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527|评论: 0

警方提醒:朋友圈里这种“兼职刷单”信息,千万别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诈骗方式层出不穷,部分诈骗团伙利用“刷单”进行诈骗。近日,吉林辽源一女子就遭遇了“刷单式”传销骗局。顺着这条线索,吉林警方跨5省16市捣毁了一个“刷单式”电信诈骗犯罪团伙。

“兼职刷单每天380元”

女子被佣金吸引开始刷单

今年上半年,辽源市东丰县女子王某翻看朋友圈,被一则“正规公司招聘某购物平台兼职刷单员,每天380元”的信息吸引。

1.png
▲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此时王某正想做点兼职赚钱,“我总能看到这个人发朋友圈,有好长时间了,就想着不可能是骗人的。”

她扫描了这则招聘信息提供的二维码,之后进入一个聊天群。管理员宣称,刷单做任务才能多赚钱,并推荐她下载一款名为“乐炫”的手机程序。赚钱的方法就是在对方提供的电商平台上刷单。购买商品后,对方马上归还货款和佣金。

2.png
▲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女子一步步走进刷单陷阱

被骗2万多元后报警

王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做了第一单,事成之后对方直接转给她360元佣金。这下,王某彻底放下疑虑,下定决心准备加大投入大干一场。没想到,竟一步步走进对方的陷阱中。

“他说得完成任务后才能返佣金。1个任务里包含5个小任务,都是几千元,这样套来套去。我想迅速结束任务,就一单接一单给人刷。”王某说。

3.png
▲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为了尽快收回本金赚取高额佣金,王某先后六次向对方提供的五个银行账户汇款。“最后一单是9800元,我一看额度太大了。”这时的王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此时的她不但没有赚到钱,还损失了两万多元。无奈之下,她立即向警方求助。

跨5省16市捣毁电信诈骗团伙

警方提醒:一切刷单都是诈骗

接到报案后,东丰县警方迅速开展案件侦办工作。民警以王某提供的网络好友为突破口循线追踪,一个组织严密的电信诈骗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经过分析研判,民警快速锁定了在朋友圈发布刷单信息的段某,很快将其抓获。据段某交代,她参与的是一个网络诈骗组织,她的任务就是通过聊天软件 “拉人头”、通过“发布兼职招聘广告”等手段寻找目标,进而非法获利。

4.png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民警宫兆飞:通过对段某使用作案手机的审查,逐步发现一个以“微社刊”平台为掩护,实则进行转发电信诈骗广告的犯罪团伙。

6月10日,二百多名警力分别赶赴广东、河南、河北、山西、辽宁等5省16市展开抓捕。本案犯罪嫌疑人众多,涉及地域广,给抓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为本案的犯罪嫌疑人均在同一个微信群组内,一旦抓捕的时间跨度较长,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接到抓捕信息,从而逃跑。”宫兆飞说。

5.png
▲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6月14日,前线指挥部下达抓捕指令后,各抓捕小组立即展开了统一的收网行动。警方一次性抓获犯罪嫌疑人179人,其中包括首犯张某、许某。扣押冻结涉案资金267.9万元,现场扣押手机、计算机、账本等涉案工具229件。

6.png
▲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警方在侦破本案时,发现这个犯罪团伙有两个新特点:吸粉和养号。

●吸粉:犯罪团伙尽可能多添加好友,从而提高行骗的成功率。

●养号:犯罪团伙的作案微信公众号会搜集一些本地的真实便民信息,以提高被骗人群对微信账号发布信息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公安机关再次提醒:一切刷单都是诈骗,要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