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572|评论: 0

我40岁了,快乐一下还要偷偷摸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30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周末,我在吃饭时,隔壁桌坐了一对母女。女孩像是上小学的年纪,用餐到一半时,她开始和妈妈分享开心的事,还跳起了舞。妈妈在一旁也听得非常开心。但她笑起来总有些不好意思,捂着嘴,刻意压低小声,还示意女儿赶快吃饭。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感慨:小孩就是快乐呀,能这么忘我地沉浸在开心的事情中。相比之下,成年人遇到开心的事,一般都不会手舞足蹈,而是以一种极其内敛的方式来表达。比如,露出不好意思的笑,然后提醒自己“要低调,不能声张”。仿佛快乐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在心理学上看,这是因为在潜意识中,不敢快乐。

“我没资格快乐”

在一些人看来,快乐是需要资格的。我的来访者阿玉,每次在咨询前被我问到:最近过得怎样?她的回答都出奇一致:唉,过得很不好啊!然后开始列举各种儿子不听话的情况,以及家里、工作上的烦心事。

一开始,我以为她的生活确实充斥着很多不如意。直到一次我得知,她儿子的作文在比赛中获得了名次,得到老师重点表扬。儿子进步了,也取得了成绩,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一件特别值得高兴的事情。

但阿玉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起这事,很多细节还是在我的追问下,才一点点道出来。我有些疑惑:你不是一直希望儿子能进步吗?为什么现在他作文得奖了,你却好像没那么开心?阿玉勉强笑了笑说:开心是值得开心,但还是别太张扬,我也劝孩子别得意忘形,差不多就行了。

我接着问:假设我们就是为这事,好好开心的话,会怎么样呢?她脱口回答:怎么行呢!这点小成绩就骄傲,那不得退步!而且还有那么多事都没做好,怎么能这么早就庆祝呢?在阿玉看来,需要情况“再好一些”,才能安心地高兴。

比如——孩子总体成绩要在班级前几名;自己和老公的工作需要顺利些;和爸妈的沟通,能够更顺畅些......不经意间,她为快乐设置了很多条件,需要达到这些条件,自己才“有资格”享受快乐。

仿佛在每时每刻,阿玉身边都有一位无形的考官,手里拿着一张表,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她应该要完成的事情。每做完一件就打一个勾,所有任务都完成了,然后才能给表格上盖一个章,上面写着一行字——考试及格,批准快乐。

她为什么会这样呢?随着进一步深入探讨,我才发现:这种观念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对快乐的羞耻感。

快乐是羞耻的所以选择“受苦”

表面上,我们都渴望快乐,希望远离痛苦。但在很多人潜意识中,却刚好相反,他们认为:快乐是可耻的;痛苦是高尚的。所以会在无意间逃避快乐,选择主动受苦。就像阿玉。她总是对“好好快乐”有着诸多担忧,仿佛一旦自己太快乐,就必然会发生不好的事。

当我让她试着去联想,到底会发生什么时,她列举了一些可能性:会被人指责我带孩子不用心,不是个及格的妈妈;一旦事情变糟,会被别人说我是因为狂妄自大,所以才乐极生悲。这些在内心指责阿玉的声音,叫内在审判者。它会在我们想快乐时,对我们的内在进行抨击、打压和道德上的指责,让人不敢快乐。

那么,这种内在审判者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分享一段我自己的经历。刚出来工作头几年,我攒了一些钱,有条件在放假时去旅游一下。那时我妈也到了退休的年纪,我便劝她赶紧退休,好安心去玩。然而,她每次都会借口说,单位需要人手,还是要留下来工作。

但每次我回来讲起自己的游玩经历时,她又总是非常羡慕地说:还是你懂享受啊,能够到处去旅游。我年纪这么大了,都没去过哪里玩。这时候,我便会感到非常内疚,甚至内在也会有一个审判者在批评自己:是啊,妈妈一直想要去旅行,都没实现。我自己却玩得那么逍遥自在,好意思吗?

因此,我每次去旅游时,都不敢玩得太尽兴。直到后来通过觉察,我才慢慢意识到,这种内疚,与我曾经受到的教育暗示有关。小时候,我妈经常和我讲一个故事:有一家的孩子不懂事,在生日时闹着要买礼物。但他爸妈没钱,于是瞒着孩子,好不容易借了100块。

但孩子却毫不珍惜,用钱吃买零食、买鞋、买衣服,一点都没有考虑到父母的辛苦。她讲这个故事的用意很简单:父母很辛苦,做孩子的节约,不要挥霍。这确实唤起了我强烈的内疚感,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变成那样的孩子。

久而久之,在我的脑海里便形成这样的观念:我的快乐,是以父母的痛苦为代价的;如果爸妈在过苦日子,即使我有条件,也不应该去享乐。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听到的苛责声音的集合体,象征着不允许——这就是内在审判者的最初来源。

据我了解,不少人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父母做出巨大“牺牲”,以此让孩子有机会享受;但父母又常常会抱怨自己有多苦,孩子有多不懂事。然而,这种既付出又抱怨的行为,代价是巨大的——孩子不敢快乐了。时间一久,甚至会变成一种自我虐待。

重塑快乐的能力 该如何做到“好好快乐”呢?

在这里,我来分享3个方法。

1、理解自己的羞耻感。

诚然,羞耻感确实会妨碍我们去感受快乐。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之所以会形成,是因为我们希望自己能变得更优秀,更能照顾身边人的感受。因此,当想要快乐,羞耻感却再度袭来时,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允许羞耻感和快乐共存。比如,像阿玉发现孩子学习进步了,却不好意思开心时,可以试着去觉察自己的羞耻感:这明明是一件好事,为何我却不敢让自己快乐呢?

是因为害怕孩子会骄傲落后?还是因为从小到大,父母都不曾为我的好成绩给予肯定?亦或是因为,父母还停留在受苦中,我不敢一个人快乐?觉察这份羞耻感的来源,不是为了评价是非对错,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

然后,我们会发现,并不是眼前的事情本身不值得快乐,而是过去的种种情境限制了我们当下的快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回归当下,试着去鼓励自己,在开心的心情中多停留一会——哇,这是一件好事呢,确实值得好好庆祝一下。

带着这份觉知,我们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既有羞耻,也有隐蔽的快乐,那么我可以允许两者存在——我真的挺开心的,同时我也为自己的快乐背负了羞耻,没关系。久而久之,我们便可以“放开手脚”去快乐了。

  2、找一个“敢快乐”的声音,来消解「内在审判者」。

以阿玉为例,她的内心住着两个人:一个是渴望快乐的内在小孩,一个是严厉、凶恶的审判者。内在小孩很虚弱,无力面对审判者,只能害怕地躲在角落里。但我们可以邀请一个有力量、充满包容的声音进入到心中。这个声音,象征着允许,来守护内在小孩的快乐。
他可以是身边真实存在的人,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名人,或是虚拟人物。

阿玉选的人是济公。她想起小时候看电视剧,济公是一个活得通透、很“敢快乐”的人。于是,当自责涌上心头时,她可以先把审判者的话写在纸上,不用急着马上去反驳,一边深呼吸,一边感受这些话语。待平静过后,试着去想象,如果济公看到审判者对内在小孩这么粗暴,他会说些什么呢?

——咱们就开心一下、玩一下怎么啦!

——你(审判者)老那么严肃干嘛?这样活着多累呀!

——这多好的一个孩子呀,笑起来多可爱呀!

这样的声音,让阿玉紧绷的心得以放松,也渐渐减轻了对快乐的负罪感。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去练习和改变。除此之外,在现实生活中,多接触能够好好快乐的人,或是多和孩子玩,都是能提升我们快乐的能力的。

3、与亲人的苦难进行心理分离。

比如我与我妈的例子。我曾经经常会因为她不愿退休,非要工作而苦恼。直到后来我通过深度的观察,才终于意识到一点:这是她的自主选择,而不是为别人牺牲。牺牲通常是不情愿的,也暗示着别人要为自己的牺牲做出一些补偿。我之前之所以苦恼,是因为以为妈妈继续工作,是牺牲了自己的快乐,所以我会有内疚感。

然而,她继续上班并不是一件“不得不”的事情,而是她选择去做的。并且,我后来还发现,相对于退休享乐,她更加渴望的是价值感。而继续工作,可以让她感觉到自己依然是被需要的、有价值的。

如果退休,反而会感觉到自己没价值。如果我强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父母,就说明:我把自己看得太重了,觉得自己比父母大,需要对他们负起责任。但真相是,在家庭序位上,父母永远是大的,他们为家庭负责;孩子永远是小的,为自己负责。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纳自己的渺小,看见父母的坚强:他们从这么艰难的状况中存活下来,并尽全力把我抚养长大——这说明,他们是有能力将自己的人生进行下去的。

如果我们真的爱父母,就应该尊重他们的生活态度,并由衷地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们有理由将自己置于这样的处境,我尊重你们;我只是你们的孩子,没有权力为你们的人生负责;谢谢你们赋予我生命,我会好好将它经营下去……

当意识到这一点,我便不再去谴责自己,可以安心享受自己的快乐了。

写在最后

一个人不好意思表现快乐,就好比一朵鲜花会因为自己的绽放而羞耻。这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否认。快乐、难过、疲惫,这些感觉就像血液一样,都属于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健康的状态,是血液能够顺畅地流动:快乐时好好快乐,难过时好好难过,疲惫时好好疲惫。

这里说的“好好”,就是指不要刻意制止自己的感受,允许它存在、流淌。

当血液循环起来,人才会有精神、有生气。

最典型的,便是孩子的状态:开心时手舞足蹈,难过时大哭大闹。因为情绪处于流动的状态,也最能察觉到大人体会不到的快乐。


最后,我想起一个女孩在网上分享的一段经历。她说自己在初二时,和同学去吃面,期间大家有说有笑。在结账时,服务员说,旁边桌的先生帮她们给钱了。女孩很惊讶,找到那位先生,发现自己并不认识对方。

但对方说了一句让她终身难忘的话:我买单是因为,刚才坐在楼上吃饭,看到你笑得很开心,希望未来的你也能笑得这么开心。女孩听完很感动。如今已长大,每当生活遇到糟心的事,回想起这件事,都会让她打起精神来。

换作我们任何人也同样。当快乐被好好地允许、好好地祝福时,我们也会涌现出巨大的力量,更加享受生命。愿你我都能好好快乐。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7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