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古时候没有对《道德经》的合理解读?汉时成都临邛(邛崃)的严君平(原名庄遵,终身不仕而隐)不仅全面深刻地继承和发展展了老师的道家思想,还著有《老子指归》并成为道家的经典 。
不少学者认为,严君平著《老子指归》,把道家思想引向更抽象玄虚的境地。他善于用直觉思维的方法去看待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企图直接探知天地万物生存和发展变化的根本,探索天地所由,物类所依的根据。与老子不同,严君平用“道德”来概括宇宙的全体,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严君平的体系建构来自易传等传统,因此《指归》是一个老庄易的理论结合,他是一个老子型态极为明确的老学哲学家,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中的“蜀学”学统格局。
严君平提出的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比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早1600多年。甚至从古到今,都有不少学者认为严君平即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