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拉丁学名:Hibiscus mutabilis Linn.)又名木芙蓉、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原产中国。其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忌干旱,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长。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于枝端叶腋间单生。花、叶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之效。木芙蓉还是成都市市花,其花语为纤细之美,贞操,纯洁。 成都又名“蓉城”,顾名思义,芙蓉花应是成都人的最爱了。每当芙蓉花开时分,粉红的芙蓉大如玉碗,从远处看满城锦绣,十里长街掩映在层层姹紫嫣红中。而这个美丽的名字又是怎样得来的呢?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她不但妩媚娇艳,还特爱花。有一年她去逛花市,在百花中她看到一丛丛一树树的芙蓉花如天上彩云滚滚而来,尤其喜欢。孟昶为讨爱妃欢心,就命百姓在城苑上下遍植芙蓉树。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就“四十里如锦绣”,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称。后来,后蜀灭亡,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赵匡胤掠入后宫。花蕊夫人常常思念孟昶,偷偷珍藏他的画像,以述思念之情。赵匡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画像。但花蕊夫人坚决不从,赵匡胤一怒之下将她杀死。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所以芙蓉花又被称为“爱情花”。 另外又有“龟画芙蓉”的传说。据说在成都初建城时,地基不稳,屡建屡塌,后来有一神龟,引路建成此城,而神龟指引的路线好似一朵芙蓉花,蓉城乃由此而生。 还有的说是“芙蓉护城”,即五代后蜀主孟昶为保护城墙,命人在成都土城上遍植芙蓉。九月芙蓉盛开,远远望去如锦如绣,满城生辉,名之“芙蓉城”。 到了清代成都尚称“四十里城花作郭,芙蓉围绕几十株”,“抱城十里绿阴长,半种芙蓉半种桑”。而“文化大革命”时,满城的芙蓉树基本上被砍光,如今,大街小巷一树树的芙蓉花又绽开了笑颜。 芙蓉初春开始吐芽绽绿,要到深秋霜降时才傲然怒放。正是芙蓉花的这种坚毅风骨,使她赢得了“拒霜花”的别称。苏东坡有诗曰:“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每年10月中下旬,芙蓉花开得异常热烈,如火如荼,好似从云天滚落下来的团团彩云,红白相问,在微风中飘动。 木芙蓉还有个诱人的名字“醉芙蓉”。醉芙蓉有三醉,人称“三醉芙蓉”。花开时一日之内,花色可做三变早晨初开时为白色或粉红色,中午逐渐变为深红,傍晚则成紫红色。 “三醉芙蓉”和别的花不同,本身的颜色不会在花开初期一下展示出来,她把自己的美丽深藏起来,然后一点点一步步地展示出来,使每一种美丽都充分地停留,直至今天。(文字据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