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努力了2小时,挣了2块钱,太累了,我不想干了。’
成年人在这个问题上,无非也知道怎么选择。如果,换个角度’努力学习了2个小时,最后发现还是没学懂‘,学生大概率会【放弃】。
大多数家长,甚至学生,都会在这种状况下给与一个”合理解释“---“他/我不适合学习!!!!!”
家庭端:没有培养好孩子的专注能力,或者在遇挫折后的坚韧态度,就容易导致小孩从小,容易在”问题“上,选择放弃,导致成绩差。
老师端:几十个学生的教学任务,不可能一碗水端平,但是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必须完成--学期结束可也讲完。正常人都希望自己投入精力就得到收益,老师无可厚非,无意识的也会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寻找成就。
【言传身教:家庭和老师尽量在学生跟前”说到做到“,在要求学生耐心的时候,请自己也耐心,别讲两句没耐心就直接开骂;要求学生加油的时候,也请自己少打麻将,做出担当表率;要求学生好好学习的时候,也请自己在自己工作职责岗位上努力拼搏,孩子的偶像从来都是自己父母和老师,你们都做不好,那孩子就倒霉了。】
爷爷奶奶带孩子那种,就只能看基因、看运气、看命运了。
|