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006|评论: 8

[川剧活动] (川剧人生)吃得杂”、“踩得烂”的人——曾祥明印象记

[复制链接]

               吃得杂”、“踩得烂”的人
                            ——曾祥明印象记

                                         ·王正平·

“吃得杂”是巴渝方言,是说一个人的爱好广泛,能吸收多种学养来成长自己。“踩得烂”是川剧行话,是说一个演员技艺全、戏路宽,能胜任多种行当的角色——在这里算是借用,曾祥明就是这样一个“吃得杂”、“踩得烂”的人。

职业秘密

一个人的职业应该是公开的,没有秘密可言。但曾祥明的职业却有些扑朔迷离,使不太熟悉他的人摸门不着。
1986年7月,四川省文化厅录像室,在德阳为川剧表演艺术家蓝光临先生录像,拍摄蓝光临的八个具有代表性的折子戏。曾祥明应邀为蓝先生校订剧本文辞和书写电视荧屏的字幕——那时还多是手写。曾祥明来到德阳,接待他的德阳川剧团副团长、著名靠甲老生演员尹华轩在闲聊时,问他——
曾老师是四川省川剧院的吗是成都市川剧院的?  
曾祥明答,我是重庆来的。
是重庆市川剧院的?
不,我是教书的。
啊,是省川剧学校的老师!
看看,始终把他跟川剧绑在一起——倒也是啊,不然,怎么会请你阁下来呢!
2002年,曾祥明被重庆市京剧团聘为特聘编剧。可京剧团的演员们,多数都知道他是写川剧的,如当时健在的厉慧敏等,对他是一口一个你们川剧院怎样怎样,直接把他当成重庆市川剧院的人。
可重庆市市川剧院的人呢?有天,曾祥明到市川剧院看戏,来在化妆室看朋友,一位姓李的化妆师却问他:
曾老师,你在冉家坝选的是哪一种户型的房子?
曾祥明茫然了,我为什么要到冉家坝选房子呢?
化妆师说,你们市文化局修的房子,不也是在冉家坝吗!
川剧院的人当然知道他不是川剧院的啰,于是,他又成了市文化局的。
曾经跟他同一个小区居住的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张礼慧,在散步闲谈时,却这样问他——
曾老师,你还在市曲艺团工作吗?
我为什么要在市曲艺团呢?曾祥明反问道。
你不是市曲艺家协会的副主席吗?
是曲协副主席就要在市曲艺团吗?
连多次在一起开会的邻居,也没闹清楚他的工作单位。
更多的渝北人,一直把他当做是渝北区文化馆的。
这也怪不得别人,单看曾祥明的头衔,他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文学学会会员、重庆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特邀会员、重庆市川剧院艺术顾问、重庆市京剧团特聘编剧。
简直弄不清他是搞啥“岗”的。
其实,曾祥明是教书出身的。他没有在专业文艺团体和文化事业单位工作过一天,也没有受过一天的专业训练。他当过20多年的语文教师之后,又在渝北区政协当过13年的文史办公室主任,直到2001年9月被要求“自愿”退休。
他是纯粹的业余,戏剧创作和曲艺创作完全出于业余爱好。
他“吃得杂”!

两笔财富

一个纯粹的业余爱好者,如何成为重庆知名的戏剧家、曲艺家?这就不能不提到曾祥明自己说的两笔财富了。
曾祥明生长在重庆市区的解放西路——1944年他出生时还叫“林森路”——街上也颇多茶馆。那时的茶馆,多是川剧座唱和曲艺演唱的场所。曾祥明就在这些茶馆门前(没能进去,进去要买茶,要收茶钱,站在外面叫“扎人墙子”)听过川剧《营门斩子》、《八郎回营》、《三跑山》、《情探》、《问病逼宫》等戏,也听过徐伴琴(男性)演唱的竹琴《岳飞》、陶碧霞(女性)演唱荷叶大书《三打国舅府》,听过谁谁的评书《水浒传》等等,开始了他戏曲、曲艺的启蒙。年岁稍大后,他看戏更多,看的折子戏尤多。他看过的名家也不少。只举两场为例,就令人钦羡了: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他就在人民大礼堂看过一场戏,有吴晓雷、万智君的《牧虎关》,张德成、刘裕能的《赠绨袍》,许倩云、肖又和的《翠香记》,陈淡然、赵书勤的《卖画劈门》,周裕祥、冯文澄、龚俐婵的《收烂龙》。一场是在重庆剧场看的,有刘成基、戴雪如的《陕补缸》,周裕祥、琼莲芳、刘忠义的《扯符吊打》,周企何、刘又全、蔡如雷的《迎贤店》,刘裕能、任心田的《文武打》,吴晓雷、陈惠琴的《王婆骂鸡》,刘成基、戴雪如的《五子告母》(不知什么原因,两个人演了双出)。  
曾祥明在40中读初中时,学校常组织学生到演出场所义务劳动,他又争取分到重庆市川剧院的演出场地——实验剧场,以收戏票、对座号、打扫剧场淸洁的劳动,换来了一场又一场的戏看。据说,仅仅1958年里,他就看了200多场川剧,而且还有记载——记下当天看的什么戏,哪些演员演的。记下来什么用?没用,只是看着心里高兴,不看戏的时候拿来翻翻,也能过过戏瘾。他也辛苦地攒积着些微的零用钱,不遗余力地到重庆剧场、胜利剧场、大众游艺园看戏,于是,周慕莲、琼莲芳、姜尚峰、袁玉堃、吴晓雷、唐彬如、李文杰、李文韵、胡漱芳、、邹西池、萍苹等名家,和当时的青年演员夏庭光、赵又愚、张巧凤、刘卯钊的戏也深深印在他心中。
尽管,曾祥明离开重庆到凉山时只有15岁,可他看的川剧和名家的演出,是他的一笔大财富。使他熟悉了川剧,熟悉了舞台,也见过了名家的真身、欣赏过名家的精湛艺术。后来,他把少年时看戏的印象,与1981年以后看的戏相对照,写了一些心得体会、评介文章,发表在《四川日报》、《川剧艺术》、《戏剧与电影》、《川剧报》等报刊上,就凭着这些文字,他加入了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和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
从1962年参加工作以后,到70年代末期,曾祥明一直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在那偏远僻静的彝家寨堡里,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在煤油灯下读书,读诗经、读楚辞、读汉魏六朝赋,读唐诗宋词、读古文观止、读古代汉语等等。他还动手今译过部分国风,动笔抄写了屈原的全部诗歌和郭沫若的译诗,这些文字还至今保留着。曾祥明常常告诉年轻的朋友们,要趁着年轻多读点、多背诵点。他说,他现在张口就能背出的,还是青年时在凉山彝寨里背诵的那些诗词。这就是他的又一笔财富,为他后来的戏曲创作奠下了深厚的文字功底。

成果累累

1988年3月,曾祥明从凉山昭觉县调回了他的祖籍江北县(今渝北区),也改行到政协
从事文史工作。但对川剧的熟悉,使他很快就与原江北县川剧团的演员熟悉起来。当时,江北县川剧团已被撤销,原川剧团的部分人员分到了县文化馆工作。那时,戏剧小品正刚刚崛起,为了演出的需要,经县文化馆的李永清等人约请,曾祥明开始了戏剧小品和曲艺的创作。由于他拥有那两笔宝贵的财富,有川剧的营养、对舞台的熟悉、扎实的文学功底,使他起点就高,出手不凡,他写的第一个戏剧小品《发票》,就获得了全市群文小品比赛二等奖,又进了次年的重庆电视台春节晚会。第二个小品《义务勤杂工》获重庆市首届乡镇企业文艺调演一等奖,并入选《1991重庆市群众戏剧小品选》。第三个戏剧小品《列车马上进站》,发表在辽宁《电视与戏剧》1993年第4期,获1993年重庆市“重钢杯”戏剧小品大赛创作一等奖、获1994年中国剧协第一届百优小品三等奖。
他写的第一个谐剧《工作需要》,刊登在《戏剧与电影》1988年第10期,并获重庆市第二届巴渝金秋艺术节一等奖。且被谐剧创始人王永梭先生看中,改写成《买啤酒》亲自演出。
旗开得胜的曾祥明再接再厉,驾轻就熟地接着创作了喜剧小品《喜事重重》,获1996年中国剧协百优小品二等奖;话剧小品《鱼水》,1997年获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话剧小品《写信》,获1998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戏小品三等奖。此外,还有话剧小品《潇洒一回》(与《列车马上进站》同时参赛)获1993重庆市戏剧小品调演二等奖,话剧小品《女法官》获法院系统文艺调演一等奖,话剧小品《劳模轶事》获市总工会文艺调演一等奖……这一系列成绩,为曾祥明在重庆群众文化界和戏剧界赢得了声誉。
在曲艺创作上,他继《工作需要》后,又陆续在四川成都的《戏剧与电影》杂志上发表
了谐剧《挖祖坟》(载1989年第9期)、谐剧《星期天》(载1990年第2期)。特别是他创作的清音表演唱《搬进新居迎太阳》,由重庆市曲艺团演出,获国家文化部“文华新节目奖”;在央视、长江台等播放。
2000年5月,重庆市川剧院的著名小生演员刘树德,准备举办个人专场演出,要曾祥明为他改写一个既适合他演,而他又不常演过的小戏,作为专场中的新戏来演出。熟悉川剧的曾祥明,选取了传统大幕川剧《折桂斧》中“教弟”一场,加重了角色的戏份,为他改写为《打柴教弟》,演出取的了好效果。这一来就不可收拾,市川剧院的著名丑角演员许咏明办个人专场,要曾祥明为他写一折新戏。曾祥明从传统大戏《风筝误》中选取了一场戏,改写了《取筝惊丑》,后来成为许咏明的常演剧目和代表剧目。曾祥明还为女小生孙群改写了《宝玉哭灵》(她演过后又有唐世鸿演)、为老旦周雨萍改写过《太君辞朝》(她演过后又有段昭书演)。2002年,曾祥明为须生演员熊宪刚赴北京演出,新创作了小川剧《啖松》,同年新创作了大型川剧《八珍汤》,并由重庆市川剧院演出。2003年,曾祥明为黄荣华晋京夺取中国戏剧“梅花奖”,新创作了大型川剧《长乐悲歌》……他竟然正式地写起川剧来了。
2002年春,重庆市川剧院副院长朱凯调任重庆市京剧团副团长,在他的推荐下,曾祥明被聘为市京剧团特聘编剧,写起了京剧来。
自此以后,曾祥明专心致志的潜心搞起戏剧和曲艺的创作来。
从1988年3月到2012年8月,在他回到重庆的24年多里,创作、改编的大型川剧达19部、大型京剧4部、小川剧26个。创作曲艺作品210个,戏剧小品153个。他虽是业余剧作家、曲艺作家,可重庆市川剧院演过他创作的川剧,重庆市京剧团演过他创作的京剧,重庆市话剧团演过他创作的戏剧小品,重庆市曲艺团在中央电视台《曲艺杂坛》播放的两个曲艺作品《搬进新居迎太阳》和《邮路之歌》,都是他创作的。曾祥明的确是“吃得杂”和“踩得烂”的人啊!
然而,“吃得杂”的曾祥明还不止于此。因为,只是搞创作,还没把他的两笔财富充分利用起来啊!
他有一张特殊的名片:“曾祥明  国家二级川剧观众”。
看戏,是他的主要爱好。小时候看,长大了看,到老还是看。看完以后,意犹未尽,就把看戏的感想写下了,就成了他评介川剧的文章。
这些文章,有人物评传,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6万字的长篇川剧人物专著《川剧名丑赵又愚》;《政协时报》(《重庆政协报》曾经的名称)1996·2·2——7·12连载的《一代名旦苹萍》。有理论性的探讨《试谈周裕祥的袍带丑戏》(1989·5《四川戏剧》)、《飞鸿千里话<断桥>》(1990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研究》)、《谈川剧“武丑”和“武丑戏”的归属问题》(2009·3期《四川戏剧》)等;有普及性的川剧知识介绍,如1996·11·15—1997·10·21《重庆晚报》陆续刊载的“梨园论道”等等。
20多年来,曾祥明共撰写、发表、出版了川剧评介文章60多万字,他把这些篇文章编辑为《曾祥明川剧文论》上中下三辑(《粉墨风采》、《想到就说》、《梨园论道》),存进电脑。电脑标明的字数统计共达654746字,就是专业的川剧研究者的著述,大约也不过如此吧。近来,曾祥明又在研究川剧传统剧本,开始撰写《川剧传统戏戏词漫谈》,已完成30多篇,在《重庆文化》与成都《川剧与观众》报上陆续刊载。
在凉山,曾祥明着力创作的是诗歌和小说,回到重庆后,诗歌和小说不写了,但散文还没丢下。作为当年的语文教师、语文高级讲师,他还写了不少散文和文史知识的文章。在他的电脑里,还编有《曾祥明散文杂感选》(131篇18万多字)、《曾祥明文史小札》15万多字——内含《诗词格律讲座》、《文言文基础知识通俗讲话》、《中国古代职官漫谈》、《中国古代科举漫谈》、《中国古代姓名漫谈》、《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漫谈》、《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琐谈》等发表在《四川农民报》和《重庆政协报》的讲座连载,以及《史山采薇》的散见篇什。
要是把他从1977年起,所写作、创作的各种文体的文字总和起来,电脑统计多达2608613字。按照曾祥明自己的说法,这二百多万字,虽不敢说是硕果累累,也将就算得成果累累了吧。

勤奋笔耕
但是,曾祥明在凉山时毕竟是个教师,在渝北区(江北县)政协是个文史办公室主任。他还有其本职工作。比如,他在政协,要写文件、会议材料,组织政协委员视察、学习,单是征集、整理、出版文史资料。他主持编辑的《江北县文史资料》、《渝北文史资料》就达共22辑、文史专书4本,主笔撰写了《江北县政协志》。那么,他哪里来的时间去写作、创作呢?
有。在退休前,他每天都有3—4小时的写作、创作时间,那就是每天晚饭后,都到办公室笔耕,一般是晚上七、八点钟到晚上十一二点,交稿时间紧迫的不受此限。朋友们都知道,晚上打电话到办公室找他,绝对是十拿九稳的。可有人曾经问过他,天天都在办公室写,有那么多写的吗?他说,只要你天天晚上都去坐,坐上那么几年,保管有写的。其实,因为他“吃得杂”、“踩得烂”,总能有事做——或者写小品、写戏曲、写曲艺,或者写散文、杂感,写川剧评介,实在没写的,那就刻一方印章,或者写一首诗词,用他还过得去的隶书写出来,投到报刊去。
曾祥明会打麻将。可他的不打麻将,在渝北区政协也是出名的。有天晚上,三个同事来到他办公室吹闲牛。这使他感到很奇怪,问道,你们今天晚上怎么想起了到我这里来呢?回答是“三缺一”。差一个人都不叫他,知道他不肯耽误时间。
退休后,写作的时间就更多了。一天三次坐在电脑前,上午修改头天的稿子。下午准备资料,晚上写作。
他写得最苦的一次,当属为綦江川剧团写大型川剧《百花村》。那是2007年5月,重庆市剧协举办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剧目展演”的活动。要求个区县送剧目参加。当年3月,曾祥明应渝北区文广新局之约,写了一个20多分钟的小话剧《砸寿碗》,又应江北区文广新局之约,写了一个小川剧《拆墙》。得到了时任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市剧协申列荣主席的肯定。申列荣主席还对说,有的地方也搞了川剧,不过剧本还有待修改,到时需要他帮帮忙。他不知就里,答应了。
到4月15日左右吧,市剧协通知他去开会,结果是要他修改倪国祯先生1979年为綦江川剧团写的一个大戏《加上妈六朵花》。这个戏在问世的当年反映很好,但在16年后来看却是过时了。但可怪的是,綦江已经决定要演这个戏,而且把演出时间都公布了——在2007年5月演出,可现在才把剧本交给他。一是时间仓促,申主席给他的时间是十天。十天要完成一个足以演出两个小时的大戏!二是改戏很难,有时还不如新写。可想到申列荣主席当年对排演他的《长乐悲歌》的大力支持,他咬着牙接受了任务。
他采取 “撕去风筝留骨架”的方法,即保留《加上妈六朵花》原剧的骨架,另糊新纸,重绘图样,写新事、新词、新道白——等于重写。他坐在电脑前,七天时间,把戏拉了出来,并命名《百花村》——结果,他因此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后来在地板上睡了40多天,病痛到现在都没能根除。《百花村》的演出,使一息奄奄的綦江县川剧团因此阳气大振,演员也由领生活费改领工资了。
余热腾腾
唐代杜牧有诗云,“夕阳无限好”。人到老年也如此——经验丰富了,成绩大了,名声有了,荣誉多了,也更忙了。
从2001年9月到2012年9月,曾祥明退休十一年了。这十一年,是曾祥明创作丰收的十一年。十一年里,他新创作了的9部大型川剧、4部大型京剧,整理、改写了6部大型川剧,创作了94个戏剧小品,100多个曲艺作品。这十一年里,在中国曲协主办的《曲艺》杂志上,几乎每年都有他的作品刊登,有时一年能发表他三个作品。这十一年里,他创作的评书《穿火窑裤的县长》,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重庆市第三届文学艺术奖。新编大型历史故事川剧《长乐悲歌》获2006年重庆市艺术奖戏剧奖,,由重庆市川剧院演出,在央视戏曲频道播放。他的话剧小品《中秋》,于2008年获“天穆杯”“新农村、新文化新风貌”全国戏剧小品展演三等奖,剧本在《剧本》杂志2009年第2期发表。2009年,他创作的扬琴表演唱《邮路之歌》,由重庆市曲艺团演出,在中央电视台3频道播放。他的新编京剧《巴蔓子》,于2010年获首届中国戏剧文化奖剧本奖。
2011年,年满67岁的曾祥明,从市曲协主席团里退了下来,可他依然一如既往地为市曲协编辑《重庆曲艺作品选》,到南山为全市故事创作员、到江北、南岸、九龙坡、双桥、忠县、渝北等区县作故事创作讲座,到沙坪坝、巴南、渝北等区作戏剧小品、曲艺创作讲座。为渝北区读书会、烟草公司等作中国古代文化的《姓氏与名字》、《诗词格律讲座》、《宋词欣赏》等等讲座。今年9月底,他还应川剧名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川剧艺术传承人夏庭光先生举荐,为重庆市川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逐字逐句串讲川剧经典剧目《情探》,并评讲表演。为此,曾祥明撰写了七千多字的《川剧<情探>词语试解五题》。业余川剧爱好者为专业演员讲专业课,搞倒了没有啊?没有!这更能展现曾祥明的两笔财富:文字功底与熟悉川剧,他就是“吃得杂”、“踩得烂”的人啊!

(王正平,评书艺术家,原重庆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10-7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0-7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成都知名川剧人袁老说,必须承认,这是个戏剧天才

发表于 2022-10-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让大家更加深刻全面了解这个吃得杂.'踩得烂'的戏剧全才,有你,川剧幸甚

2021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10-7 10:1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金祥明老师是多面手,把自己的璁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了。真真佩服![强][强][强]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10-8 09: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老师所著《川剧情探词语试解5题》在哪里能看到?对《情探》中那句《忍俊不禁了》的念白和前后剧情,演员表情不知曾老师有何高几元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10-8 09:2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見

发表于 2022-12-8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2-22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初选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