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648|评论: 9

什么鬼,鼓励低收入和特困家庭买房?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10-9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鬼,鼓励低收入和特困家庭买房?

      中产先生


合格的补贴人也变少了。
今天,看到澎湃新闻的一个消息:

山东微山县:低收入、特困家庭年底前买房最高补贴3万元。
0

有点难以置信,于是找来文件看了一下,是一个鼓励购房的通知,包括契税补贴和现金补贴。

补贴的对象如下:

1、人才和劳模,3-5万。
2、退役军人、残疾人、回乡创业大中专生,5万元。
3、上岸渔民,1万元。
4、城市无房低保户、低收入和特困家庭,3万元。

这基本上小县城能挖到的最后存量了吧,用网上的段子来说:

这是韭菜根了

人才补贴可以理解,这是所有地方通行的办法,劳模、退役军人、回乡创业、残疾人也给补贴,相当于找个理由给补贴了。

另外,农民进城这招估计早就用过了,现在开始让渔民上岸,这里的渔民是住在船上的,没有房子,广东那边叫疍家人,应该也不富裕。

最离谱的是给低保户、低收入和特困家庭购房补贴,鼓励他们买房,这有点怎么说呢,不是政策的问题,而是一个逻辑问题,能买得起房的,还是低保特困家庭吗?

如果真的要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也不应该是买商品房啊,不是该搞保障房和廉租房吗?

除非有一种可能:

低保户其实并不穷。

这种情况不稀奇,关系户吃低保,拿保障房做二房东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如果真是这样,会不会有点太不藏着掖着了。

所以,我倾向于,是政策制定者疏忽了,没有考虑好因果关系,一想到补贴就自动代入了低保户和特困家庭,算是惯性漂移了。

给大家闹了个误会。

看着这个有点荒唐的政策,更让人印证了一个观点:

合格的贷款人越来越少了

特别是这些年,从金融端打击炒房,各种杠杆、集资、经营贷都被打击了,中产为房地产接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想想当年万人连夜排队摇号的场景,遍布祖国大地,那是中产为楼市站的最后一班岗了。

这之后,楼市以稳为主不再暴涨,中产加满了杠杆都在观望,只好挖刚需的存量,但是刚需扛不起房价,于是开始给补贴。

随着楼市持续下行,不但合格的贷款人变少了:

连合格的补贴人也变少了

上半年我们见证了房地产史上最眼花缭乱的补贴花活儿:

二胎、体制内、新市民、投亲老人、在校大学生、农民进城……

补贴的门槛肉眼可见的在降低,终于到了今天,不装了,基本上买房就给补贴,甚至都补贴到低保户头上了。

这就陷入了一个困境:

房价不涨,中产不会入市;房价不跌,刚需也不会入市。

但目前的楼市的调控目标就是整体不涨不跌。

今年以来,从小阳春到金九银十,几个热点二线城市带头全面取消限购限售,连续两波都在短时间内被住建部叫停,说明国家的定力是很足的。

目前的政策就是,定向降息、降税、降首付,甚至某些地方在变相降房价,但是名义上的房价还是不降。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炒房是不会再炒了,想要炒就去炒豪宅,不影响楼市大盘,然后各种降购房门槛,各种补贴,但是名义房价不能降。

摆明了,这一轮要让刚需扛鼎了。
但是刚需还是买不起怎么办呢?

还有最后一个大招:

政府收购房子然后作为保障房出售给刚需。

补贴个大的

这是某个经济学家前段时间提出来的方法,当时我觉得不太可行,因为账很难做平,其次对地方财政的拉动作用有限。

不过,这种做法相当于政府变相降价,同时保证名义房价稳定,只是这么大的价差,恐怕关系户又要来分一杯羹了。

现在已经好几个城市这么做了,某包邮区地级市一次性收购了年销量的10%的商品房做保障房储备,手笔不可谓不大。

这种做法目前刚开始,而且并不直接卖给刚需,只是作为定向给开发商放水拍地的手段。

未来,如果楼市还不恢复,会不会就直接卖给刚需了呢?用空间换时间,能消化一点是一点。

拭目以待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困境:房价不涨,中产不会入市;房价不跌,刚需也不会入市。

发表于 2022-10-9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还是想法搞实体经济吧!这种发快财也不是长久之计!

发表于 2022-10-10 10:1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0-10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了你拥有商品房,有了商品房就不能享受贫困补贴。这个就像民间借贷,你想他的利息,他想着你的本金。
发表于 2022-10-1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套路一套接着一套,不套住你还利息,上面那群不事劳作的人怎么活得下去啊?

发表于 2022-10-10 10:4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房是好买,然后交一辈子物业费,被社区物业管得死死的,不交不让回家,停水停电甚至遭欧打,从此一生遭周扒皮剥削至死,农村住起不香吗?

发表于 2022-10-1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处.png
发表于 2022-10-1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一线城市的问题是30%收入给了房东,这导致2021年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就是人口向省会或准一线迁入,比如去年武汉就新增了120万人口,人口净流入城市排名世界第一,增量排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武汉120.1万、成都24.5万、杭州23.9万、西安20.3万、南昌28.25万、长沙17.85万、青岛15.1万、济南13.36万、郑州12.52万、宁波12.4万。
可见,现在我国是两头低,中间高,换20年前,北上广深的吸引力是无与伦比的,但现在则不同了,很多企业由于北上广深的高房价,很难留住人,所以现在北上广深只能是一些顶级的企业比较适合,但我们知道,大部分企业都是普通企业,他们没必要存在一线城市,在哪办公都可以。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真正意义上的返省会创业就业阶段,一线城市的回来,三线城市的去省会,这是目前这两年的主流。
大致趋势就是这样,虽然省会城市人口还在持续流入,但并不意味着房价就一定会涨,只能说维持,毕竟房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人口是长期决定的。
未来,你到底是租房还是买房,除了一线城市有房价上涨潜力外,其它城市先看看租售比,如果高于1:400的,就优先考虑租房了。
发表于 2022-10-1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处来去处去 发表于 2022-10-10 10:36
现在套路一套接着一套,不套住你还利息,上面那群不事劳作的人怎么活得下去啊?

正解!说到底其核心本质就是不断压榨剥夺老百姓创造的价值,而且越来越厉害,以至于现在的老百姓们负债累累、生存压力巨大。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