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限制了华为芯片的出口以后,还进一步加大了自身在芯片技术上面的控制,使得中国的芯片行业发展速度变得缓慢起来。所以,中国也在不断找寻新的出口,想要以此成就自己的芯片行业。
但人们却因此忽略了一个中国目前比芯片还要棘手的行业,它被美日全部垄断,让中国企业连它的山寨版都难以做出,逐渐成为了中国领域上的一大难题。它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比芯片还要棘手?
一、科学研究设备欠缺
中国在地铁、航天、人工智能领域内均有着重大突破,让全世界看到了何谓中国速度。可惜的是,中国的芯片自给率却不到16%,更不用说和芯片有着同样科学性质的这便是中国的科学研究设备了。据悉,中国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约1千亿元的科学研究设备,可以说是为此消耗了大量的钱财。
但即便如此,国内的科研设备自给率也依然达不到5%,有着相对较大的空白缺口。而将近90%科研设备还需要从美国、日本的公司进口而来。所以中国的科研设备自给率不足,加上科研设备长期被美日公司所垄断,导致了中国目前的科研设备呈现出比芯片还要棘手的情况。当然,这时候便会有人产生疑问:中国在各个领域上都能得到突破,为什么不能突破美日的垄断,来得到自身所需的科研设备呢?这是由于中国在科研市场上的环境和其他领域内的市场环境有所不同,美日公司对科研设备垄断已久。
中国在发展初期,就已经无法占据到足够的市场份额,失去了提前优势。除此之外,中国对科研设备的薄弱基础和人才流失的严重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在科研设备上的进展,逐渐使得中国落入了下风。
二、企业基础薄弱
要知道越发高端的科研设备,它的市场份额也就越小,随之而来的它的利润也就越低。而中国企业自然不会强行进入这样不赚钱的买卖,毕竟作为商家而言,他们的主要目前还是以利润为主,所以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买卖低端科研设备为生。
使得高端科研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处于了被搁置的状态,没有较大进展,基础也变得越发薄弱。反观美国和日本,因为它们的科研设备已经被大多数人所选择,不断扩大了自身的市场份额。他们也会因此更加努力的去研究高端科研设备。
甚至于有着一套完整且成熟的产品生产和供应链条,逐步和中国拉开了差距。要是说基础薄弱和设备欠缺只是中国目前的硬性缺陷的话,那么中国在这个领域内的人才缺失,则是中国连山寨版的科研设备都做不出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