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415|评论: 8

[转帖] 西南财大有点亏,这是中国大学距诺奖最近的一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2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南财大有点亏,这是中国大学距诺奖最近的一次。

     请注意,我特意说的是中国大学,而不是中国或中国人;这里的诺奖,更可以特指诺贝尔经济学奖。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三名经济学家:本·伯南克、道格拉斯·戴蒙德和菲利普·迪布维格,表彰他们在银行与金融危机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伯南克,大家都熟悉,美联储前主席,因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力挽狂澜,还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风云人物。

  戴蒙德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迪布维格是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教授,两人创建了一个著名的金融理论模型,用以解释流动性与银行挤兑之间的联系。
d01c-1deeac451316087fb631cd0838f26b0c.png

  三个都是美国经济学家,但有一个很特殊,那就是迪布维格。

  反正看他个人网页上的自我介绍,对中国那真是一往情深,谈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时,他说:我喜欢演奏爵士乐和蓝调,以及演奏一些传统乐器,如二胡和葫芦丝,我也喜欢太极、气功、推手……

  一个美国人,居然喜欢中国的二胡、葫芦丝、太极,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他还在西南财经大学当了10年的金融研究院院长(2010-2021)。

  怕人们不明白,他的英文自我介绍里,关于西南财大,还特意用中文标注了。

  而且,长得像美猴王的他,很多照片和视频,都穿着唐装(是吧?),而且,据一些网友介绍,他很可能是成都女婿,还有一个微信号,中文绰号就是“大顽童”。

  他还积极推荐别人加他的微信,说加微信很可能是联系到他最快的方式,看来也是一个重度用户。但刚才看了一下,应该获奖后加他微信的人太多,系统提示,要加他必须“稍后再试”……

be38-94f7507b35d06c40004682bb3840e51b.jpg

  这应该也是西方诺贝尔奖得主中,最喜欢微信而且最积极为微信做广告的人了吧。

  看海外的介绍,迪布维格还是圣路易斯华人社区的老熟人,是一所中文学校长江艺术团合唱团的成员,春晚等特殊时节,经常一展歌喉,应该唱的都是中文歌曲。

  他的自我介绍中,说自己还拿过成都金沙友谊奖、四川金顶奖和中国政府友谊奖……

  他的获奖经历也很有意思。据他自己介绍,在经济学奖公布前夕,一些朋友认为他可能获奖,他觉得不大可能,后来,他还是自己查诺贝尔经济学奖网站,得知自己中奖了,现在压力很大……

  他笑着说,很多人立刻去他圣路易斯家中祝贺,但他自己却在波士顿的宾馆里……

  他还是一个热心肠。在他的一份自我介绍中,谈到了校园暴力,他说,“如果一个学生来找我讨论或披露性侵犯、性别歧视、性骚扰、约会暴力、家庭暴力或被跟踪的事件,或者如果我以其他方式观察或意识到这样的指控,我将尽可能保密这些信息,但作为华盛顿大学的教职员工,我必须立即向我的系主任或院长报告,或直接向JessicaKennedy女士报告……”

47b5-0e8f6755904fff9ba6bb26c7021b2e48.jpg

  如果,我只是说如果,如果迪布维格现在还是西南财大的院长,那不就是中国大学的教授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了?

  请注意,我说的是中国大学,芝加哥大学出了97个诺贝尔奖得主,相当一部分也不是该大学土生土长,甚至不是美国国籍,而是在该大学任职;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迪布维格还是西南财大的院长,自然就是该大学教授获奖了。

  很可惜,就差了那么一年。

  原因可能很大。但据一位靠谱的朋友介绍,最主要原因,还是疫情三年,国内外交通阻隔,教授来不了大学也不是事,最终双方友好分手。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从迪布维格教授自我介绍中,那么多中国元素,以及夹杂的中国字,他对中国、对成都的喜欢,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当然,有一些朋友也说,幸亏迪布维格教授没有在中国大学任教,不然,诺贝尔奖还能颁发给他吗?

  这个角度,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我总觉得,在诺贝尔奖系列中,文学奖与和平奖,意识形态色彩太浓,争议也最多;其他的科学奖和经济学奖,有没有争议?肯定也是有的,而且,大家都知道,西方的奖项,肯定更侧重西方学者,但总体评出的,还都是大家,都有真学问。

  迪布维格就是其中一个。

ecfc-830c7f50bfa43ee7ffb39ed292172292.png

  最后,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第一,这是西南财大的遗憾,也是西南财大的荣耀。

  遗憾,是迪布维格获奖的时候,已不是西南财大的院长;荣耀,是他毕竟当了10年的院长,这既显现了他对西南财大的认可,更显现了西南财大对人才引进的高标准。

  那就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表示祝贺。毕竟,经济学奖,不是和平奖和文学奖,这一届的三位经济学奖得主,还是有真学问,站得住脚的。

  第二,也凸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成都的魅力。

  一位西方的著名经济学家,这么爱唐装、爱二胡、爱葫芦丝、爱太极,背后可能的原因,是有一位有魅力的成都媳妇。成都姑娘果然不一般,但这背后,我觉得,更是中国文化的魅力。

  不然,他也不会去西南财大当金融研究院院长,一当就是10年。而且,成都的山山水水,成都人的洒脱好玩,应该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不然,他也不会微信绰号“大顽童”。

b124-ef718c46d6c6420e0b44b73c1f66be19.jpg

  第三,更显现了中国大学的开放,中国的开放。

  我知道,今年诺贝尔科学奖公布后,不少人嘲讽,中国学者没有拿到,但很多中国大学都发喜报,祝贺我校XX名誉教授获奖。确实很有一点喜剧效果,但转念一想,这不更显现了中国大学的开放吗?你可以是外国学者,但欢迎你来中国教学;你获奖,我们与有荣焉。

  在这背后,更是中国的开放。所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踏上中国的土地。如果不是这三年的疫情,这种交流肯定更为频繁,甚至,迪布维格教授,很可能是在成都接到了得奖电话。

  第四,不要神化诺贝尔奖,我们要清醒更要有自信。

  文学奖与和平奖就不说了,主观性太强,意识形态色彩太重。至于诺贝尔科学奖和经济学奖,我总觉得,我们也不必神化,就是西方一个传统奖项,看到有网友就调侃,西方拿到了那么多经济学奖,你看西方经济也没咋的啊……

  确实也有一定道理。所以,我们尊重这些奖项,要认识到我们的差距和不足,要清醒但更要有自信。

  我总觉得,以中国经济40多年来的巨大成功,诺贝尔经济学奖哪怕再重学术,但没有中国人获奖,是说不过去的。如果这样颁发下去,奖项的公信度会越来越差。当然,我们也要反省,为什么我们还没有一个公信度超过诺奖的奖项?

  一定要努力啊。中国经济要努力,中国大学要努力,中国学者也要努力。

  最后,还是祝“美猴王”大顽童教授获得大奖。与其调侃西南财大,中国大学其实更要向西南财大学习,人家拿了诺奖你再引进,这不是能力;人家还没拿诺奖,你就引进来了,这才是能力。

  哦,忘了说一句了,作为研究金融危机的专家,在被问到如何看现在的经济挑战时,迪布维格刚说了句大实话:我很担心(美国)现在的高通胀和政府债务……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d0e4-ca730c96eda4f322ee86633e9a581d4e.jpg

 资料图

发表于 2022-10-1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财大确实有点吃亏,应该说运气差点,好运擦肩而过。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10-12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脸的不只是西南财大。

发表于 2022-10-13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考核没通过和考核不合格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差异?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2-10-13 10:38
一百多年的事实证明,那个经济学奖也就那么回事,否则西方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怎么会解决不了

发表于 2022-10-1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光最好不要去沾,沾了降低人格。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