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获救
甘立权后来回忆道,如果说为什么他那么坚持甘宇还活着,可能是因为15日那天做的一个梦。
当时堂弟甘伟在开车,他在副驾驶座上睡着,隐约听见有人一直在喊他,“哥,救我,哥,救我”,他惊醒过来问甘伟,“你在喊我?”看到甘伟莫名其妙,他才意识到自己在做梦。
那个梦像一阵无法停止的敲门声,咚咚咚,不断地敲击在他心头,之后的数天,他也接连梦到了甘宇。巧合的是,可能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多名家人都在那几天梦见过甘宇。
他相信这是弟弟向他发出的信号。“我就跟罗永说,没找到可能是因为我没上去,如果是我上去的话,弟弟就会出现了。”
20日,甘立权再次联系了当地村民向导倪华东,和父母协商了一下,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21日早上,他和甘伟一起出发上山了,背了几斤油盐米,带了帐篷,“我准备走个三四天,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他”。
之前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救援训练,他一直被拦在山下,但这次,他决定要靠自己。他坚持走另外一条他自认可能性更大的路上山,相信家人之间的心灵感应一定能带领他找到甘宇。
那时,村民倪太高也已经从山下安置点回到了自己位于雅安市石棉县跃进村猛虎岗附近的家。据他所说,搜寻甘宇的救援队伍曾在几天前路过他家门口,跟他们聊天后他大概知道,有一个人被困在了山中。
山上的房屋垮塌严重。李向前摄
21日早上9时许,地震后的第17天,早晨起来喂羊的倪太高听见附近传来一阵呼救,他赶过去看,发现一名年轻男性躺在地上。
“他一见我就哭了。”倪太高回忆道。男子当时躺在地上,衣衫褴褛,浑身上下割出了细密的伤口,精神似乎有点恍惚,手也在发抖,他撑着手臂爬向倪太高的方向,一点点挪动。倪太高判断,这应该就是失踪了17天的甘宇。“我一看到他就问,这么多天,你是怎么捱过来的啊?”
甘宇后来告诉甘立权,因为实在无力行走,自己已在那个地方停留两三天了。在等待救援的十余天里,他靠山上的水和野果维持。为了避免余震带来的塌方,他只好离开原地登到山顶,结果却错过了搜救人员。
看到甘宇的一刻,倪太高也流下了眼泪,其实他不认识甘宇,不知道他做过什么事,救了多少人,单纯是因为一个生命的失而复得。
甘立权记得,当时甘宇披着一件绿色雨衣,身上的毛衣都湿透了,牛仔裤和脚下的板鞋底子也磨烂了。“他一直在哭,特别激动,劫后余生。”
6奇迹
罗永听到了甘宇获救的消息,一颗悬了多天的心终于落地:“甘宇能够走出来,是我最最高兴的事,只要大家平安就好。此刻,他正在救灾安置点的帐篷内休息。23日,他回到了废墟中的家,找到了母亲的遗体。他一度想过,如果那个时候不去提泄洪闸,而是回家,结局是否会不同?
他从小在湾东村长大,41年来都和父母住在一起,作为家里的老幺,受尽母亲疼爱。失去至亲的心情到现在还无法平复。
但他并不后悔,觉得自己“问心无愧”。
甘宇的家人们很快也都得知了好消息。甘宇的姑姑甘茜回忆,在群里看到甘宇获救的照片,她都快认不出来了,“一个一米七几的、白白胖胖、阳光帅气的大小伙子,一下子像老了20岁。”
获救时,甘宇已经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甘立权和周围的村民便砍下旁边的树,做成一个简易的担架,把他抬下山。当天下午,甘宇就被直升机转移到泸定县人民医院接受初步救治,晚上又被转运至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据华西医院消息,当天20时57分,华西医院副院长吴泓率急诊科、创伤医学中心、ICU、胸外科等专家对其进行多科会诊。经初步诊断,甘宇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肋骨骨折,左下肢腓骨骨折,伴有严重感染,内环境紊乱。总体而言,甘宇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但身体虚弱,需要休息,目前在ICU接受针对性治疗。
这些信息可以拼凑出甘宇可能经历过什么。华西医院的会诊医生表示,甘宇严重感染可能是因为“失联17天中有9天淋雨”。而泸定县人民医院的医生黄俊华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甘宇被发现的位置海拔高,晚上很冷,山里杂草丛生,“人在里面生存下来很难。”甘立权发现弟弟多处骨折后,心疼地流泪,他能够想象近视的甘宇是如何在险要的山林中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来。
绝地求生17天
李向前目睹摩托车被砸烂。李向前摄
绝地求生17天,人们将之称为奇迹。但奇迹可能有另一个视角。
根据甘立权的回忆,当时他和甘伟正好走到了倪太高家房屋附近数百米的地方了。甘宇被找到后,借倪太高的电话打给他,一开口就是哭腔。甘立权一听到弟弟的声音,“浑身一下子就有劲了”。他赶紧安慰弟弟:“别哭,放心,我5分钟就到那里。”
换句话说,即使没有倪太高偶然发现甘宇,甘立权也应该会在不久后找到他。
奇迹降临,正如甘宇和罗永的选择,拯救了无数下游村民的性命,正如亲人的执着,拯救了荒野中的甘宇。奇迹便是人迹,是人迹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