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16667em]四川新闻网消息(曹琳 李全民)十年,置于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倏忽即逝。而于青川农业发展而言,恰逢盛世,迎来了发展与巨变。
过去十年,青川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华蜜蜂示范县……青川农业发展的每个“高光时刻”都令人难忘。
成绩的背后是不懈奋斗。青川县委、县政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产业振兴”目标,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加快发展优质生态农业产业,擦亮高效生态农业这张“三农”金名片。
秋日的青川,层林尽染,云雾缭绕,走进关庄镇沙坝社区的白茶基地里,一片绿油油的茶树长势喜人,金灿灿的阳光铺洒在山间地头。
沙坝社区是群山环绕的山区,村民们以前都是在山上种玉米、油菜,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从2020年起,沙坝社区开始种植白茶,通过“社区统筹组织+小组自主管理”模式,提高了村民参与白茶种植与管护的积极性,土地流转挣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让沙坝社区的村民们腰包都鼓了起来,白茶变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茶”“幸福茶”。
“我在这里流转了5亩地,土地流转租金加上我和我家属两个人在这里务工,一年有3万多的收入,那比之前种庄稼好太多了!”村民徐仕峰告诉记者。
“我们现在与茶山对面的龙门山茶叶加工厂开展了合作,采摘的茶叶可以直接去那里加工,同时我们社区还搭建了电商平台,帮助村民们进行销售,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今年我们还在白茶地里套种了大豆,这又给村民们带来了一笔收入。”沙坝社区书记吕政斌说。
行走在青川县的乡间田野,无论是星罗棋布的良田,还是集中连片的产业基地,随处都能感受到农业产业发展的滚滚热潮。
青川县山珍现代农业园区始建于2016年,核心面积已达1200余亩,园区坚持“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育主体、强服务、促融合”的发展思路,采取“三联双带两育”的创新模式,发展山珍产业,成为全县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提质增效的现代化富民产业。
“青川县山珍现代农业园区已初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培训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山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产品售出以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直青睐,去年园区综合产值达7800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实现综合产值8500万元以上。”木鱼镇副镇长王林介绍,今年木鱼镇通过创新探索出的“三资入园、飞地扶贫”模式带动295户879名脱贫人口增收2600元以上。
“咩~咩~咩~”10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川县大荒山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此起彼伏的羊叫声响彻圈舍,董事长欧阳雲飞正带着工人给湖羊喂食,看着进食的羊群,他高兴地打开了话匣子。
“目前我们羊场存栏种羊是3700多只,现在还在陆续的生产小羊仔。我身后的二期羊舍扩建项目即将完工,到时候可以达到存栏种羊6000余只,预计明年肉羊出栏量将达到10000只以上。”欧阳雲飞说,竹园镇有养殖山羊的传统,当地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可以给羊提供大量的青饲料,我们要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养殖环境,争取建成全市一级种羊场。
“以前全县的农业以传统产业为主,结构较为单一,群众的增收渠道也比较单一。近年来,县上抢抓国家脱贫攻坚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培育乡村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经过近十多年的培育,逐渐形成了以牛羊养殖、山珍、茶叶、中药材为主的多元化富民产业。”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力说,截至目前,全县出栏生猪达17.41万头、肉牛1.27万头、肉羊8.43万只,食用菌年产量达1.25万吨,新发展“白叶一号”茶园5318亩,道地药材年产量达1.29万吨。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未来,青川县将继续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抓落实,擘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