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级党政领导们您们辛苦了
我们是通江县永安镇沙坪村村民,在这里敬请各位听听沙坪村(沙坪乡)的故事:昔日的沙坪乡是一幅繁华的景象,4个村,18个农业合作社。那时沙坪有场镇;供销合作社;粮站;农村信用社;医院;畜牧站;学校(中心校+村小7所)等单位,村民办事确实方便。
在第一轮乡镇合并时,将原会家乡合并到沙坪乡,此后沙坪乡辖8个村,30个农业合作社,6000多人口。
2020年再次撤乡并镇并村,现沙坪乡并入永安镇,原过草溪村与原熊家坪村合并为沙坪村。复员面积21.6平方公里,森林面积25860亩,耕地面积2283亩,辖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72户1302人。
目前的沙坪所有单位都撤了,当初在撤乡的时候,部分村民同意并签了字,那是在镇干部引导之下,说撤乡并镇是如何如何的好,把小乡并入大镇,会有利于经济发展,村民办事更方便。同时撤乡不撤便民中心,不撤学校,医院,同时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在这种情况之下老百姓同意了。但是后来情况如何呢,便民中心是没有撤,留下4位老干部,一天独守空房,村民需办一分钱的事还得去永安镇。医院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之下也撤了,东西搬得精光,留下1位村医。老百姓需买一粒药都要去永安。学校已移交公章和财务,即将对外宣布撤学校。这就是当初承诺的几不撤几不变。
举例说明就在这个10月份,发生两起特种病人,因没有医院和医疗器戒,造成2位病人还在通江县人民医院重诊监护室,生死未卜。1位是会家村刘洪卫,突发急病,来沙坪医院,医生下村做核酸不在医院,抬送无担架,到县人民医院时,诊断为急性脑溢血,已错过治疗黄金时间,20多天了还未醒过来。
第2位,沙坪村杨述芹,10月26日,回老家去,因交通不变,步行至半路,路滑摔下悬崖,当村民去抢救时,病人全身多处摔伤骨折,无法背。去医院借用担架时,全院只有1个,拿上山后才看是坏的无法用,几个小时才把病人送下山,到通江县人民医院时将近一天,目前还在抢救之中。2位均系脱贫户,这就是撤医院带来的好处。
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可以生育二孩三孩,出生率逐渐高升,小孩的各种疫苗都很多,当初在沙坪卫生院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现在打个疫苗需要一整天,大人带上孩子一早就从家里出发,在沙坪来找车,到永安卫生院排队等候,情况好的话一上午就能完成,若晚一点去,队还没到位,就中午下班了,下午再去,后来就只有包车回家。难啊,老百姓就是命苦。
孩子很珍贵,孩子就是整个家庭的全部,到上学时,沙坪的学校没了,就算有一个教学点,人们都会想这里政府不重视,肯定各方面都很差,不能误了孩子,还是上条件好一点的中心校。原来为了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从农村搬家到沙坪街道,现在只有空着沙坪的房子,再到其他地方去租房送孩子上学。这一走,老人就只有自己照顾自己了,家庭还得要一个人去务工挣钱养活全家。(一个正常5人家庭)年龄老一点就一并带上,不排除妻儿老小一周来回两次在路上奔波的安全。
回想一下道路建设,沙坪乡政府未撤并前,计划分两期建设小坪溪至草庙子村的油路建设,之前已建好会家村至草庙子村的油路。下面这段就一直未启动,若政府未撤并肯定完成了,现在是小坪溪下段是油路,会家村上段是油路,小坪溪至会家村是损毁严重的水泥路,就相一个人上身穿西服,脚穿皮鞋,中间穿短裤,就连短裤都是腐烂了的。
各级政府都在提倡解决群众四难问题,(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这三难就难住了。这不是沙坪村的难而是原沙坪乡8个村的难。
各级党政领导们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群众四难问题,原沙坪乡8个村的村民渴望恢复沙坪卫生院,不撤沙坪小学。其他慢慢逐步解决。原沙坪乡8个村的6000多村民跪求领导恩准!
原沙坪乡全体村民
2022年10月27日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