛋还有一些“科学”窍门,比如在并不光滑的蛋壳表面找到位置适当的三个表面颗粒,就能像支架一样托起整个鸡蛋。

庆丰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广大农民经过春耕夏耘、辛苦劳作,终于在此时迎来了谷子黄、高粱红、大豆肥、瓜果熟的秋收时节。面对满仓粮食,人们难掩喜悦之情,自然要欢庆一番,庆祝丰收。从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每年的秋分就在中秋节前后,各地农民于是将丰收节和中秋节合在一起庆祝。丰收节虽是新节日,但秋分、中秋庆丰收却是自古就有的民俗。秋收时节欢庆丰收,能更好地展现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也是对凝聚古人智慧的“二十四节气”的致敬与传承。

20220923d5301ef602e7cacc37e4abb38e16d894.jpg

古诗词里的“秋分”


秋夜诗(南北朝·沈约)



月落宵向分,紫烟郁氛氲。

曀曀萤入雾,离离鴈出云。

巴童暗理瑟,汉女夜缝裙。

新知乐如是,久要讵相闻。



晚晴(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夜喜贺兰三见访(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秋分日忆用济(清·紫静仪)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道中秋分(清·黄景仁)


万态深秋去不穷,客程常背伯劳东。

残星水冷鱼龙夜,独雁天高阊阖风。

瘦马羸童行得得,高原古木听空空。

欲知道路看人意,五度清霜压断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3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