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0705|评论: 0

梅州市五华县委书记朱少辉:坚持产业为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7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秋十月,晚稻进入成熟期。在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叶湖村,几名农户在稻田的环沟里忙得不亦乐乎,一只只活蹦乱跳的罗氏虾被捕捞上岸,稻香虾肥,好一派“丰景”。自去年6月引进“稻虾共作”项目后,五华全县“稻虾共作”面积达2000亩,直接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1400多亩,农户平均增收6000元/亩。

“我们按照‘产业为先,项目为王’的原则,以项目为落脚点,抓好抓实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产业,促进产业提质升级。”日前,梅州市五华县委书记朱少辉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近年来,五华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项目带动、产业联动,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奋力打造乡村振兴“五华样板”,连续两年在省乡村振兴考核中获“优秀”等次。

1、兴产业 紧牵发展“牛鼻子”

“乡村振兴最关键的就是产业振兴,近年我们把产业壮骨作为‘一把手工程’。”朱少辉介绍,五华县围绕重点产业建立“一产业一专班一攻坚”的工作机制,真抓实干,压实责任,切实推进产业提质增效、迭代升级。

2019年茶叶产业园、2020年丝苗米产业园、2021年蔬菜产业园,五华县连续三年成功创建三个省级现代农业现代产业园。此外,该县还建有广东柚子跨县集群产业园。通过产业园建设,五华县有效集聚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关键要素,促使产业规模、设施建设、品牌打造、产业融合、联农带农等方面齐头并进,进一步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的“茶罐子”“米袋子”和“菜篮子”。

朱少辉介绍:“五华县有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但没有品牌优势。”以茶产业为例,种茶制茶是五华的优势产业,但多是家庭式、小作坊式经营,没有形成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近年来,五华县连续出台多项扶持奖励政策,全面调动茶农茶商积极性,先后投入2亿元推进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不断推动茶叶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据统计,目前五华茶叶产业园已覆盖全县7个镇25家茶企,入园企业新建茶叶标准化加工厂房11栋,新购制茶设备310套(台),新增茶叶种植面积1.8万多亩,带动农户种植茶叶3500多户(其中脱贫户1600多户),平均每户年增收3600多元。2021年7月,五华茶叶产业园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被评为“2020年粤东粤西粤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排头兵”。

五华县还打造“五华茶博汇”项目,通过搭建流通平台,狠抓营销推广。目前进驻茶博汇的茶叶企业有40余家共100多间商铺,茶叶的年交易量达100吨。目前“五华茶博汇”已成为粤东地区农产品批发八大交易区之一,未来将朝粤东首个专业茶叶交易智慧园方向发展。

“一个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需要很多年的努力,我们要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朱少辉说。

  另外,五华县累计投入6539万元支持100个村发展丝苗米、金柚、茶叶、红薯等农业特色产业。58个村入选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棉洋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棉洋镇、龙村镇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

2、盘活地 改变“散乱小”格局

产业规模化发展,“盘活地”是关键。在朱少辉看来,农业“散乱小”现象突出,解决办法之一就是把土地化零为整,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降低耕作成本。五华重点从撂荒地复耕和农业生产托管两方面着手。
棉洋镇黎洞村有近600亩荒地,为解决撂荒地整治的启动资金和持续耕种问题,今年初,村里推出“合伙开荒”的办法。由村里成立的丝苗米合作社统一规划,发行1500股、每股1000元的股份。其中1000股由村里132户农户认购;另外500股由乡贤和村委出资,作为增加村集体收入的股份资产。股份共集得150万元。8月31日,黎洞村丝苗米合作社举行分红仪式,132名“合伙开荒”的村民股东顺利领到了第一次分红。

黎洞村“合伙开荒”可以说是五华县探索盘活土地、长效推进撂荒地复耕的生动写照。水寨镇政企联动开荒、转水镇镇村干部带头开荒、华城镇引入产业资本开荒、周江镇以点带面推进开荒……今年以来,五华县已完成撂荒耕地复耕面积13.12万亩。

在撂荒地复耕中,农业生产托管扮演重要角色。五华县以创建广东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为契机,引导发展全程托管、半托管和“点餐式”托管等多样化托管服务,目前已初步建成了“县级托管服务中心+镇级托管服务站+村级托管员”的三级协办体系,可整合全县农户托管服务需求,促进农业生产供需对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晚造以来,五华县累计开展农业生产托管面积3.85万亩,服务小农户9200多户。

为促进服务资源流通,五华县开发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网约机”小程序,通过对农服组织和农机的统一调度,为农户提供快捷、优质、精准的订单式服务。“我们希望农户在‘网约机’下单,预约就近的农机来服务,就像滴滴打车一样方便。”朱少辉说。

据了解,农户若采用全程托管服务,每亩费用600-800元,比自耕费用少了约200元。从实践来看,农业生产托管提高了农户、经营主体复耕复种的积极性,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堵点。从长远来看,它能够加速传统农业转型步伐,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增强乡村振兴发展后劲。

尽管五华县的农业生产托管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已经在撂荒地复耕方面发挥较大作用。朱少辉说:“托管是农业发展的一大方向,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力度来推进。”

3、广筹资 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除了盘活地,发展产业还要“广筹资”。作为欠发达地区,财政支撑往往捉襟见肘,这就要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并且高效利用。近年来,五华县主动谋划,通过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县级项目库,充分做好前期调研,推进涉农资金集中安排、科学投放、重点扶持、高效使用。

“我们提出‘项目为王’,就是要通过项目实施来争取各类资金,落实各项工作。”朱少辉介绍,“五华县成立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领导小组,印发了实施方案,重点围绕老百姓最关心、需求最迫切的方面去整合涉农资金,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五华县全方位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聚焦“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自来水革命”等,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县累计动工兴建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36座,16个乡镇全部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镇。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通过省级评估并获得“优秀”等次,获得了省级奖补资金7225万元。每年启动创建1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镇,以中心村为节点、圩镇为枢纽,分阶段、分梯次推进19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进镇村同建同治同美。

“我们要探索建设集‘产业兴旺、服务配套、功能完善、人才聚集’等要素为一体的乡村产业社区,努力形成‘古镇与良田共存,乡村与产业共兴’的新貌。”朱少辉说。

4、留住人 形成“比学赶帮超”氛围

产业振兴,人才是根本,“留住人”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首先要强队伍。”朱少辉说。五华举办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有效促进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高质量选举产生新一届村“两委”干部2695名,平均年龄44.3岁。

五华县整合多方面力量,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奖励人才。该县统筹16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组团帮扶力量,创新开展县直单位挂镇联村工作,成立全省首个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基金会,认捐资金超2000万元。全县铺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擂台赛,拟评选出100名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形成“比学赶帮超”氛围。实施长乐人才振兴“八大行动”计划,鼓励高校及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创业。出台了系列政策,依托县镇两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1+16”人才库。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5万多人次。2021年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252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0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